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武力排名

  《荡寇志》由于是《水浒传》的续书,因此,水浒中人物的武力定位在本文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但由于两书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水浒人物在《荡寇志》中武力被拔高、降低的情况不少,且水浒本身的武力排名亦有争议,为免混淆,本人首先将梁山人物的武力按照《荡寇志》中的描写作一个粗略的等级定位,因为是以《荡寇志》的描写来划分,所以难免会与各位心目的梁山人物武力排名有不同之处。

  

  第一高手:卢俊义

  

  五虎级别: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鲁智深、武松、李逵

  

  八骠级别:花荣、徐宁、杨志、张清、索超、史进、孙立、刘唐、李应、扈三娘

  

  小彪级别:杨雄、石秀、黄信、宣赞、郝思文、朱仝、雷横、单廷珪、魏定国、欧鹏、燕顺、韩滔、彭玘、杨林、邓飞、马麟

  (以上各档次内排名不分先后)

  

  由梁山人物的武力对照,评出五虎级别战将25名:颜树德、云天彪、陈希真、韦扬隐、高梁、召忻、陶震霆、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闻达、王进、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金成英、陈丽卿、程子明、胡春、李宗汤、张伯奋、张仲熊、梁横、王天霸。

  

  第一颜树德:颜树德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仗,就是他六亲不认,力拼四百回合(创下本书单挑回合数最高记录),一刀砍了自己的表弟霹雳火秦明,秦明由于在水浒中曾二十合完败于史文恭,其武力一直让人诟病,有人甚至认为他不配为五虎将,史文恭二十回合击败的人,颜树德要四百回合才能杀死(还要任森从旁相助,镇住其上三部),表面看来似乎颜树德也没什么了不起,实则不然。在荡寇志中,秦明完全代表了五虎将的平均水平,和鲁智深、武松战平手的风会,秦明对上了仍旧是个平手,其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而书中借燕顺之口,描述“秦兄又说此人(颜)武艺端的在他之上”——(这是书中唯一明确表明某员将官的武艺在某五虎将之上)——“秦见与这颜树德同处家乡时,村上有两铁鼓,各重千余斤。秦兄两手擎得起,却不能行走;那树德却高擎两个铁鼓.奔走百余步”,颜树德的力气比秦明大是肯定的了,而以秦明的脾气,能承认别人的武艺“端的在他之上”,这说明颜树德的武力至少有超越五虎将平均值的水平。

  

  仅凭颜秦之战,还不足以让颜树德坐上武评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但他接下来的一个战例就超牛了——在第五十九回抢夺二关的战斗中,“树德在关中轮一口大刀 ,从烈焰飞烟之内,酣战卢俊义、徐宁、张清。”那卢俊义是什么人?棍棒天下无双的梁山第一高手!向来只有他以一敌众,这里却和他人一起围攻颜树德,而徐宁、张清二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拥有绝对的八骠水平(《荡》中张清的枪法有很大的提高),三人合力,颜树德居然没有丝毫败退的迹象!这很有吕布虎牢关力战三英和沙加在沙罗双树园独对撒加、卡妙、修罗的味道,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朝廷大胜,梁山二关丢失,三人气势有挫,实力应该要打些折扣,不然颜树德的本事该捧上天去了。但饶是如此,通过这一战,颜树德第一的位置,无可动摇!

  

  第二云天彪:俞万春笔下“关二哥”的化身,塑造出来就是为了与另一个“关二哥”关胜作对的,一合KO秒杀杨春,“转使神威”,大战狄雷、武松二人联手。斗关胜两次平手,斗呼延灼时也有“呼延灼本领原敌得过”的语句,追杀逃跑中的李应,典型的五虎级水平。本来后面很多战将武力也不输于他,把他放到这里的原因——和关胜在梁山的排名一样,沾了关武圣的光,俞万春是不会让笔下的关羽化身输于任何一场单挑。

  

  第三陈希真:施公笔下有关胜、林冲这对“小关张”,老俞也不甘示弱,写了用青龙刀的云天彪,又让男一号陈希真使上了丈八蛇矛。陈道子平时道士打扮,岂知武艺也是极高,调教出一个武艺超群的女儿不说,自己数次和林冲交手都是平手,再加上赛吴用的头脑,欺公孙的道术,胜宋江的统率能力,这样一个恐怖的“多媒体”,排第三理所当然。

  

  第 四韦扬隐:虽然同在一个上司帐下的颜树德拥有武力第一的地位,我们的韦将军依旧展示了他超强上午实力,出场与金成英联手杀董平虽甚不光彩,但联手前的单挑也足以奠定他五虎级别的地位,与卢俊义一战更牛,居然险些一枪刺着卢!想想卢员外那天下无双的本领,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尽管当时卢俊义有被李宗汤的弓箭所慑这一不利因素,但也证明了韦扬隐超强的攻击力。独斗李应、张清、徐宁三人,“一枝龙舌枪,神出鬼没,架住三人”,虽比不得颜树德斗卢、徐、张三人的“酣战”,但排在这里,仍嫌屈就了,若不是前面两人一个是武圣化身,一个是统率、智谋、道术、武力多媒体,便排第二,也不过分。

  

  第五高梁、召忻:俞万春是民团出身,因此对地主武装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把攻破祝家庄的孙立、石秀残杀泄愤不说,还塑造了不少民团中的牛人,召村的这两口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召忻与鲁智深、武松先后斗了一百余合,又酣战林冲,高梁就更厉害了,独斗林鲁武三人而不败!幸亏林鲁武三人当时体力有极大的损耗,不然这高梁的武力就该比颜树德还强了,由于高梁的还有放飞刀的绝技,书上又明确说她比召忻厉害,更兼召忻有和鲁智深战后不敌武松这一污点,所以高梁在召忻之前。

