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74年前,泉州中山北路355号挂起了一块牌匾: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黑色的毛笔字,凌空挥毫在二楼墙外的白色墙框里。

很少有人知道它曾经承载着什么。“海疆学术”这个词,放在今日也是一个稍显生僻的专业词语。那时在这条以商业而驰名的街上,它直立着身子走进来,寂静又浩大的资料馆,像一座指针,一段时光的高地。

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查阅东南亚各国的剪报,钻研明清泉州名士遗存的手稿,探讨着往后著书的方向。第二天,有人按图索骥去探勘古地,有人乘船远渡去找更多书籍⋯⋯

建这座资料馆的人,他叫陈盛明,是泉州地方文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出自古城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泉州四大藏书家之一。1945年的冬天,他以自家3000册藏书作为第一批馆藏开馆,无偿供人查阅,一同研究南洋、我国台湾及闽南地方史。

1950年,资料馆藏书近3万册。他决定将这些不乏珍本善本的藏书、大量的剪报资料捐给厦门大学。厦大因此成立南洋研究所,专事研究。他捐的这座资料馆,如今被称作是厦大的“家宝”,多种藏书被收录《中国稀见史料》。

他拓宽了一座大学研究的疆域,也一直惠泽后世之人。1985年他走了,80年岁月飘过,他不负这乘兴而来的一生。

两座图书馆

1905年,陈盛明出生在聚宝街100号。陈家是泉州城里有名望的世家,祖上多代都是文人,祖父陈槐三是秀才,父亲陈育才是举人,诗书文采皆俊杰。

父亲曾办过陶瓷厂、砖瓦厂,任过泉永公路局局长,是有名的绅士,但最为人所乐道的,是他作为藏书家的过往。父亲喜爱乡土文献,四处收集找寻,家里有各种珍贵的藏书,俞大猷的《正气堂集》,苏廷玉的《温陵盛事》,清嘉庆刻本的《淳庵诗文集》,陈国仕手稿《丰州集稿》,更曾用百元银元的天价从咸丰御史陈庆镛后人手中购得何乔远的《名山藏》、《闽书》。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陈盛明


从小在书香里长大,陈盛明有着深厚的文史素养,思想进步且自由。

他与父亲一样,是为了看书、藏书,愿付出大代价的人。曾经,为了收录墓志铭的拓片,他跑遍泉州的民间石刻印社,一家家预付定金,请社里的人凡是遇到名士、侨商去世,和名家撰写的墓志铭,一定要先帮忙拓下拓片。这些奔波了20年才收集而来的拓片,收录在他一套四册的《闽人墓志拓片》里,也成了如今人们研究侨史、地方史、闽人墨宝的珍贵资料。

上世纪30年代初,书是量少且昂贵的物品,阅读的快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悟的。为了让想看书的人有地方看书,年轻的陈盛明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在自己家办一个公益图书馆,这在泉州是破天荒的。

图书馆的名字以父亲号“起吾”,命名为“起斋图书馆”,他僻出聚宝街家里的两间房,整修布置一番,把父亲和祖上累下的藏书,同他个人收集来的书和剪报一起,放入图书馆中。

图书馆,成了古城里文人雅士读书看报的地方,他亲自打理。

热爱泉州文化事业的他,在图书馆的路上越走越深入。1945年,担任晋江县文献委员会总干事的他,筹建了晋江文献委员会的图书馆,还办了一场轰动一时的“晋江文物展览会”。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开图书馆,办文物展览,半个多世纪前他这样的文人,大义且美好。

告别中山路

1945年,百废待兴,为家国忧虑的陈盛明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海疆建设的急迫性。他决定了,要以一己之力办一座“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

