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在苏联喷气式轰炸机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北大西洋上空观察美英航母舰队的监视者,到阿富汗上空播撒死亡之种的死神,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图-16忠实地执行着苏维埃交给它的使命。而作为我国空军轰-6轰炸机的直接技术来源,图-16同样对我国远程轰炸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接下来为各位介绍这头来自北方的獾--图-16背后的故事。
苏联喷气轰炸机的早期发展
长期以来,苏联一直在追求发展远程重型轰炸机,但受于自身的技术条件落后,从早期的TB系列轰炸机到二战中的Pe-8重型轰炸机,苏联在重型轰炸机领域表现并不如意,二战中身为盟国的美英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重型轰炸机提供给苏联。1945年,轰炸日本后受损、紧急迫降在海参崴的3架美军B-29重型轰炸机为苏联带来了契机,图波列夫带领的设计团队根据B-29部件进行了完全的测绘仿制,其最终成果,便是苏联版的B-29:图-4重型轰炸机。

图-16喷气轰炸机


B-29斯基:图-4重型轰炸机
然而,二战后喷气飞机的快速发展,打破了速度和升限的限制,让B-29和图-4这样的传统螺旋桨轰炸机陷入窘境: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以苏联的米格-15和美国的F-86为代表的喷气式战斗机相继投入战场,揭开了喷气时代的空战序幕。从日本起飞的B-29在轰炸北朝鲜境内的水库、发电站等重要目标时,遭遇苏联和中国飞行员驾驶的米格-15截击,曾经在日本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的B-29在新锐的喷气战斗机面前处处被动,高速接近的米格-15用自己的机炮在B-29的机身上撕开巨大的口子,一架又一架的B-29在空中折断机身或机翼坠落。

图-16喷气轰炸机


朝鲜战场上米格-15和F-86的厮杀,拉开了喷气时代空战的序幕
朝鲜战争让美国和苏联同时认识到,传统的螺旋桨轰炸机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加快研制装备喷气式发动机的高速重型轰炸机,才能适应喷气时代的作战环境。
在喷气式轰炸机领域,苏联人最早的成功尝试是伊尔-28这样的轻型战术轰炸机。但伊尔-28在载弹量和航程上都难以让苏军满意,苏联空军希望能拥有一款航程和载弹量更大、飞行速度和升限更高的远程喷气轰炸机。

图-16喷气轰炸机


伊尔-28轻型战术轰炸机,我国引进仿制后改称轰-5
虽然图波列夫设计局以设计轰炸机见长,但喷气轰炸机的研制和以往螺旋桨式轰炸机的研制有着大量的不同,这也导致原先的那些经验基本无法适用于喷气飞机的研制,必须要先做个项目来练练手。1947年7月,苏联设计师在图-2轰炸机的基础上,加装从英国购买的RD-45喷气发动机,这便是图-12双发轻型喷气式轰炸机。苏联设计师们在图-12上首先验证了喷气轰炸机的空气动力外形、特殊气密式座舱等大量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为日后喷气轰炸机的研制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探索。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2喷气轰炸机,图波列夫在喷气轰炸机领域的探路者,讲真这玩意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喷气化的B-25...
1947年12月,美国的B-47“同温层喷气”远程轰炸机成功试飞,这种采用上单后掠翼设计的喷气轰炸机极大地刺激了图波列夫和他手下的设计师。与传统平直翼飞机相比,后掠翼飞机虽然在航程和起降的稳定性上有所牺牲,但飞行速度能获得明显的提升。在和伊尔-28进行竞争的图-82喷气轰炸机上,图波列夫第一次尝试了后掠翼设计,并成为了日后重要的技术参考。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82,图波列夫首种采用后掠翼设计的喷气轰炸机,在与伊尔-28竞争的过程中落败
图-16的诞生
在1950年6月正式接到了苏军的研发指示后,图波列夫开始了当时代号图-88的后掠翼喷气轰炸机试作机的研制工作。

图-16喷气轰炸机


正在进行翼面载荷试验的图-88原型机
图波列夫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选择了由米库林研制的AM-3(RD-3)涡喷发动机,这款参考英国技术研制的涡喷发动机初步满足了可靠性要求,推力达到了85.3千牛(后期改进型RD-3M达到了95千牛),日后我国的轰-6所采用的涡喷-8发动机,便是AM-3 M-500发动机的仿制改进型号。但AM-3也存在着重量大、耗油量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图-16的航程与速度。

