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2020年10月28日上午,我只身一人游览完上华严寺,接着自西向东开始参观下华严寺。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下华严寺西部的建筑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下华严寺华严宝塔


华严宝塔,是依据史料上的记载、采用辽金时期的营造法式复建的,是继应县大木塔之后的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木塔。


华严宝塔,平面呈方形,每层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通高43.5米,为三层四檐木塔。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华严宝塔下部


华严宝塔一层东面门口的楹联为:“宝塔千霄借佛光普照给芸芸众生播吉祥,香阁纵目见祥云缭绕为茫茫尘海降甘露。”由耿彦波撰、韩美林题。门楣上的匾额为苏东坡题写的“仰酬洪泽”。

华严宝塔下面建造有国内最大的铜地宫。地宫内的柱子、扶梯、佛像、壁画、藻井、地板均用纯铜打造,共耗铜百余吨。殿内的大小佛像共有一千尊,故称为千佛地宫。因地宫禁止拍照,这里没能附上地宫内的照片,诸君可在网上搜索、浏览。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华严宝塔上部


华严宝塔东侧上部的“蔚如昆峯”“凌虚思远”匾额分别由北宋书法家米芾和黄庭坚题写。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前院


华严宝塔东边是一个独立的院落。从东门进来,南北两厢是罗汉殿,中间有一个石经幢,为辽代遗物,上面雕有佛像、经文。

过了石经幢,踏上二十级石阶,是一个一间二柱木牌楼,檐下额上书有白底黑字“梵王宫”。

过了牌楼,前面就是下华严寺最重要的建筑——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建在一座三米多高的月台上,其平面呈“凸”字形,表面用青砖墁地。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前的牌楼、钟亭、碑亭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正面


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的藏经殿。它是我国仅有的辽代木结构模型建筑,曾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正因为有了薄伽教藏殿这样的辽代殿堂建筑,大同华严寺才列为我国三大辽代古寺之首。


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正面檐下


薄伽教藏殿内布局沿袭唐制,设有“凹”形佛台,上有三组共三十一尊辽代泥塑佛像。佛台中央端坐着三尊主佛,即所谓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内著名的合掌露齿菩萨


薄伽教藏殿内,在南面燃灯古佛前的胁侍菩萨中,有一尊合掌露齿菩萨非常有名。它被史学家郑振铎先生称为“东方维纳斯”。198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T74特种邮票中包含了它的形象。它的形象也曾多次出现在大同市的各种宣传资料中。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内著名的合掌露齿菩萨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背面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北面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北面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从薄伽教藏殿的月台上远眺华严寺钟楼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观音殿及其前面的石拱桥


大同旅拍之十二:下华严寺

▲ 下华严寺山门


(因薄伽教藏殿内不便拍照,合掌露齿菩萨的两张照片来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表示谢忱!如有不妥,请告知,我将马上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木塔   应县   石经   辽代   进深   殿内   地宫   匾额   牌楼   宫内   宝塔   佛像   菩萨   华严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