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旧怀安是河北省怀安县头百户镇的一个行政村,西北距头百户镇4.6公里,西北距县城柴沟堡27公里。

从唐代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至辽、金、元时期,在长达560多年的岁月里,尽管行政区划一再调整,但旧怀安一直是一个县级政权的所在地。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这是三孔刚刚修缮过的碹窑。主人家在窑顶上铺上了红色的彩钢板,防止下连阴雨时窑顶上渗水。要知道,窑洞最怕的就是窑顶上渗水。为了节省彩钢板,他们在短短的檐下设置了集水管,以免雨天排出窑顶上的雨水时频繁地冲刷窑脸。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这也是三孔修缮过不久的碹窑。主人家除了在窑顶上铺了彩钢板外,还在窑脸上包了红砖,门窗也换了,换成了白色的塑钢门窗。红砖不够红,发黄,可能是烧制时不到火候。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洁净、喜庆的农家小院,仍保留着些许过年的气氛。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太阳又升起来了,窑前的海棠花也开了,可院子里一片静寂,也不见老人们颤巍巍的身影。东窑挨着窑顶的那块玻璃碎了,呼呼地往窑里灌着风,没有安好;中窑门外的那个门帘扯了,随风在门前摇来摆去,没有去掉。窗台上、晃绳上见不到农家生活和劳作的任何物品,窗棱上、门楣上看不出今年春节贴过春联的点滴痕迹。莫非老人们搬进城里和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了一起?莫非......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这是村东的一个大院,五孔碹窑,除了窑顶上扣的彩钢板,其它可都是原生态。窑脸上的大苒(读音ran,指泥中加的稻草或麦秸段)泥,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就像老人们额头的皱纹,纵横交错。按照老家的习惯,街门通常会开在院子的东南方。可这家却开在了西北角,想必是受地形影响,东南方开不了门,只好看了风水,照此办理了。当我从这家门口经过的时候,两位老人正在院子里扯着嗓门争吵,听意思是老婆子嫌老头子起晚了,没按时完成她早上布置的任务。但老头子并不服气,一个劲儿地向老婆子报怨,这一大早上给他安排的活儿实在是太多......其实,人老了,有个老伴儿在身边,即使是隔三差五地拌拌嘴、吵吵架,那也是幸福的。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这是村里的另一处碹窑,看来已没人住了,但糊有麻纸的隔扇窗保存完好,尤其是院墙外竖着的缠有豆角秧的朝阳花杆子,还是给这个院子带来了些许生机。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窑顶上随风摇曳的小树、荒草,窑脸上完全裸露的土墼、網子,加上红红的灯笼、空空的灯罩、窨子的盖子、组合柜的一角,构成了这个院子的基调。好在院子里的土地翻过了、也种上了、东北角还出现了一小片淡淡的绿色。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五孔碹窑,能够同时居住两三个家庭,每家平均五口人,五十年的光阴,可以演绎多少人间故事?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如果没有红砖、悬于门前的那个白色的节能灯以及钩机在地头留下的一道道挖痕,这不就是五十年前我儿时常常看到的情景吗?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东城墙边一座没人居住的院落。北面是还算完整的六孔碹窑,西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塌塌要逝的茅厕、猪圈和小房,应该是昔日老家一带普通人家的标配。


怀安县的古县城——旧怀安村的旧碹窑散记

▲ 土墼、辋子、石头、灰砖、隔扇窗、一出水门子,都是五十年前我儿时老家一带常见的建筑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怀安   朝阳花   街门   隔扇   怀安县   老婆子   主人家   散记   红砖   上铺   老头子   农家   县城   儿时   院子   老家   脸上   彩钢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