图-16喷气轰炸机


米库林AM-3涡喷发动机,WP-8的仿制原型
发动机选好了,图波列夫还面临另外一个难题:发动机该怎么装呢?当时美国B-47以及日后的B-52采用的是主翼下吊挂发动机短舱的方式,这样的布局方便生产和发动机的日后维护,但产生的风阻会削弱飞机的速度优势。当时图波列夫考虑过很多方案,其中在主翼根部安装发动机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也是图波列夫最中意的一个方案,但这样的方案不要说自己人的飞机,在美英的轰炸机上也没见过。

图-16喷气轰炸机


采用翼下挂载发动机短舱的B-47,这种发动机配置布局日后成为了轰炸机和民航客机的主流布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49年,世界上首款喷气式民航客机:英国德·哈维兰D.H.106“彗星”客机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采用的便是在主翼根部布置发动机的设计。英国人的喷气客机让图波列夫看到了希望,也奠定了图-16的翼根布置发动机的布局方案。

图-16喷气轰炸机


英国“彗星”喷气式客机,虽然在民航史上是一个悲剧角色,但它为图波列夫验证了翼根配置发动机布局的可行性

图-16喷气轰炸机


两种发动机布局方式对飞机升力影响的对比图,可以看到采用翼根布局的飞机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机翼的升力优势(图片来源:《世界の傑作機 No.126 ツポレフTu-16“バジャー”》)
为了帮助机组乘员逃生,苏联设计师为图-16的6名机组乘员都安装了OKB-156型弹射座椅,这也是苏军首款安装弹射座椅的大型轰炸机。但由于飞机布局的限制,图-16采用的弹射方式是2名正副驾驶向上破窗弹射,其余的投弹手、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和尾炮手等4名乘员向下弹射。实际上,图-16的弹射装置和模式饱受诟病,一旦机组需要进行弹射,必须先将飞机拉升至安全高度,否则向下弹射的4位老哥怕是要直冲地面而凉(事实上在苏军和我军出现的图-16/轰6飞行事故中,能弹射成功并幸存的大多也只是正副驾驶两人)。就算是要准备弹射,机组也得先将弹射座椅调整到靠后的弹射窗口上、将头顶的玻璃或者是下方的安全板先弹出去,整个弹射步骤十分繁琐。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机内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的驾驶舱,正副驾驶头顶的玻璃即为紧急弹射出口
但在我军改进的轰-6K上,已经为缩减为3人的机组装备了向上弹射的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机组的幸存几率极大提升。

图-16喷气轰炸机


进行零·零弹射座椅试验的轰-6K地面平台
1952年,图-88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测试,获得苏军制式型号:图-16,并在1955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北约在发现了图-16后,将其命名为“獾”(Badger)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原型机
图-16主要型号解说
标准生产型的图-16采用上单固定后掠翼布局,内翼41度,外翼37度,机体全长34.8米,全机质量75800公斤,装备两台AM-3 M-500涡喷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1050km/h,最大续航距离7200公里。拥有7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内炸弹舱最大载荷9吨,主翼加挂挂架后还可选装2枚空地/反舰导弹。
作为宝贵的大型飞机平台,图-16除了执行传统轰炸任务的机型外,还通过加装警戒雷达、电子侦察设备、加油吊舱等,成为了苏军重要的远程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和飞机发动机测试平台等。
图-16:最早也是最基础的量产型号,可携带常规航空炸弹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A:可携带空投核弹的型号,为了抵抗核爆炸带来的光辐射烧蚀,保护机内的电子仪器设备,机身涂成银白色。图-16A为苏联执行了80%以上的空投核试验任务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K:携带空地/反舰导弹的版本,部分机型在机头还装了硕大的导弹引导雷达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P/Ye:电子战型号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Z/N:空中加油型号(与我军装备的轰油-6采用加油吊舱的方式不同的是,图-16Z采用的是翼尖加油的方式)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G:十分特殊的报纸快递飞机,由于苏联国土广袤,远东地区的报纸必须依靠飞机空运递送以保持信息及时传达,否则当地人只能看到前一天的报纸了,在充当快递员的业余时间,则是作为轰炸机飞行员的教练机使用。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R/RM:远程侦察机型,在对大西洋的北约舰队进行监视时,图-16R的长距离续航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6L:航空发动机测试平台(飞行实验室)

