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最有文才的皇帝


第一名: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文才爆棚,没有争议。请看他写的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诗词,千古绝唱了。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已经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煜的遗憾是历史上的一名亡国皇帝。但那又怎样?伟大诗人的历史意义,远超过狗屁倒灶、身不由己的皇帝好不好?

第二名: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就是被满清诬陷为“蟋蟀皇帝”的那一位。如果不是有一个李煜的才气太能穿越时空了,他原本可得第一名。他是古代皇帝一流的画家,书画艺术成就不输于赵佶同志。此人智商高得吓人,从小就是神童。8岁的时候,他开始上学。第一天老师教的课文,他第二天就能背出来。

要命的是他能文能武。先说武的,他曾亲自指挥喜峰口对蒙古战斗,敌兵冲来时,他还亲自射杀3名前锋,最终此战完胜。这不是重点,讲皇帝的才情还是要讲文的方面。他诗赋棋琴书画,无一不精通,其中尤以书画成就最大。他的绘画得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得造化之妙,以恢复两宋画院的盛况为目标,引领一代艺术风潮。

这就要说到一个时代背景。宋朝书画艺术达到一个历史高峰,但宋被一个文化落后的蒙元给干掉了,中华文脉也就断掉了。因此,明朝建立后,一个最大的精神动力就是重塑唐宋的文化艺术圣殿。朱瞻基的曾祖父朱元璋、祖父朱棣都是武夫,没有什么文化,父亲朱高炽当皇帝的时间又太短,又没有多少艺术细胞。到了朱瞻基接班时,“文化大明”的重任就落到他肩上。由于朱瞻基的带动,“文化大明”工程启动。由于他悟性高,一下子就将书画艺术推高了一个小高峰。所以几十年后,“江南四大才子”和吴承恩、冯梦龙、李梦阳、解缙等也不好意思不努力,便让明朝取得了眼花缭乱的文化艺术成就。

朱瞻基智商高,有才气,情商也不错。他当政时君臣关系相当地好。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书画、诗文送给大臣。他的缺点就是兴趣爱好广泛,有点贪玩,干什么事都能做得相当出色,没有在某一方面专攻。但饶是如此,他的画作达到的艺术高度,还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而且,他治理国家的能力也一流,与他父亲一起创造了“仁宣之治”(“仁宣之治”,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他)。

第三名:宋徽宗赵佶

赵佶也是一个全能型才子,但他的能主要还是在文的一面。赵佶的书画确实不错,诗文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赵佶在位时,适逢宋朝文学艺术积累,达到了“文化大宋”的历史高峰,人才辈出,优秀作品惊天地,泣鬼神。后人总结说,他喜欢书画,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赵佶在书法艺术上独书一帜,创造了“瘦金体”。

但是,赵佶在治国上就比较差了,基本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定义。他任用了糊涂虫孙傅当兵部尚书,宋朝与金朝大战在即,孙傅却寄希望于江湖骗子郭京“六甲法”和“毗沙门天王法”破敌。结果,1126年八月,金兵攻破宋朝首都汴京,赵佶做了金人的俘虏。此为中国历史上太丢人的“靖康之耻”。

第四名:武则天武曌

由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帝,让很多男人对她不服,就有点太埋汰她了。武则天能够取得成功,拥有才情是她的重要法宝。唐太宗李世民时,册封她为“才人”,肯定不是她的美色对李世民有什么吸引力。后来李世民儿子李治与她勾搭起来,不顾礼教非她不可,也是她的才情起了关键作用。李世民死后,后宫被发配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当了皇帝的唐高宗李治差点都把她忘了。这时,她的一首题曾《如意娘》诗传到李治那儿去了。她是这样写的: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此有才气的文艺女,也太难得了点吧。李治不由分说,将她从感业寺接出来。在后宫,宫庭斗争相当残酷,但武则天却成功斗下别人,升为皇后。重点她能替李治分忧。那些大政方针、朝廷奏章什么的,她可以替李治出主意,也可代拟圣旨。这样的贤内助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李治去逝后,武则天对皇帝号令天下的神权已经上瘾了,就想一个人独断朝政,这样连儿子也不放过。她就凭着一个女人的才智,坚决打击反对她的男权主义者,干脆将大唐政治翻了个底朝天,发动不流血政变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将唐朝改成周朝。武周时虽有任用酷吏的政治错误,但她知人善任,导致“君子满朝”,有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她一手栽培起来的。在她的治理下,史家评述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举措是“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这些举措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

