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终结

王海东/文


那些渴望通过劳动获得救赎的教徒们,恐怕要绝望了。劳动已不是人的专利,以"劳动"定义人,已经过时了——另一个劳动狂——机器人诞生,正在全面取代人类的劳作;想必马克思也要修证自己的学说,否则人工智能挤进来,鸠占鹊巢,偷梁换柱成"新人"。或是像泰格马克那样,直接扩张生命,将之迎纳入进来。

如今,大行其道的人工智能,通过"算法"——理性的巅峰,任何有规律可循的都能程序化,便能在许多领域超越人类。随着"通用AI"愈加可期,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已不是希望,而是现实。

尤其是好逸恶劳的人类,趁机将劳动全部推卸给机器人;短期来看,是解放自己;长期而言,则是自我束缚,将沦为人工智能的奴隶,或者是某些操控AI者的奴隶。这个人性之恶,显然是无法阻止的,从此人类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自我奴役方式,也是全新的奴役他者的方式。

罪恶,即将换一副全新的面具登台。善,则被再次瓦解,陷入自我怀疑和消解的境地。伸向机器人的"咸猪手"违德吗?维护善的法律,也陷入泥淖,"奸污一个机器人犯罪吗?"或者"机器人杀人犯罪吗?如何定刑?"恶,则不断升级,强化,泛滥,凶猛地肆虐人间。而新的哲学却还未醒悟,无法为之正名。

人逾是从生活世界之中抽身出来,摆脱各种事务,不愿劳作,渴望享乐,就逾是远离自身,走向自己的对立——物化为享乐的机器。一切劳作皆可交由机器人,即便是性爱亦可交由机器人,所爱者不过是理想的机器人而已。文学艺术等精神创作,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机器人能代劳;就连神圣的祈祷、念经和忏悔,同样可由机器人代劳,故而最为独特的神秘体验也消逝了。

瞬间,人的意义大大缩水;没有"劳动"的"人"还是人吗?没有了劳作之苦,也就没有了实践哲学的真义。一个空壳的"劳动",不过是一架无人驾驶的飞机罢了。

没有经验和人的劳作,不过是空洞的"劳动",犹如干瘪的气球。无法连通"世俗生活"与"神圣世界"。

劳动可以革新,消除苦难,但不能消除自身,不能无限地脱水。我们需要给予劳动更新的意义,使其脱胎换骨。寻找人类必不可少的劳动,从而确立自救的基石。

无疑原有的"劳动"已经终结。"人"也须革新,新的时代正式到来。

若不拯救劳动,就无法拯救人。若不解放"劳动",也就无法解放"人"。新的时代,仍旧局促在就的观念里,无法前行。


2021年1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鸠占鹊巢   马克思   泥淖   偷梁换柱   人工智能   奴隶   机器人   神圣   哲学   意义   人类   机器   自我   方式   时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