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张群学 王建勃 吕莉莉 口述 每小平 整理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在长安,人们一提起蒸饭就会想起葬埋人吃的米饭或面食,今天我要向读者介绍长安东大蒸饭。

采访撰写《长安东大蒸饭》费尽了周折。笔者同区文化馆联系,关于长安东大蒸饭没有人申报非遗,也没有相关材料,就连联系人的电话也没有。我四处联系,好朋友张普寨给我提供了张群学信息。

笔者冒着炎热到张群学家,同其座谈东大蒸饭之事。70岁的张群学是农民中的佼佼者,犁地扬种子、收割碾打,样样精通。他进过山,砍过棍。大集体时期,他做过大小不同的木杈、手艺高,做杈补贴家用。出外搞过建筑,砌墙、盖房都行。就说做蒸饭,他也是边干边学,自家招待亲朋好友都是自己在家里做,很少请人或在外购买。鉴于他是个人家户做蒸饭,其加工过程下面详述。

为了采访专业人士,张普寨又给我介绍了做蒸饭张义民,张义民连续1周都在外给他人家帮忙过事,无法接受采访。交稿日期已到,急得我如同热锅上蚂蚁,坐卧不宁。张普寨又给我介绍了西大村五组王建勃,我打着伞冒着炎阳来到西大村王建勃家采访。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王建勃今年49岁,正值壮年,是个干实事的人,经营着红白喜事的清器营生兼做东大蒸饭的加工和销售。妻子吕莉莉,贤惠能干,是他的好帮手。当天西大村停电,二楼闷热,王建勃头顶流汗和吕莉向笔者介绍东大蒸饭的加工和销售情况。

王建勃:从祖代至今,我们家一直在做东大蒸饭。我是从1992年开始搭蒸饭的,给父亲拉下手,给乡当、亲戚朋友帮个忙。现在租赁清器(碗碟、酒杯酒具、盆、锅灶、桌椅、彩棚等) 。2010年后,开始走上商业化,出外承接或在家搭蒸饭。初始1甑(大锅)收30元,后逐步升高至现在的1甑(大锅)收300元,零售每斤7元;包括自购的莲叶、雇用工人工资等支出。一般家庭过三年制做4----5甑,事过大的7----8甑,还有加工10甑以上少数人家,用特产蒸饭招待并馈赠亲朋好友。

不知是那位先人发明创造出用米、豆、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油和大料、盐等调味品制作出的精品饭食-----东大蒸饭。自古以来,沣河两岸的东大、五星、滦镇和鄠邑区的秦镇、草堂镇盛产稻米,有种植水稻、莲藕的传统。人们为了庆贺丰收,当地便有了十月会。秋收后,农作物丰收,亲朋好友相聚,利用当地优质的桂花球、糯米等和豆类、猪油、大料水等混合加工蒸熟的饭食------东大蒸饭。人们边品尝,边交流务作,那个品种好,那个产量高,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一. 过会村庄:十月初九日罗汉洞;十月十三日西庄、下草、降南、祥峪口、祥峪沟、南石、大良村、五星进步村;十月十五日北石、郭北;十月十七日沣峪口;十月二十三日南降;十一月十三日东大村等。因东大村夏季忙罢会最早为六月初九日,十月会最后,故有:(热死会、冻死会)民谣。

二.原料:1甑能蒸100斤,其中红糯米40斤、粳米35斤、红豇豆20斤、紫云豆5斤;猪板油10斤、菜油3斤、猪大骨5斤、食盐750克、大料(花椒、桂皮、辣角、草果、肉寇、八角、大小回香等)3斤、莲叶3斤。主要选用红糯米(红颜色稻壳) ,米为白色,粘性好,适合包粽子、蒸甑糕、搭蒸饭等。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器具:鼓风、小炭锨、炭盆、钳子、铁丝、绳、电源线、排插电器、2毫米厚铁板焊接单个锅灶、烧开水铁锅(50公分)、水桶、大水桶、水管子、盆、瓢、不锈钢筛子、不锈钢大盛饭桶、盛饭盘子、笊篱、不锈钢五股齿小筢子、灶具、渭南不锈钢甑、扎气眼尖形铁杆子、锅盖、两个售饭大桌、凳子、椅子、一次性碗筷、包装袋、电子秤、落地秤;汽车、发电机、升降机等设备……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三. 加工:吕莉莉讲:选好食材是制作长安东大蒸饭的关键。必须选好红糯米、粳米、红豇豆、紫云豆、猪板油、猪大骨、菜油、食盐、大料、莲叶等原材料。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加工环节一环套一环,各负其责,紧张有序进行。先搭灶生火,烧开水。接通水、电,备好煤炭或天然气。从早上8点开始,做到下午4----5点钟基本结束。