武则天本人除了是一个优秀女诗人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书法家。她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在书法界,飞白书是很难掌握一种书法艺术,她撰写的缑山升仙太子庙的碑文,论家认为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飞白体的碑额“升仙太子之碑”6字,笔划中丝丝露白,极为高雅。

武则天又是文字造字爱好者。她另有名叫武媚,是李治给她取的,她自己给自己定名武曌,其中的“曌”就是她创造的。她一共创造了19个新字。除“曌”之外,还有囝、囡等,另外卍字符,是她定的音,读“万”。她的文字创造叫做“则天文字”,多数字被后世抵制,未能延用,却被日韩学了过去。现在有些日本人取名还用到“则天文字”。

李敬业造武则天的反,大诗人骆宾王写了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传到武则天那儿。此文大骂则天“秽乱春宫”“狐媚偏能惑主”,诘问“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则天非但不是勃然大怒,反而嗔怪宰相:“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据传,李敬业兵败后,武则天并无刻意追杀骆宾王。骆宾王后来削发为僧。武则天与骆宾王这则故事表明,武则天不仅自己很有才华,而且相当惜才。她还重用另一才女上官婉儿。唐朝诗歌大兴,与上官婉儿酷爱举办诗歌活动很有关系。而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却因为当年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而死。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世仇。但上官婉儿长大成人并拥有权势后却对武则天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第五名: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祖传功底深厚。萧衍也是一名神童级的人物,从小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如果不去当什么劳什子皇帝,他应是一个更也不起的文学家。当时的天下名士沈约、谢朓、范云等人,是他的老友鬼鬼,他与他们合称“竟陵八友”。不过,他的诗也已经相当地有造诣了。“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这篇《襄阳蹋铜蹄歌》就是他留下的杰作。

萧衍尊佛。在他当政时,佛学大兴,佛教经典得到大大提升。他更喜欢研究经学和史学。亲自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200多卷。他认为《汉书》等写得太烂,自己编撰《通史》,曾夸下海口:“书若成,众史皆废。”可惜南北朝战乱频仍,他的梁朝传到二世而亡,他的著作也大多在战乱中佚失了。

萧衍宅心仁厚,对自己的大臣特别宽容。那是一个谁都想造反当皇帝的年代,每有大臣造他的反,他就总是含着泪做思想教育工作,苦口婆心劝人家回头是岸,不愿轻易杀掉。他能够活得86岁,恐怕也与他的心胸有关。

这名老同志38岁才当皇帝,在位47年。他打仗也有一手,曾在贤首山大败北魏军。代齐建梁后,他成为非常节俭的皇帝,帽子戴三年不换,被子要用两年。起早贪黑,从不讲究吃穿,吃饭以蔬菜和豆类为主,常一天只用一餐,饿了的时候,一碗粥也行。不过,萧衍晚年发生侯景之乱是他一生的政治败笔。他原本应当更高寿一些。由于战乱,他是被活活饿死的。

除了文学、经学、史学外,萧衍也爱好广泛,也是音乐、绘画、书法、棋艺高手。

第六名: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尤其爱好音乐。他可称作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创始人,挑选了优秀的乐师300人和数百能歌善舞的宫女组成皇家乐团。该乐团总在梨园排练,所以,梨园成为我国音乐界的神圣名词。排练中,李隆基常亲自担任指挥,高兴起来,还亲自为乐队打羯鼓。由于他这样酷爱音乐,唐朝的音乐歌舞艺术成就斐然,李龟年、雷海青、张野狐等著名音乐家对我国音乐发展做出重要历史贡献。

有唐一朝最大的名片是唐诗。那时,诗与歌一家,优秀的诗篇是要拿来传唱的。李隆基推动了音乐发展,也对唐诗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

李隆基有不错的治国能力。他走上大唐政治舞台,首先是成功发动“唐隆政变”上台,然后任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贤能之人当宰相,创造了“开元盛世”。宋璟、张九龄等,都是不错的诗人。唐朝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也属于这一时时期。

但李隆基同志虎头蛇尾。“开元盛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却又在他的任期自我放松,重用奸臣,政治腐败,闹出了“安史之乱”的大灾难。由于“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李隆基的一生变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苦水的矛盾结合体。

第七名:魏文帝曹丕

三国时,曹操一家出了3名诗人,分别是曹操、曹植和曹丕。曹操的儿子中,曹植更有诗文才情一些,能玩“七步诗”,但曹丕诗艺虽不如弟弟曹植,但也不是泛泛之辈。曹丕更厉害之处是在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研究上。他写了一部专著叫《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现今只有《自叙》、《论文》两篇完整流传下来。其中《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为开山之作。他首提“建安七子”之说,让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7人得到文学史上的高度重视。他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对今天和以后的文学创作都有指导意义,是能够穿透千万年的文学指导天书。他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到如今,何尝不是如此呢?