图-16喷气轰炸机


图-104:在图-16的基础上修改设计而成的喷气式民航客机,北约代号“骆驼”。图-104也是苏联第一种、世界上第二种投入运营的喷气民航客机

图-16喷气轰炸机


航母的监视者
1954年5月1日,9架图-16组成编队飞过红场,这成为了图-16在世人面前第一次的公开亮相。
陆续加入苏军服役的图-16快速替代了图-4,同时也推动了苏军远程轰炸机部队在地勤维护方面的巨大变化:机场跑道为了适应图-16的起降而加长加宽,新建了图-16专用的航空燃料库和航材储备仓库,改用新式的导航和通信联络系统等等。
在苏联空军逐步装备图-16的同时,苏联海军航空兵也在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朱可夫元帅的指示下,于1956年开始换装图-16。一开始苏联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还只是携带地空导弹的图-16KS和可以挂载6枚鱼雷的图-16T(音速雷击队?图-16掠海朝着美舰投雷的画面实在太美……),但在短短的2年内,来到海军航空兵的各型图-16越来越多,截至1958年底,苏军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一共装备了424架图-16,其中最为活跃的便是图-16R和图-16P这两种侦察机型。

图-16喷气轰炸机


一架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Z加油机正飞越一艘苏军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与常规版本的图-16不同的是,图-16R和P型搭载了SPS-1型干扰装置和SRS-3型电子侦察装置(ELINT sets)。安装有ECM电子干扰装置的苏军图-16P,曾经参加过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军事行动:飞抵捷克上空的图-16P运用ECM装置成功干扰了捷军的防空警戒雷达,为苏军空降兵搭乘的运输机突击降落在布拉格机场提供了电子战支援。
苏军的图-16P依靠SRS-3装置,通过靠近北约舰队或者雷达站实施电子对抗侦察,收集北约各型雷达的信号特征。

图-16喷气轰炸机


1978年,一架苏军图-16P正在对美军航母编队实施侦察,照片中的军舰是美军斯普鲁恩斯级“休伊特”号驱逐舰(USS Hewitt DD-966 )
从60年代开始,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就开始执行对大西洋、地中海和日本海区域航行的北约舰队的侦察行动,其中对美军航母的抵近侦察最为频繁。为了应对图-16的抵近侦察,美军航母往往会提前起飞舰载机进行跟踪监视,把这些烦人的獾赶走。在侦察北约舰队的过程中,苏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损失了数架图-16:
1964年7月15日,1架图-16在日本海失事坠落。
1968年5月25日,1架图-16P在侦察美军“埃塞克斯”号航母时,由于”不明原因”栽进了北冰洋(事后调查认为是苏联机长在成功抵近美军航母后,再次返回准备继续抵近侦察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在超低空失速,机翼碰到海面后解体坠海)

图-16喷气轰炸机


1968年5月25日图-16坠毁现场图
1980年7月26日,1架图-16P在日本海侦察美国航母时失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舰在事后找到了飞机的残骸和3名机组乘员的遗体。

图-16喷气轰炸机


正在抵近美军CV-61“游骑兵”号航母侦察的苏军图-16RM侦察机
而美军在驱赶图-16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伤亡事故:1983年4月,苏军1架图-16在北极地区进行巡航侦察飞行,被美海军3架F/A-18舰载战斗机拦截,美军飞行员为了将图-16逼走,进行了危险的机动飞行动作。可能是由于F/A-18才刚刚入役不久(1983年1月开始服役),美机飞行员对它的飞行特性还不熟悉,结果两架F/A-18在这架图-16上空意外相撞爆炸,碎片还造成图-16机体和部分设备受损,但这架图-16仍顺利返回了基地(真·吃瓜群众)。

