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除西面外,三面环山,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又因为气候湿润,所以植被茂盛。在重庆涪陵,有个叫白涛镇的地方。这里处在乌江下游,多河谷、丘陵,地质复杂。

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地图上,我们却找不到白涛镇这个地方。当这个地名再次出现在地图上的时候,已经是2002年了。

人们发现,在白涛镇茂密山林中,竟然出现了2根高高的白色烟囱。这36年里,白涛镇经历了什么?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60年代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可谓十分艰难。中国与曾经的老大哥苏联分道扬镳,甚至还遭到武力威胁;与美国也还继续保持着敌对状态。虽然在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给中国政府和百姓带来了一些安全感,但相比美苏两国的军事和核武实力,中国仍然处在下风。

因此,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注定只是艰难核武科研道路的第一步。从60年代开始,中央便有了在祖国的大后方——西南地区修建核工厂的想法。经过考察和科学测量后,国家最终决定,把核工厂的选址定在重庆涪陵的白涛镇。

白涛镇群山连绵,树林茂密,而核工厂具体地址金子山,山下乌江奔腾而过,这些都满足了核工厂的要求——既需要隐蔽,也需要充足的水源。

而为了这个工程的绝对保密,白涛这个地名,也直接被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了。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1966年,在中央军委和周恩来总理的审批下,中国启动了“816工程”,这个工程是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核原料,即钚239燃料。该工程最初计划建造拥有2001根燃料棒的水冷式反应堆。

816工程也被列为了绝密级军事机密。

1967年,8342部队下的三个团秘密抵达白涛镇,首先开始了这一重大工程的建设任务,但由于工程量过大,此后国家又抽调了其他工程部队加入其中。从1967年到1984年,这一工程先后共投入了6万多名建设大军。

8342部队是怎样一个部队呢?当时,保卫毛主席的中央警卫团编号是8341,可见负责816工程的守卫部队规格极高。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这一工程,光是打洞便花费了8年时间。工程人员把金子山整座山体都挖空了,共挖出151万立方米石方量。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将这些石块堆成一米高,可堆1500公里长,能从重庆一直堆到宁夏银川以北,宛如一座长城。

当年,因为工具落后,所以将山体爆破后,这些石块都得靠工程兵拿着凿岩机、炸药凿开岩石层,再用铁镐、铲子将碎块铲出去,是真正的人力苦力。为了加快工程进度,816工程实行的是三班倒制,洞中火光通明,昼夜不歇。

打洞完成后,在洞内安装相关的生产设备,又用了9年。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修建的洞体总面积达10.4万平方米,里面共有18个大型洞室,140多条隧道和道洞。人走在地下,如同进入迷宫一般曲折。洞里还挖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暗河”,直通乌江,保证工程的用水。

洞体覆盖层厚度均超200米,据称,它可以抵御百万吨当量的氢弹凌空爆炸和千磅炸弹直接命中的威力,还能抵抗8级地震带来的破坏力度。

当年国家为这一工程投资了7.46亿元,折合到如今的物价,已是上千亿元的投资规模。投资规模的巨大,使816工程又被称作“洞里三峡”,因为这笔投资足以建设一个三峡工程。

但到1984年,中央军委却下令停建816工程。

当时816工程建设进度已达85%,再需1年便能完成整个工程。那为何国家要停建这个耗费多年心血和投入的工程呢?

当时国际形势已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中国将国家重心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将有限的国家资源投入到更为紧迫的发展项目中,国家选择了停止816工程。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虽然,这一工程在最后一步被停,未能发挥出预设的价值,但却并不能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在长达18年的建设中,在金子山底,工程洞中,上万军工日夜兼程,甚至为此牺牲。

他们不得不告别父母妻儿,投身祖国的国防建设。由于工程的绝密性,他们甚至不能跟家人交代自己的工作和去向。当然,他们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洞体附近的原有住户全部搬迁到别处,除了建设部队,附近没有别的人影踪迹,与外界完全隔绝。816对外称作“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留下的通信地址为“重庆市4513信箱”。

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工,自踏上火车后便感受到了这项未知任务的“绝密性”。他们被突然通知外出执行任务,不准开火车的窗户,不能互相讨论,打听目的地,甚至连转乘都特意安排在了深夜。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在正式工作前,他们还需要接受保密培训,比如每个人只能看自己的图纸,个人的笔记本必须编号,因为下班前必须上交给保密科,不允许带回去。

而至于前文提到的那两根高达150米的烟囱,除了用于通风之外,也是为了隐蔽。虽然此地多山多树,川渝一带多雾,已有天然隐蔽屏障,但在天气放晴之时,仍然有暴露的风险。当时,美国和国民党的军机时不时就会高空监视这一地区。

因此,816工程师们就将水蒸气通过烟囱排向高空,制造人工雾气。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在洞体3里外的地方,有一片陵园,名为“一碗水烈士陵园”,在这18年的建设中,总共有76名解放军指战员牺牲,平均年龄21岁,最小的仅19岁。有些墓碑上只有姓名,而有的却没有任何信息,只有“烈士之墓”四字。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面对美苏两个大国的夹击,提出了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重心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建。

在816军工洞墙壁上,常常能看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愚公移山,人定胜天”之类的标语。在那个备战备荒年代里,中国人不畏艰苦,耗尽心血,牺牲自我去换取祖国的强大与光明。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信仰与使命,全都与国家相关。

那是一段艰苦岁月,也是一段民族精神再凝聚的集体记忆。

1966年,重庆一小镇从中国地图上消失,36年后国家揭秘绝密计划

2002年,国防科同意对816工程解密,白涛重新回到中国地图上。

2010年,当地政府开放了816洞体的部分区域,并将其开发成一个旅游项目。这个隐藏在金子山底下的秘密基地,如今能被普通民众看到,它已成为一个国防教育基地。工程已过,它的精神却将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重庆   绝密   乌江   中央军委   涪陵   国家   核武   中国地图   烟囱   原子弹   军工   中国   小镇   部队   年后   工厂   年代   计划   工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