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在泉州丰泽,“蟳埔”是什么?

冬暖夏凉的“蚵壳厝”,女人们头上的“簪花围”?

不,还不止这些。

蟳埔,是个千年渔村,早在唐宋时,便已开发;

蟳埔,是张文化名片,特色的蟳埔女习俗,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是处古老乡愁,一代代造船、制衣人,在这里坚守最原始的技艺;

来泉州丰泽旅游,蟳埔渔村,是许多人向往的所在。

海峡都市报“花巷”联合丰泽区文体旅游局,推出“寻找蟳埔记忆”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进这座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的古渔村,挖掘深藏其中的风物人情。连续N天,带您一起,搜索这座古渔村里最本真的记忆。

丰泽蟳埔记忆(二)

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在闽南地区,红眠床是人们成年娶亲之时,作为喜庆之日的装点。古色古香的眠床,三面遮风、装饰华丽,无疑是家中最豪华的家具。

而蟳埔渔村,不少人家里至今仍在使用这样的红眠床,如今看来,这不仅仅像一件精湛的艺术品,还承载着一对夫妻举案齐眉的日常、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细述平凡生活里的油米柴盐。

近日,海都记者通过走访,探寻蟳埔渔村人心中渐行渐远的眠床记忆。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传统的红眠床,很多蟳埔阿姨还在睡

“外面再苦,睡上大眠床,心就安定了”

气势恢宏的十八堵大眠床、低矮宽厚的踏斗、立式双扇门的衣橱……一整套镶金古式家具,把62岁的黄吉卧室挤得满满当当。

这张十八堵大眠床紧挨着墙,占了房间大半,床上镶着7幅镏金漆画和镶金木雕,上面错落有致地雕刻了龙凤呈祥、断桥相会、继业招亲、射袍定亲等各种图案。10多年前,曾有个台湾商人来家里做客,看中了这套家具,想出1万块买下,黄吉和丈夫二话不说直接婉拒。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从结婚到现在,一直睡的床,还很新

“你是嫁不到人啊,才嫁给他了吧……”41年前,62岁的黄吉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住在村尾的穷小子。当时,街坊邻居经常这样笑话她。

黄吉与丈夫第一次见面,就是他俩的订婚之日。21岁的她,从海上晒完虾干回到家,见着了一位不高、皮肤有点黑的男子,父亲通知她,今后他就是黄吉的丈夫了。生在那个年代,婚姻均由父母作主,黄吉没反抗,默默接受了。

丈夫家很穷,提亲的聘礼只有80块钱、2斤糖和打了2钱半的金。订婚过去一年,黄吉便嫁过来了,丈夫家共有5个兄弟,全家二三十口人挤在一座拥挤的老古厝里。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黄吉睡的这张眠床,就是当时结婚时买的。“这张床见证了我们夫妻一路走来的艰辛啊……”黄吉娓娓道来,丈夫人穷志不穷,是个肯干踏实的男人,俩人从早到晚出海捕鱼、卖鱼,一点点地攒钱,就是想到外面盖间自己的屋子。“生了两个孩子后,老古厝只有一间房住不下,就只能在外租房住。”这张眠床曾陪伴着他们共搬了四次家,从租房到自己建房子,见证了他们家的境况一步步好转起来。

当时,为了生计,夫妻俩出海,无法把年幼的孩子带在身边,就只能放在这张床上,为了防止孩子摔下床,把被子、枕头放在床边,垒得高高的。对这事,黄吉一直愧疚,没能好好照顾孩子。

“这么多年来,不管外面再苦,只要回到家,睡上大眠床,心就安定了。”黄吉说道。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当宝贝珍惜,隔三差五擦一下”

62岁黄锡家里的红眠床,也是在他25岁娶媳妇时,花了4000元购入的。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金钱。

“当时的4000元,都可以起一间房子了。”黄锡说道。4000元对于渔民家庭出生的黄锡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黄锡觉得值得,因为她娶到了全村最美、最好的媳妇。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黄玉珍把这张红眠床当宝贝