穿好工作服、洗手戴口罩。用水冲洗各种锅盆器具,保持器具的干净卫生。先按比例用水淘糯米、粳米和红豇豆、紫云豆;除去杂物后再用盆泡米;在浸泡的同时,需将糯米、粳米充分搅匀。泡豆子约半小时,再将红豇豆、紫云豆放在开水锅内煮20多分钟熟后同糯米、粳米相互混合后并倒掉热水,用凉水激、使米豆放凉后再用不锈钢大笊篱捞出放进筛子或透气蛇皮袋内控水、以水不滴下为好。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同时,根据需要,将干莲叶用开水烫软漂洗,小心放到90公分大盆内,以防折烂。倒掉烫莲叶用过开水,洗净开水锅重新加满清水烧开。此时分拣莲叶,把大小分开。大莲叶用来裹甑箅,中莲叶贴在甑壁四周,小莲叶连续对折(折叠),压好茬,后铺垫到开水锅四周,连续围绕一圈,要密封不漏气。没有莲叶也可用湿麻袋片、湿布、湿报纸、卫生纸密封在锅沿和甑接触四周,确保不漏气。两个壮汉平抬着不锈钢甑平稳放到开水锅撑子上。开水锅水位离甑底约2公分,继续烧开水锅。检查甑是否放平稳,甑底和开水锅及湿莲叶接触是否密封不跑气。为了东大蒸饭口味纯正,米豆油等原材料必须是最佳的,莲叶不足我就高价选购武汉上等的莲叶来加工。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给甑内铺甑箅,在甑箅上铺好大莲叶,若莲叶小需再铺垫,直至铺严实不漏米。再用湿莲叶一张紧贴一张,挨着贴完内壁即可。尽可能不用笼布粘贴,以免影响蒸饭的口感。用盆、瓢或大铲将浸泡过的米豆平放到甑箅上,边倒边用不锈钢五股齿小筢子将湿米豆拨平打松散,不能有疙瘩。将100斤重的米豆同时倒完后,用扎气眼尖形铁杆子或竹棍均匀在米豆上扎30多个通气眼。用洗净后的莲叶对折呈扇字形、盖严顶部再盖严锅盖即可。为安全起见,锅盖上再压一块净砖或大石头。

大火连续蒸煮40----60分钟即可。在蒸煮米豆的同时,用大铁锅炼猪板油,另锅熬大料水。也可先将猪大骨敲碎冷水下锅,烧开后同熬大料,最后用铁勺除去浮沫备用。熬大料猪骨水约15----20斤,炼好猪油除去油渣外,全部备用。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擦净盛蒸饭的不锈钢大盛饭桶,用大铁铲或盆将甑箅内蒸熟米豆盛放到饭桶内,用不锈钢五股齿小筢子来回打散米豆,表面平整均匀。再将练好的熟猪油和熟菜油均匀倒进米豆内,用莲叶盖好,保持十来分钟,使油不断渗入到米豆内,让米豆充分吸收猪熟油。

同时,将大料锅内的猪骨头、大料渣用铁笊篱捞出倒掉,给熬好的大料水加入750克食盐混合。揭去莲叶,用扎气眼尖形铁杆子或竹棍均匀在米豆上扎30多个通气眼,将大料水均匀倒入米豆内,让米豆充分吸收水分。再盖上莲叶,吸收半小时左右。

回过头来,给烧水锅内注满水,以防烧干锅,使蒸饭焦糊。有人给锅内放块瓦片,通过声响确定锅内水的多少。给甑箅铺严莲叶,锅水烧开后重新用大铁铲、盆把不锈钢大盛饭桶内泡好的米豆铲入到甑箅上,用不锈钢五股齿小筢子来回打散米豆,边倒边打,直至盛完。再用扎气眼尖形铁杆子或擀面杖、竹棍等均匀在米豆上扎30多个通气孔,盖严莲叶,最后盖锅盖。为安全起见,锅盖上再压一块净砖或大石头。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大火烧开后,再连续烧20分钟熄火。为了第二天蒸饭保温,可在锅底再加两铲锨炭。细心聪慧吕莉莉对我讲:为了长时间保温,她选用棉门帘将大甑四周包裹紧,焖一夜后,第二天吃起蒸饭来,非常鲜美、诱人食欲,煎火可口。

四. 产品和销售

王建勃:东大蒸饭人吃后,口感绵软,光滑可口、耐饥唠口、粘拉丝、婵口,大人小孩食后都说“嫽札咧!”

