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怀安县西北部地图

2019年8月中旬的一个中午,我独自一人驾着车沿着110国道来到了通往409县道的岔口。

409县道在河北省尚义县境内,其西起110国道南槽碾中桥,往东北方向可以去往尚义县的南槽碾、阳高夭、正果、旧庙、宝满沟等村庄。

我沿409县道往东走了百十来米,找了一个还算利便的地方停了下来。

下了车,我点了根儿烟,猛吸了一口,又缓缓地吐了出去。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京藏高速南槽碾中桥附近地形图

我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四周。西边,是京藏高速和110国道的南槽碾中桥;东边是一条宽阔的山沟,大约五六百米处有一座接近南北走向的大桥,看上去已经竣工,应该是张呼高铁的大桥;北边,除了山坡和山坡上稀稀拉拉、略已泛黄的植被外,看不见什么;南边,在近乎东西向的山梁上有长城,有墩台,蜿蜒起伏,蔚为壮观。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409县道南边的长城与墩台

这就是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的明长城。

据怀安县县志记载:“县境西北与尚义县交界处有北魏太武帝神麚二年(430年)始筑,明万历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1604至609年)复修的外长城,境内东起东洋河西岸,自东向西经出气山、香炉山,自桃沟村转向南,至南堰截村南山顶烽火台止。全长36.116公里。”

其实,怀安县的明长城分南北两路进入山西省天镇县境内,一路是上面县志中记载的南路;另一路是北路,由桃沟村经尚义县南槽碾村南部和怀安县马市口村北部交界处进入天镇县的平远头村,接着向西与北路长城相接。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明长城南槽碾段的文保碑

抽完烟,我往南边的山坡上走了走,看见了上面这座白底红字的文保碑。

文保碑上刻着:“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南槽碾段”“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年2月14日公布”“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18年11月1日立”。

这里,南槽碾是尚义县下马圈乡的一个行政村。这段长城因位于南槽碾村的南边不远处而得名,它也是怀安和尚义张家口市这两个县的地理分界线。

针对南槽碾这个村名的来历,我在今日头条上查来查去,没发现任何端倪。

我想,“南槽碾”中的“南”是个方位词,不必过分追究。也许南槽碾附近还有个北槽碾呢。接着,我对南槽碾中的“槽”字和“碾”字反复推敲,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农村中饮马或喂猪用的石槽、加工米面用的石头碾子和碾盘。也许,南槽碾这个地方位于山区,周围石材比较丰富,加工石材的石匠师傅比较多,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这里加工石槽、石碾等石头构件,久而久之,这里就叫“南槽碾”了。不过,这是我自己的猜想,您可不要当真。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南槽碾段最西端的明长城和墩台

随后,我又往山坡上走了几步,南槽碾段最西端的明长城和墩台豁然暴露在我面前。

我仔细看了看,通往山梁顶部的路并不远,也不陡峭。于是,我检查了一下我的衣服和摄影包,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猫着腰开始登山了。

我往上爬一会儿,就停下来,踹喘气,用手机拍几张照片,等喘气匀实了,再接着往上爬。就这样,经过几次反复,我接近了山梁顶部。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路上的砖头块,由东向西拍摄

距山梁顶部大约还剩五六十米时,山坡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散落的砖头块。砖头块呈灰色,规格比较小,不像北京周边野长城上的城砖那样大、那样厚重,与我年轻时农村里盖房子所用的红砖的大小差不多。

快要到达山梁顶部时,我脚下的山路突然变陡了,至少有七十度。山坡上光秃秃的,找不到什么抓手。脚下时不时还打滑,我爬了几次都没爬上去。本来,我都打算要放弃了,可抽了根儿烟,歇了歇脚,精神头又上来了。我觉得废了半天劲,都要到顶了,就这样放弃了,多多少少有些可惜。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用家门上的大钥匙抠出脚窝,手脚并用,慢慢地爬了上去。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山上的墩台

这就是我在山下看见的那座墩台,它位于山涧沟的东侧,紧邻山涧沟。有人说它叫镇口台,我无法辨别真假,只好先别这样叫了。山涧沟就是京藏高速和110国道穿过的那条接近南北向的大沟,是张家口通往内蒙古的主要通道。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山上的墩台,由南向北拍摄

这座墩台,残高大概有四米多,平面呈方形,底宽大约有七八米。墩台的南侧自下而上、从东向西有个大致四十五度的斜坡,我估计这个地方原来设有登上墩台的台阶。

墩台的南侧和其西侧类似,在稍稍泛黄的茅草间,也散落着一堆一堆、大小不一的砖头块。

从周围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座外部包以灰砖的实心墩台,墩台的台心用夯土筑就。只是随着岁月变迁、朝代更迭,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雪打雨淋,它外层的包砖倒塌了,只留下半截夯土孤零零地挺立在那里,向后人诉说着往日的金戈铁马、大漠孤烟......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山上的墩台,由东向西拍摄

从墩台的东侧看去,台顶上长满了杂草,台心上夯土时形成的纹理一条一条地格外清晰。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山上的墩台,由东南向西北拍摄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山上的墩台,由东北向西南拍摄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墩台东面山梁上的长城

墩台东面的山梁上,是缓缓而上的长城。它不像水关、八达岭、居庸关那些保卫京畿的长城那样气势恢宏、固若金汤,它仅由就近山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山石干堆而成,但它就像戍边的普通士卒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安全。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墩台南面的两座墩台,由北向南拍摄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110国道和京藏高速沿着山涧沟一直通往内蒙古,由南向北拍摄

初秋,去河北省怀安县与尚义县交界处,探访明长城南槽碾段

▲ 张呼高铁的桥梁和隧道,其中南侧的一条隧道从明长城下穿过,由西向东拍摄

我站在仅剩一米多高的明长城上,向北、向东俯瞰,禁不住浮想联翩。过去,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我们的先民们用最简陋的工具,硬是在蜿蜒起伏的山梁上修筑起了一座座墩台、一座座烽燧和世人瞩目的万里长城;今天,为了改善辽阔的中原大地与无垠的沙海大漠之间的交通,政府投巨资在茫茫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条公路、一条条铁路。真乃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尚义县   怀安县   河北省   东向   张家口市   中桥   天镇县   夯土   山梁   长城   山涧   南边   交界处   初秋   砖头   城南   山坡   国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