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2020年10月28日早上,我只身一人来到了大同古城华严寺广场。那天是工作日,华严寺免票,提前一天在网上约好,就能进去游览,可省50元钱。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华严寺山门


这是华严寺广场西侧的华严寺。中间是山门,南北两侧是边门,南北两端分别是鼓楼和钟楼。

华严寺面西朝东,创建时间不详。有人说建于唐代,也有人说建于北魏,但目前公认的创建年代是辽代清宁八年(1062年),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因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自明代中叶,华严寺分为上、下两座寺院,自成格局。1963年,将上、下两寺重新合并。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下华严寺山门


鼓楼南侧有个门,是下华严寺的山门,现在作为华严寺的出口,供游客使用。

山门面阔三间,中间一间开门,悬山顶,上覆灰色筒瓦,檐下悬蓝色匾额,上书“下华严寺”四个金色大字。

山门右侧的红墙上镶嵌着华严寺的文保碑,华严寺是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鼓楼


鼓楼为二层建筑,其平面呈方形,顶部为歇山式十字脊。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山门南侧的边门


边门面阔五间,明间开门,梢间安有小窗, 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边门前设有抱厦,中间有楹联,上联是“住一切智树”,下联是“建无上法幢”,横批是“无上清凉”。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山门


华严寺的山门,面阔五间,明间和两个次间开有大门,每扇门上有七行七列门钉;单檐庑殿顶,上覆灰色筒瓦;檐下中部悬有“华严寺”匾额,系由唐代书圣颜真卿题写;明间大柱上有副楹联,上联是“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当下”,下联曰“世间万象皆浮云乐住心中”。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山门北侧的边门和钟楼


北侧与南侧的边门建筑结构相同,现在是作为华严寺的游客入口。北门门前也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智慧海成满”,下联是“功德华庄严”,横批是“饶益众生”。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山门北侧的边门和钟楼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钟楼


鼓楼与钟楼的建筑形制、结构相同。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钟楼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是一座采用传统工艺打造出来的仿照辽代建筑。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殿前筑有抱厦。抱厦前的柱子上有副楹联,上联是“世事熙熙重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下联曰“,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如斯当放便放”。这副楹联由耿彦波市长撰,当代美术家韩美林书。

普光明殿内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按辽代风格造像。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药师殿


普光明殿的北侧是药师殿。药师殿面阔五间,明间开门,次间安窗,梢间砌墙封闭。大殿采用悬山顶,上覆灰色筒瓦。檐下悬有匾额,上书“静心行善”四个蓝底金字。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弥陀殿


普光明殿的南侧是弥陀殿。弥陀殿的建筑形制、结构与药师殿相同,但檐下悬有“顿悟成佛”匾额。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文殊阁


药师殿的西面是文殊阁。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文殊阁


文殊阁建在一座高高的台基上,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结构,下层为砖木结构。文殊阁面阔五间,明间开有隔扇门,次间安设隔扇窗,梢间用砖砌封闭。文殊阁为重檐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下层檐下悬有“文殊阁”匾额。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文殊阁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普贤阁


普贤阁的建筑形制、结构与文殊阁相同。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山门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山门


上华严寺山门,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其规模虽不大,等级也不高,但其檐下的木雕和雀替却异常精美。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过殿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院内南侧的一方一园两道过门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院内北侧的一方一园两道过门


上华严寺院内,过殿南北两侧各有两道院墙、两个过门,外是方门,内是圆门。外方表示华严经之大方广,内圆表示华严经理事圆融。方门两侧,各有砖刻对联一副,南侧是“翠竹黄花园色相,清池皓月静禅心”,横批为“击竹闻”;北侧是“花开见佛留心印,米白传衣续祖灯”,横批为“拈花笑”。颇有深意。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过殿西边的阁楼


过殿西边,是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它们都是原有建筑,并非近期复建。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及其台基


大雄宝殿矗立在4米高的台基上,前设月台、石级、石栏,均为辽金建筑的传统作法。大雄宝殿及其月台为辽金遗物。月台两侧配有钟鼓二亭,中部还有两根高耸的旗杆。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及其前面的月台


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我国现存寺庙单体古建筑中规模最大者。

大雄宝殿在明间和次一间各开一“壶门”,单檐庑殿顶,上覆灰色筒瓦。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4.5米,其中北端鸱吻与大殿一样为辽金遗物。这时我国已知早期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鸱吻。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中央悬有匾额两块。一为“大雄宝殿”,明宝德二年(1427年)立;一为“调御丈夫”,明万历四年(1576年)立。 “调御丈夫”既是说能调御大丈夫使入善道,也是赞叹佛为普渡众生的舵手、驾驭大乘法车的大丈夫。

大雄宝殿保存有三十三尊佛像,均为明代雕塑作品。大殿中央为五尊主佛,从北往南分别为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前的钟亭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前的鼓亭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最西端的千手观音殿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上华严寺西北角的建筑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南侧面


大同旅拍之十一:上华严寺

▲ 大雄宝殿前的树叶红了

接着,我去南侧的下华严寺继续游览、拍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弥陀   钟楼   筒瓦   鸱吻   鼓楼   边门   大雄宝殿   匾额   楹联   文殊   光明   山门   药师   灰色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