图-16喷气轰炸机


1986年,一架美海军陆战队VMFA-323战斗机中队的F/A-18A正在监视一架图-16R侦察机
1987年12月9日,2架图-16R接近冲绳岛附近海域上空巡航侦察,驻扎在冲绳那霸航空基地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第302飞行队紧急起飞了2架F-4EJ战斗机升空拦截。接近图-16后,日机再三喊话要求其飞离,但苏军机组不予理会,在经过请示后,日机对图-16进行了实弹警告射击,这也是航空自卫队历史上第一次的实弹警告射击行动。事后,日本外务省通过外交渠道对苏军图-16“侵犯日本领空”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抗议”,但苏联外交部以“图-16只是不小心迷航了”为由,把这件事直接糊弄过去了。
苏军的图-16R和图-16P还曾经远赴苏军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基地,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一直执行着对太平洋方向美军舰队的侦察监视行动。随着图-16在80年代末的退役,至今依然在执行远程巡航和侦察行动的只剩下图-95这样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了。
阿富汗上空的轰炸行动
图-16在苏军服役的过程中,唯一有记录参加过的实战,便是阿富汗战争中对反苏游击队的轰炸行动。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初期,苏军的图-16就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苏军航空基地出发,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西北部交通枢纽赫拉特进行了战术轰炸行动。
图-16在早期的轰炸行动中携带的大多是250公斤和500公斤级的常规炸弹。随着“圣战者”们将基地逐步转移到阿富汗山区,苏军开始使用更加巨型的航空炸弹实施轰炸:从1000公斤级到3000公斤级,在苏军撤离阿富汗前还涌上了惊人的9000公斤级常规航弹。重达9吨的FAB-9000M-54是图-16所能搭载的最大的一种航空炸弹,于1949年研制成功,开发的初衷是用于反舰攻击(特别是反航母),战斗部威力巨大,爆炸点半径225米内的人员非死即伤。

图-16喷气轰炸机


苏军的9吨级FAB-9000M-54航空炸弹,直径120cm,长5.09米,是当时苏军武器库中最大的常规航空炸弹
那么,为什么苏军要在阿富汗使用如此巨型的航空炸弹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40年代末制造的老爷爷航弹已经快到有效期了,反航母是不可能反的了,与其找地方销毁不如直接扔战场上。苏军在从阿富汗撤退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反苏游击队通过山间公路实施追击,在从据点撤离后就派遣图-16携带9吨级航弹轰炸山谷公路,山轰塌半边就把路堵死了(真是典型的毛式解决方法)。据统计,苏军在整场阿富汗战争中一共投下了289枚M-54型9吨级航弹,基本把库存清空了。

图-16喷气轰炸机


1988年12月,苏军撤离阿富汗前夕,苏军第251远程轰炸机团装备的图-16涂装
苏军对图-16在阿富汗的表现十分满意,由于美国中情局在80年代中期将“毒刺”单兵防空导弹送到了阿富汗游击队手中,直接影响了苏军米-24武直和苏-25攻击机对地支援的效率。但“毒刺”毕竟届不到在10000米以上的中高空飞行的图-16和图22,所以图-16在阿富汗战场上基本能把炸弹快递及时送到“圣战者”们的头顶上,为遭受围困的苏军地面部队解围。
图-16在中东
1952年,以纳赛尔为领袖的埃及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建立起了共和国政权。为了实现政权的巩固,以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站在英法对立面的纳赛尔政权选择了苏联作为自己的靠山。同样希望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苏联也瞅准了这个机会,开始给予埃及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埃苏关系从50到60年代一直处于升温状态。

图-16喷气轰炸机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1918-1970),时任埃及总统,埃及最高军政领导人,曾致力于推动阿拉伯世界的团结
苏军向埃及派出了总规模达到2万人的军事顾问团,同时还将米格-19、米格-21、T-55坦克等大量武器装备运到埃及,迅速提升埃及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在苏联参观考察的埃及军官们看到了苏军图-16的飞行训练后,认为埃及空军也需要这样的远程喷气式轰炸机,于是向苏联提出能否提供一批图-16。虽然远程轰炸机属于不能轻易出手的装备,但为了保持与埃及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苏军同意向提供图-16,但是提出了附带条件:所有的图-16必须由苏军飞行机组驾驶。
从1961年开始,第一批图-16首先抵达埃及,到了1967年春,能够挂载空地导弹的图-16KS也出现在了埃及空军的机场上。对于埃及空军来说,图-16的到来让他们拥有了远程打击以色列战略目标的能力。但以色列人也在摩萨德卓越的情报工作下,了解到埃及军队已经装备图-16的消息。

图-16喷气轰炸机


美军的F-4战斗机正在跟踪一架埃及空军涂装的图-16F,这架实际由苏军飞行员驾驶的图-16先前刚刚对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美军“约翰·肯尼迪”号航母进行了战术侦察
1967年6月5日早晨7点45分,一队以色列空军的幻影III战斗机带着航空炸弹,保持着超低空飞行姿态快速突入埃及的前线军用机场。他们是当天执行空中突袭任务的20多个以色列攻击梯队中的一支分队,而他们承担的任务,就是炸掉埃及空军新近部署的图-16轰炸机。由于无法探测到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埃及的防空警戒雷达根本没有发现以军的攻击机群。在靠近停放图-16的埃军机场后,以军的幻影III兵分两路,一部朝着机场跑道投下安装有延迟引信的航弹,破坏掉机场跑道以免埃军战斗机升空拦截,而另一部分则是直奔停在环形掩体内的图-16,在投下炸弹后,以军战斗机还用搭载的20毫米机炮对着图-16来回扫射。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埃及空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图-16被击毁在地面上。(根据统计,当日以色列空军突袭了埃及全部25个空军基地,95%的作战飞机被击毁在地面上)

