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仁村担笼(王琢)


早就听说仁村担笼好,见到张有学后,才知它好在选材,好在技艺。

张有学,西安市荆条编织技艺传承人,长安区黄良街道仁村人。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担笼,是每一个农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仁村担笼,美观漂亮,布条均匀,踩不扁,坐不垮,压不变形。同“大居安的蒲篮、小邵村的布絮絮鞋、周家庄的箔子、里杜村的席、杜永村的兔犁”一样,在长安极富盛名。人们集市购买,非仁村担笼不买。有歌谣说:“秦岭山下三仁村,条编担笼有名声。铜帮铁底系似钢,担物运货好用场”。

仁村坐落在周代先民遗址内,起源西晋,始称聚人村,后称仁义村,简称仁村。因村北“滈河水中蛟龙、崖畔猛虎、无赖周处”三害猖獗,滈河南岸商民往北岸经商需聚集多人结伴过河而得名。“清朝初期,规模已分东、西、南、北四村”,同治年间回乱,东仁村消失,现存西、南、北三村。

条编担笼技艺起源秦汉。听村老人讲,“北修万里长城,南挖十里潏河就用上了担笼”。

条编担笼的材料是木条、木棍。远在秦汉时期,秦岭北川就是皇家狩猎上林苑之地,千百顷原川林木茂盛,草高水清,生有大量木条、木棍。先民就地取材,割回木条,砍回木棍,存在家中。闲下来以后,再坐在小凳子上,括好、花好条子,做好系,起好底,拉着家常,哼着秦腔,完成做山、编帮,收沿工序后,一个完整的担笼就可使用了。

木条名目很多,荆条子、苕条子、黄条子、黑条子、棣条子、铁匠条子、龙柏条子、水石榴条子等灌木枝条都是条编制品用之不竭的材料。

条编技艺何时何人引进仁村,张有学说“无史可考。”但张有学知道,祖辈就以条编为生,张思让(1879--1851)就是村中清末民间艺人,编的担笼结实、耐用、美观,曾在仁村及别的村中任编织师傅。堂哥张恩杰(1915--1982)就是他手把手带出的徒弟。张有学师从堂哥。仁村条编技艺就这样父传子、兄传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编担笼,并不复杂,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但要编出美观、耐用的担笼,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

仁村担笼只用荆条编织。荆条硬度好,韧性强,编出的担笼受用。担笼系用硬扎木头,且只用新出土的没有结疤的体表光滑的铁匠、龙柏、青岗等硬扎木去做。仁村担笼除在编织选材上有讲究外,在起底、做山、收沿等技术工序上也很有讲究。仁村人会挑选又长又直的荆条,先做成一个平面圆锥形底。再在底沿挨排另插进三根条子,一根压一根同时编织,使担笼底沿向外鼓出,形成起伏山峰状,他们称之为做山。收沿时又把一簇径条里的单条一根一根地扭拧成麻花样缠绕在一起绕沿编织。这样编出的担笼,从外看担笼底凹进去了,从内看担笼底鼓上来了。这样编出的担笼,是有力学道理的,盛放东西,不易凹陷底,担笼耐用。这是编织技巧,是编织窍门,是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在集市上,一街两行的担笼,仁村人拿起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他们仁村人编织的。

千百年来,仁村人不仅能编出担笼,还能编出筐、笆、篓、钵箩。。。。。。。“编成篓子能装粮,编成车笆车变长。编成圆筐能抬土,编成老笼装麦糠。编成条框装军鞋,编成盖筐装马达。拥军爱军爱国家,支援工业露才华。编成碎笼式样多,幼童玩具情意长。”

仁村条编制作最红火的时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笼筐是每个农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田地里的庄稼都靠它来转运。松软的土地,健壮的农民靠笼筐务做。无论是掰苞谷,挖红薯,拣拾麦穗,还是剜野菜,给地送土肥,家家户户都要用到。工厂也在用笼筐,给各类产品做包装。那时候,张有学任村干部。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带领村民编筐织笼,红火了整个村子。当时同西安各大工厂签有合同,给工厂送货时,人拉架子车,走一个晚上,赶天明进城,工厂上班货送到,来回近百里路程,全凭俩脚走,仁村人争着抢着都要去。每车15摞,每摞10筐就已装的满满的。车辆走在路上,收到的全是路人羡慕的目光。仁村人形容说:“车辆出村进西安,首尾相接如火车,满载筐笼高又宽,就差车头冒黑烟”。