曹丕还干了一个惊天的事,就是创造七言体诗。七言诗未必他最早,但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就是他的名作《燕歌行》。《燕歌行》有两首,里面有今天仍朗朗上口的“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仰看星月观云间”等句。

曹丕当皇帝只当了6年。在他主政时,确立比较规范的九品中正制,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又将蜀汉打得有点懵圈。总之,魏国在他治下,国力明显增强,版图不断扩大。他39岁就英年早逝。不然,司马氏家族未必能篡魏建晋。

第八名:梁元帝萧绎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一个说法。萧绎是大才子皇帝萧衍的第7个儿子,绘画、诗文都是南北朝的上品。萧绎酷爱绘画,主要兴趣是佛画、鹿鹤、景物写生,在皇帝一族中,他当真技巧全面,与赵佶、朱瞻基等同志可有一比。他对外国人尤其感到有有意思,画出的域外人形貌总是非常传神,堪称一绝。

“妖童媛女,荡舟心语;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萧绎的《采莲赋》。赋这种艺术形式,在秦汉最流行。宋词是在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古诗,统称“诗词歌赋”,赋的歌味更浓些。

萧绎也是理论家,写了大量学术著作,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江州记》、《职贡图》等。另外还著有《金楼子》一书,也是我国古代重要文论史著作。

但萧绎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只当了两年皇帝,他的梁朝就玩完了。

萧绎也是一生读书不倦。但国家败亡,让他发出“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的感叹。一怒之下,竟将一生收集的14多万卷图书烧而光,为我国留下令人痛心的历史遗憾。

第九名:隋炀帝杨广

杨广的智商极高,也有些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他真是优秀诗人。“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这是《饮马长城窟行》开篇。“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是杨广版《春江花月夜》。

隋朝的科举制,都说是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搞出来的,但实际上真正的操盘手正是杨广。这一科举制,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末,达1300年之久。

杨广在任扬州总管时,就对整理典籍产生浓厚兴趣。此后,他一生喜欢编写书籍。在位近20年中,他组织文人编写了书籍130部共1.7万多卷。其中编写的《长洲玉镜》400卷,和《区宇图志》1200卷。《长洲玉镜》是类书,《区宇图志》是一部综合地图、地志的内容和体例的地理总志。

杨广崇敬儒教与孔子,兴办学校,还大建图书馆,藏书多达37万余卷。

杨广在皇帝任内还干了其他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如修建大运河、南北统一、东征西讨(拓展拓展疆域)、颁《大业律》、改官制等。但是,杨广的情商有点问题,最终导致大民变,原本好端端的隋,让他彻底搞崩溃了。可怜的杨广,还死在他信任的宠臣宇文化及手中。

第十名: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是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是又一个文武双全的猛人,智力超群。他11岁时就跟父亲到处打仗,真不知道他哪来的时间在文学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显然,他是不用太多用功就能胜人一筹的人。在军事上,他善于谋略,是父亲李克用的一级谋士。李克用曾被另一个军阀朱全忠打得喘不过气来,是他让父亲重振作起来,最终没被朱全忠消灭。父亲死后,他打败了朱全忠、刘仁恭、契丹兵等,硬是从战乱建立起自己的后唐王朝。

李存勖喜欢音律、戏剧,当了皇帝后更喜欢与伶人一起玩。他时常和伶人们一起演戏,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李天下”。

李存勖写出来的词绝对一流。比如“一叶落,搴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往事思量著。”(《一叶落》)又比如“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忆别伊时,和泪出梦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忆仙姿》)

李存勖当皇帝后,犯了致使错误是轻率让伶人做高官,又让他喜欢的文人过分压制武将,又对功臣郭崇韬、李嗣源乱猜忌。他提拔伶人,但伶人却多是坑皇帝的坏东西。伶人之一的郭从谦被他升职为亲军指挥使,竟在他亲自领军镇守汜水关时发动叛乱,将他乱箭射死。或许就是李存勖太爱与伶人演戏了,导致他在伶人面前有失威严吧。戏里戏外,一切都弄混了。但这也说明,李存勖在戏剧艺术中太投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开元   皇帝   飞白   文才   宋朝   诗文   战乱   唐朝   上官   诗人   父亲   政治   艺术   喜欢   文化   旅游   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