“我中华民族之发展,盖由此而趋东南,由大陆而临海洋。史迹照彰,势有必然。闭关时代,固以陆圉为重。开港以后,海疆实居冲要。以我国海线之长,海里之薄,海外侨胞之众,海疆国防经济文化诸建设,攸关建国前途,不待智者而知⋯⋯本馆创办之宗旨,即是:储集学术资料,研究海疆问题,沟通中南文化,促进海外发展。”这段文字,出自于他1945年筹建“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时所递交的“办馆呈文”。

呈文字字珠玑,资料馆被批复准予筹建。

他将“起斋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资料都汇入海疆,他的女婿、泉州教师进修学校原副校长蔡胜铁说:“在建海疆的时候,他其实早已家道中落,建图书馆需要换更大的场地,经费上面临困难。”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弟弟知道了陈盛明将建海疆学术资料馆后,当即汇钱作为开馆费用。1945年冬天,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筹备处的牌匾终于挂在了中山路355号,成了全省几乎唯一一家专研海疆的地方。

陈盛明任馆长,打理资料馆还要肩负募捐筹书的任务,四处寻找愿意资助的名士、侨商。

那时,山多、面海、路难走的泉州,闭塞得难以募到资金。

“他的朋友张圣才,恰从菲律宾华侨那募捐到一笔款项,专门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愿意资助,但希望他将馆搬到厦门去。”那里是闽南通往海外的港口,厦门大学在那里,研究学问的人云集在那里。

1946年5月,陈盛明辞去了在泉州的工作,带着一腔热情,把祖上几代人累下的藏书,同自己的剪报图书皆运到厦门,最终落定在鼓浪屿上,日光岩的西林别墅中(如今的郑成功纪念馆)。

海疆学术资料馆告别了中山路,只留下一串黑色的馆名。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搬入厦门岛

搬到厦门的海疆学术资料馆,有侨商资金的赞助,在鼓浪屿三层楼的西林别墅里开馆迎人。

“这里办馆的宗旨是‘奉献社会’,所有来馆里查阅资料、读报看书的全部免费,无收入,有支出。”陈盛明的女儿陈宪光在《记海疆学术资料馆》里记录,每天平均65人到馆,多是厦大的师生,往返路远,有的自带干粮。

如此多的学者来此深研,王亚南、庄为玑也都是馆里的常客,陈盛明更抱定了要做下去的念头。4年多的时光里,他到上海、台湾两地去募捐,走遍两地每个角落的书店,带回大量的书籍来充实这馆藏。

侨商的支援时有时无,经济拮据时,他是一分不取的馆长,自己兼做报社的编辑,赚取一份薪水养活家小。

近5年的极力支撑,1950年秋天,为了让海疆的学术研究能够走得更深远,他毅然捐出整座图书馆,让它归并厦大。


捐献3万册藏书:如何不负此生,他给了一种答案


“图书杂志近3万册,剪报资料装订本1000多辑,图片万余帧,地图、海图200多幅,文物数十件。《闽书》的主校本,是海疆典藏的,《中国稀见史料》里第二辑《厦门大学图书馆藏稀见史料(一)》,其中13种稀见古籍里,有3种来自海疆学术资料馆;第三辑里,又收入海疆收藏的一部清人著作。”海疆的珍藏不胜枚举,他的后人说,他捐的这座图书馆,价值不可估量。

这座海疆学术资料馆,终成了厦大南洋研究所附属的“海疆资料室”,陈盛明任资料室主任,直到1966年退休。

退休后,深爱故土的他,终又回到聚宝街的家中,专事研究泉州地方文史,每天从聚宝街一路漫步到开元寺边上泉州历史研究会去著书写作。

再回泉州,没有闲下来的老人,出任政协泉州市文史办主任,参与创建泉州历史研究会。任副会长的他主持泉州文史资料的编写出版,四年中编印了9辑《泉州文史》。

他的一生,融入历史,也在书写着历史。


END

文/ 燕婷 图/ 吕波、部分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藏书   中山路   南洋   侨商   海疆   拓片   泉州   剪报   私立   文史   资料馆   父亲   图书馆   答案   学术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