如今,这张红眠床已经不似当年那般光鲜亮丽, 但妻子黄玉珍却把它当个宝贝一样珍惜,隔三差五都要用干毛巾擦拭一下。

这张眠床,两边遮风上的雕刻十分出彩,花鸟、瓜果、博古、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搭配上几对龙柱,颇显大气。再看床脚,绝不仅仅是一个底座而已,雕花线条细腻流畅。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眠床上的各种雕花

而在眠床的中上部位置,有一张横放的木板,上面放着行李箱、棉被等。而其他眠床,也有做成抽屉、橱柜的形式,旧时主人无须下床,便可将一些轻便的衣物或贵重物品存放于“梆架橱”中。

黄锡和黄玉珍,从小就是邻居,虽然当时俩家只相隔20米的距离,但他们并不认识。当时,黄锡日夜跟随父亲在海边打渔讨生活,玉珍则随在东海公社工作的父母住在城里,鲜少回家,两人未曾碰过面。

18岁那年,黄锡去参军,一直到22岁才回家。巧了,回到家后,两人一次同时出现在家门口时,无意相视一笑,便彼此钟意。他们其中一个是村里长的最美的,另一个是最帅的,郎才女貌,羡煞旁人。黄锡因家庭悬殊,一开始担忧门不当户不对的,肯定说服不了玉珍的父亲。但没想到,玉珍父亲见到黄锡是个军人,勤快老实,便答应了,他们自由恋爱了两年才结婚。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眠床上的各种雕花

“当时经济也挺困难的,时常要靠娘家接济,但好在我们夫妻俩一条心,现在都有自己的船只了,儿子接过打渔的活,我就过起退休生活,每天早起跑步,傍晚再骑骑自行车,日子平淡却幸福。”黄锡感慨道。

黄锡至今记得,当时给的聘礼是凤凰牌自行车、风扇、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四大件”,这么多年过去,这“四大件”卖的卖、扔的扔了,唯独这张床一直保留到现在。

“接着传给下一代,将家里的记忆延续下去”

“你看,这张眠床有别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样子,虽不华丽,但细看上面的图案,全都是精雕细琢的,充满喜庆吉祥,距今至少有100年了。” 63岁的黄细德,用手来回不停地抚摸着眠床遮风上的图案说道。他把这套家具当作宝贝,不单因其珍贵,更因其寄托着家族记忆。

百年前,这套家具是黄细德的爷爷从别处转手买来当婚床的。时间一晃,家里经历了四代,黄细德如今每天带着孙子睡在这张大眠床上。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当见到这张眠床的第一感受是,古朴。与前两张眠床大不相同,这张眠床实在太低调了,图纹雕刻的手法为线雕,直接在平面上雕出线,因此较为简单。而因年岁久远,上面的漆基本褪去,令眠床显得更有古朴感。而眠床旁还立着一个双扇门的衣柜,上面的图案已模糊不清,需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看清一二,你能看到,两扇门上都画着一对女子在游玩的美好场景。

“ 当时,爷爷还有4个兄弟,家里穷得很,娶老婆要花不少钱,所以只能买了张二手的古眠床。”黄细德说道。爷爷过世后,这张眠床便留给了父母亲,小时候晚上睡不着,母亲就会指着床上的图案,跟他讲图中的故事。说起眠床记忆,黄细德历历在目。

“眠床虽是二手的,但至今仍坚固得很,父母亲过世后,我就搬到这里住了。“黄细德伤感说道。如今,他在家里带孙子,也会在孙子睡不着时,躺着给他讲以前的故事。

黄细德也希望,今后,这张眠床能接着传给下一代,子孙都能好好爱护,将家里的记忆延续下去。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END

文/柳小玲 图/田米

编辑 /晓婷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丰泽蟳埔记忆(二):红眠床,细述蟳埔人的家族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记忆   孙子   东海   聘礼   泉州   渔村   雕花   图案   说道   丈夫   家里   父亲   床上   家族   家具   宝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