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依依乡愁何处寻?当“故乡”从确切的地理名词,变成唤起内心柔软记忆的情愫时,一群人为梦想而来——复原和创造一个温暖而独特的山水田园生活空间,将土地和乡村的价值与美再度挖掘与呈现,重建人与人、与自然、与建筑、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安放身体和灵魂,迎来身心的回归。终南山下的长安唐村,是一个“温暖的故乡”,一处新的文旅体验地,一方每个人于心底的诗意梦想和生命的存放地。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实景拍摄

2020年10月30日,以“发现城乡IP之旅”为主题的天朗IP创意节,打开了“乡村振兴、城乡新生”的机遇,以“三产融合、三元共建”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长安探索”之路,以“在地文化、资源为底蕴,赋能农业文明,复原原乡精神”的理念,让长安唐村成为一个现代人能回得去的“新故乡IP”。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神禾原下,稻田金黄

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美丽乡村,打开城乡文旅新机遇。长安唐村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由农业农村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长安区委、区政府和天朗控股集团联手打造的乡村连片区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区,是西北首家中国农业公园共建单位、陕西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西安首批田园综合体之一,也是长安区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之一。以区域丰厚的人文历史和山水田园资源为依托,以“三产融合”为引领,以农文旅融合为带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植入等多种途径,打造世界级的乡村文化旅游胜地和世界级的新唐风文旅生活方式体验地,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寻根、传承和体验地,成为梦里田园的美好生活方式体验地。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2020年

长安唐村区域内的南堡寨村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

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也是西安市唯一上榜的乡村


让空间再生产,让文化再认同,在长安唐村的手笔下,“文化复兴构筑产业”是初心也是愿景。它基于现代人的乡愁渴望,在城市之外、终南山下打造这方38平方公里的现代田园地,是以文化复兴为核心,来溯源乡愁故土里的“精神文化IP”,通过空间规划和资源重整,尊重、复原、传承和创新在地的优秀人文基因,使其与新时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此重新发现和创造乡村价值。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南堡古寨乡愁记忆馆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南堡古寨三巡酒馆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南堡古寨唐小豆乡村图书馆

这里是东方涵养地,故乡生活场。

《全唐诗》中1000余首诗歌的创作和相关地在这里;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最具典型的代表区域在这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京畿城南之地在这里:山水田园风光秀美,寺庙道观林立,诗人名流在此诗酒唱和、流连忘返,儒释道文化在此交融……长安唐村,以浓厚的田园文化、人文历史底蕴,打造每个人心中诗酒田园、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场景。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终南山下悠悠稻田

这里是生态涵养地,自然能量场。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让农村的生态优势变成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本,这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长安唐村正是要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初心和美好田园生活的体验地。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沃野千里,一片麦田尽写“小江南”的诗意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恢复水田,再现桂花球稻米原产地风采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梅林密布,生态怡人,城市绿肺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再现十里蛤蟆滩胜景

乡村振兴的活力,来源于产业的兴旺发达,要让乡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

长安唐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依托区域资源现状、产业基础及文化底蕴,以艺术、文学、文博、农业、健康为核心驱动,构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因地制宜的结合区域产业资源和基础现状,整合创新,构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诗唐·花朝艺术民宿实景拍摄

“五大核心产业助推,农文旅产业创新模式”。

目前,长安唐村围绕“文博、文学、艺术、农业、健康”五大产业,已形成“一河、两园、四板块”的产业落位,并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南堡古寨荷染山房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南堡古寨开元风雅

创新“唐村模式”,探索“长安范本”,走出乡村振兴的“革新之路”。

走出多元化之路。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以“三元共建”的模式构建长安唐村的产业运营模式,聚合社会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三方合作,积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村庄产业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开展区域化连片治理,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以“乡村+”、“文化+”和“科技+”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项目区域内实施水稻种植

立体循环农业和产业订单合作

并以“两新田园”为标准打造稻花农园鳖稻虾工程

走出特色化之路。充分发挥资本引导和产业聚集能力,长安唐村在项目区域构建“大田种植+特色果蔬+特色花卉+特色养殖”四大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一村一品”乡土特色产业:相继推出长安桂花球米、花欲燃黄酒、鳖稻虾、百年老油坊、千年皂角树文创衍生品等特色农产品,以及订单农业的合作机制。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桂花球米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花欲燃黄酒

走出平台化之路。长安唐村构建综合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项目区域内的农业农村生态、柳青精神文化等各类资源,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综合业态。相继落地濛溪书局,堡寨小馆、唐小豆乡村图书馆、开元风雅等特色业态,提升农文旅产业聚合力,展现美丽乡村的独特风貌。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诗唐·花朝艺术民宿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诗唐·花朝艺术民宿内景实拍

长安唐村

用“新”点亮故乡

让“新”归于故里

以一颗初心

继续成为美好乡村的守望者和筑梦者

长安唐村:以乡村振兴的西安样板,打造“中国乡愁”新IP

△长安唐村实景拍摄

本文转载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长安   乡愁   乡村   初心   西安   样板   中国   田园   故乡   生态   区域   特色   农村   模式   产业   农业   文化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