图-16喷气轰炸机


埃及空军图-16轰炸机
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的成功突袭,在牢牢掌握战场制空权的同时,奠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对于埃及空军的图-16部队来说,则是悲惨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此战后的埃及空军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重建了远程轰炸机部队,苏联提供了包括图-16KS、图-16T和图-16R等数个型号,合计达到30架以上的图-16,苏军也开始为埃及空军培训图-16的飞行员。

图-16喷气轰炸机


埃及空军装备的图-16KSR
1973年10月6日,赎罪日战争爆发,吸取了六日战争教训的埃及联合叙利亚、约旦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对驻扎在西奈半岛上的以军实施了先发制人的打击。13架埃及空军的图-16KSR每机挂载着2枚AS-5B反辐射空地导弹,从埃及各前线军用机场起飞,朝着以色列部署在前线的雷达站飞去。根据埃及方面提供的记录,10月6日当天,埃军图-16发射了25枚AS-5B导弹,半数以上获得命中,击毁5座以军雷达站。面对最高飞行速度可达到1250km/h的AS-5B导弹,当时的以军无法拦截,让埃及军队在开战初期取得了部分优势,这也证明了图-16挂载空地导弹实施远程打击的重要战术价值。

图-16喷气轰炸机


携带KSR-11(AS-5“鲑鱼”)空地导弹的埃及空军图-16K-11
由于开战后出现一系列战略失误,再加上阿拉伯联军内部并不团结,赎罪日战争最终还是以阿拉伯联军的败北结束了。此战后,认定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击败以色列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决定与以色列走上谈判和解的道路,同时也极力摆脱苏联的控制,在1974年将苏军顾问团全部驱逐出境,埃苏关系全面恶化。受此影响,苏军停止了对包括图-16、米格23MS等埃军现役装备的备件供应,萨达特只得求助于中国,以米格-23、米格-21F等苏制装备为交换,获得了中国对其苏制作战装备的维护。埃及还曾经向我国采购过数架轰-6,作为图-16轰炸机部队的补充。
除了埃及以外,图-16在中东的第二个用户便是伊拉克空军。1961年,伊拉克空军获得了首批9架图-16,装备伊拉克空军第10轰炸机中队。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机场也遭到了以色列空军的突袭,但有2架图-16幸免于难。在六日战争的第二天,这两架图-16就接到命令,对以军实施反击轰炸行动。关于这次反击行动,目前本人找到的国外资料上只有很少的记述,目标是什么、轰炸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留下了部分机组的姓名:一号机机长Farouk al-Tai,副驾驶Majid Trki,二号机机长Mohammad Hussein(库尔德族)、导航员Lt. Ghazi。二号机在此次反击行动中被以军击落。

图-16喷气轰炸机


1961年,接收第一架图-16的伊拉克空军第10轰炸机中队飞行员合影

图-16喷气轰炸机


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空军图-16涂装
由于伊拉克装备的只是常规型号的图-16,为了获得空射导弹的能力,伊拉克转而求助中国,引进了可以发射C-601反舰导弹的轰-6D。关于这批轰-6D的故事,笔者将在以后介绍轰-6的文章中具体解说。
结语
作为苏军装备的第一种成熟的远程喷气轰炸机,图-16在苏军服役了40多年,服役表现十分出色。获得过图-16的印度尼西亚、埃及和伊拉克等出口用户也给予了好评。随着苏军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装备更为先进的图-22M“逆火”远程轰炸机,航程、速度和载弹量都已经落后的图-16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退出苏军现役部队。

图-16喷气轰炸机


替代了图-16的图22M3“逆火”远程超音速轰炸机
作为唯一成功仿制过图-16并批量装备服役的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装备着在图-16的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轰-6系列轰炸机。图-16是如何来到中国的?轰-6与人民空军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后续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轰炸机   北约   阿富汗   以色列   苏联   伊拉克   埃及   米格   航母   空军   炸弹   美军   发动机   飞机   装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