东大蒸饭特性:营养全面均衡,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属长安东大、五星、滦镇等地方的特色小吃。东大蒸饭可以外卖、送人,除馈赠亲朋好友外,还冷藏包装邮寄、快递等方式派送给外地喜食者。我加工的蒸饭好吃,又加了十多个微信群,视频在抖音一发,西安、咸阳、渭南等地食客就赶来,专程选购我做的蒸饭。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近年来,除过农户葬埋人、三周年预约搭蒸饭外,我还利用各村过古会赶会加工蒸饭进行销售。一般村加工7---8甑(700----800斤) ,东大村能销售30多甑。我、妻子和雇工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做东大蒸饭要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操不尽的心。既要带原料,又要带器具,出外加工销售不容易!王建勃说:逢古会销售东大蒸饭都是煎热的,现售现吃,人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品尝,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吃完后再买上东大蒸饭捎带回家,让家人吃或赠送亲友。昔日,东大蒸饭都是用洗净的莲菜叶包裹送人,或者用碗或盆馈赠亲友,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风味。如今用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盛放。

东大蒸饭原先是秋收时节,三秋大忙农活紧张,特别是连阴雨天气,稻地湿滑,稻谷的收割、拉运、脱粒、晾晒等过程常需众人互相帮忙,为酬谢乡亲而精心制做上档次的饭食。

秋收咧,地种咧,稻谷晒干入柜(瓮) 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土地下放到户后,粮食大丰收。人们能吃饱肚子,打下好米,收获好豆,又兴起了做东大蒸饭的热潮。群众高兴,相互邀请,各村的十月古会又兴起来。

曹韵:人们走亲访友,欢聚一堂,共话丰收、庆贺新年。分享丰收喜悦,感谢党的好政策。用东大蒸饭招待客人,不用酒菜、不设上下席,人人盛一碗吃。平等无特殊,坐、圪蹴、站着吃皆可。人们围成一圈尝鲜,大口嘴嚼后吞食、狼吞虎咽、满嘴流油,煎蒸饭的热气、煎饭烫嘴哈出油香味,吃蒸饭场面营造出人人平等的热火场面,吃一口还想再吃一口、吃一碗还想再吃一碗。老年人常吃东大蒸饭,排泄好、利于预防干肠便秘等老年病。

张普寨:吃东大蒸饭,香!冒着热气,红艳滟的米豆,粘胶胶的、油香油香的气味直钻鼻孔,口水直淌、诱人食欲。尤其是荷叶的味道,散发着清香。“来!给我抄一碗!”一般人吃一碗可耐一天饥饿,身体好、饭量大的可吃二、三碗。老人忌讳不爱听“你的蒸饭锅冒气!”“啥时吃你的蒸饭?” ,意思老人快死咧、骂人的浑话。

散文:长安东大蒸饭(每小平)

十月会搭的蒸饭多,放到瓮里(以前没冰箱冷柜) 。秋冬天为了昼夜多打稻草帘子赚钱,没时间做饭,就把瓮里的蒸饭铲出来在锅里炒热,吃完后又忙着织草帘。

可能是因为蒸饭加工制做复杂,用料过多的缘故,人们吃蒸饭很稀罕。只有在抬埋人、三周年、十月古会才能吃上,在缺粮少吃的年代,更是稀罕(稀餐)。

以前过古会和过白事都是请村里有经验、搭蒸饭技术高的人,不像现在有专门制做加工者。马失前蹄的臭事也有:有人把锅烧干咧,蒸饭有焦糊、烟熏等不良气味;有人没密封严实,把热气跑散,第二天揭开锅盖,蒸饭没熟是夹生饭;一部分熟了另一部分是生的……此时人就胡猜想,是不是把故去先人没敬到、把哪位先人没请到等等臆测。


2021年6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长安   筢子   紫云   笊篱   大料   豇豆   粳米   莲叶   饭桶   锅盖   糯米   均匀   开水   散文   不锈钢   加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