红火的条编生意,带动了附近村人上山割条砍棍的积极性。滦镇桥村、鸭池口村,子午杜角镇村有人就把自己割的山条、木棍拉进仁村街道兜售。编笼织筐的条子被整车整车从秦岭山上拉回,满村满街堆积如山,村民没黑没明坐在一起编筐织笼。仁村许多人家,在那些年里就是靠编筐织笼盖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添置了家电,供养出有出息的孩子。村民过年写春联说:“山条编门透春光,茅屋撸倒盖瓦房。”横批“时代新貌”。那时候,仁村人编筐织笼分工互助,取长补短,近百人聚在一起同时编织。编出了团结协作,编除了宗族宗派。正如柳青在《创业史》扉页上写的话:“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了。

红火的条编生意,复苏了仁村秦腔团。听老人讲“仁村人唱戏历史久远,仅戏楼就修了两次。”最早的戏楼在回汉战乱中被烧毁,村民又建起“只有照壁和土台而无戏楼的‘戏楼’。”随着条编经济的繁盛发展,仁村人又自发组织起了秦腔团。演出剧目有:《穷人恨》《四进士》《游龟山》《辕门》《烙碗记》《二巧离婚》······。秦腔团文武乐器、戏装戏衣都是村民捐筐捐笼卖钱制成的。排戏时间多在冬季。下雪了,天冷了,地里不干农活了,条编活也不好做了,大家就围坐在一起说秦腔,唱秦腔。“秦腔大戏,粗犷豪放,唱腔响亮,表演传神,声情并茂,观众赞赏。秦腔大戏,慷慨激昂,唱出精神,唱出健康,唱出红火,唱出辉煌。唱出十里八乡仁村美名广播扬!”

条编技艺是人类生存智慧和文化艺术的结晶,蕴藏着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血脉。早前,仁村人“条编为生,披星戴月,跑山割条,游村串寨,卖笼卖筐,养家糊口,谋求生存”。解放后,仁村担笼,发扬广大,“家家户户,日夜繁忙。房前屋后,老少齐上。独特风景,富裕村庄。虽说劳累,高兴欢畅。勤劳致富,喜气洋洋。买菜割肉,添增衣裳。日子红火,近乎小康。”条编技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担笼仁村”,美名播扬。

条编制品在塑料制品的洪流中退出历史舞台后,条编技艺,几近灭绝。张有学每每想起,心中就是酸楚。总觉得“祖上流传啊,一旦失去,再找难回。”他凭挚爱,坚持恪守。“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不靠这活挣钱,几天不编手就痒痒,一拿起山条来马上劲头十足,每天编编东西,锻炼锻炼身体,心情也好。”若有需要条编制品的人,就到黄良仁村找张有学。

2016年,张有学被审定为荆条编织技艺传承人后,干劲更足。在西安群众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推荐下,到沣东新城、国展中心、王莽桃花节、西安美院、航天小学、民俗院等地巡回展示,传承条编技艺,使条编技艺枯树逢春,再发新枝。在王莽桃花节巡展会上,张有学条编圆形土筐受到器重,南五台风景区领导看好产品,一次订单500个,放在风景区道路上做垃圾桶。市‘非遗办’组织非遗传承人在‘国展中心’展演,张有学的女贞枝笔筒,单日销量30个,每个笔筒售价20元,创‘国展中心’展演制品收益之最。

为保护传承条编技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中心还给张有学拍像,把仁村广广广广条编技艺搬上电视,让世人近距离观看仁村条编技艺和风采。

“条编担笼条编筐,祖传手艺好风光。过去养家糊众口,而今‘申遗’放光华!”

散文 | 仁村担笼(王琢)

图片说明:1、张有学自豪自己创编的笔筒

散文 | 仁村担笼(王琢)

美丽乡村建设中村中文化墙(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王莽   秦岭   荆条   西安市   戏楼   木条   秦腔   木棍   条子   笔筒   西安   技艺   红火   耐用   村民   散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