  

  第六陶震霆、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荡》中朝廷将官是雷部正神下凡,自然少不了“邓辛张陶、庞刘毕苟”这八大姓氏。邓辛张陶作为一个组合,武力相差不大,都有五虎的实力,在这里本人将陶震霆排在最前,是因为他有着超时空先进武器——火枪,也是面对张清的石子表现最佳的一个(另外三人面对飞石或躲或挡,他却能击打回去),邓宗弼因为有迅速砍落秦明马头,斗呼延灼的同时还能顺手干掉助战的李云这两个亮点排第二,辛从忠在占尽便宜的情况下飞标杀呼延灼排第三,张应雷虽有生擒韩滔的战绩,但并无多大出彩之处,且面对张清飞石表现最差(张清那一石自己打高了些,不然可打中其头盔),故而垫底。

  第七闻达、王进:两个在水浒传中就有的狠角色!闻达一出场,就以救星的姿态支援官军,连败拥有八骠实力的呼延绰、索超(索超原是大名府将官,看他为了梁中书,夺去卢俊义手中的棍棒,感觉还是很念旧情的,不知道在闻达这个老上司面前有没有放水?)拖刀计连擒单廷珪、魏定国,简直就是关胜的又一翻版!(谁叫两人都是“大刀”……),车轮战中最后一个斗武松,硬是把一个有着“天字第一号神力”的武二郎累得力尽而死,说他武力相当于关胜并不算抬高。王进作为史进的师父,五虎的实力肯定是少不了的,作为原八十万禁军教头,作者拿他出来就是为了和林冲相对,两人斗两百个回合不分胜负,可以说他的武力相当于林冲,不过在《荡》中他似乎比林冲还要厉害一点——那张嘴比林冲厉害多了。

  第八风会、庞毅、哈兰生:这三人在“呼延灼力杀四门”的时候都曾与呼延灼交过手,皆以四十合平的结果收场,风会和秦明、鲁智深、武松连斗三日都是平手,庞毅一出场就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翻版黄忠?)独臂拉猪婆龙,老俞写这个摆明了就是和拔柳的鲁智深作对,斗鲁智深平,斗武松平,七十余合胜刘唐,第二次交手三十余合拖刀擒刘唐,战绩颇丰。哈兰生天生神力,一铜人震伤李逵左臂——大家都知道,李逵是个凭蛮力打仗的莽汉,招数上连焦挺都打不过,只因力气大,下手狠,才能成为梁山上的重量级战将,而哈兰生能够直接在李逵的长处上将其击败,足见其力量之大。一铜人得杨志手筋振动,独斗宣郝二将占上风,生擒宣赞,大战史进并合力擒之——这里史进的武力是被拨高了的,用有绝对的八骠实力,根据当时的描写,史进的长处是“法门纯熟”,但哈兰生的铜人也有“一十三种解数”,实力高史进一筹,力量加上招式,哈兰生当之无愧五虎级别。

  第九唐猛:水浒中武松打虎一段写得十分精彩,为了与水浒作对,老俞也写了唐猛打豹与之相对,而且处处都当唐猛压武松一头——武松打的是只普通的老虎,唐猛打的却是只刀枪不入的神豹,武松打死一只虎,累得精疲力尽,唐猛却曾生擒两只老虎并不费力,照这样看唐猛似乎比武松强得多,可实际一交手,仍然只是个平手,看来老俞也知道武行者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不敢真让人单挑将武松打败。观唐猛的战绩,似乎特别喜欢和别人联手欺负人,斗武松如是,捉李俊如是,擒李逵亦如是,少有单人打败对方上将的战例,就凭这一点,貌似“压过”武松的唐猛,也就只有排在这里了。

  

  第十金成英:战董平七十余合未分胜败,从鲍旭、焦挺上前相助董平来看,金成英应该是略微占了一点上风,能够手托千斤闸,这份力气可不小,与韦扬隐联手杀了董平,其余没什么好说的。

  第十一陈丽卿:老俞年轻时的暗恋对象,所得到的笔墨最多,战绩也是最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四十合杀得“武艺不低似孙立”的石秀“抵敌不住”,杨雄上前相助,“兀是遮拦多攻取少”,武艺确实非同小可,一箭射死水浒第一神箭手花荣,生擒郭盛、黄信、王英、孙二娘,夜战扈三娘一百八十余合,扼死扈三娘(此处扈三娘武力有较大提升,估计是丈夫死后化悲痛为力量吧^_^)最大的一个污点是与谢德、娄熊一起狠斗鲁智深,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被鲁智深一杖打翻谢德,由此可见比之鲁智深还是略有不如。

 

  第十二程子明、胡春:为了不失朝廷“威风”,老俞给高俅的手下也安排了两员虎将。程子明一枪刺伤八骠之首的花荣,胡春三次与林冲斗平并让林冲心中“暗自称奇”,这两人都拥有了绝对的五虎级别的实力,可惜战例太少,排在这里,委屈两员勇将了。

  第十三张伯奋、张仲熊:张叔夜的两个儿子,这俩小子打架很像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兄弟打法”——“我们兄弟一体,打一个是两个一起上,打一百个还是两个一起上!”车轮战打得鲁智深中了疯魔,联手斗最后死拼的卢俊义一百三十余合平手,从其余众将都要求助战的情况来看,当时卢俊义以一敌二占了一定的上风。(张叔夜语:“娃儿,平时叫你们多练功你们就是不听,还是看老爹的吧!”众将拭目以待:“耶!老大要亲自出手了!”张大帅悠闲地拉开弓,瞄准卢俊义,众将倒……)

  第十四李宗汤:相比搭档韦扬隐,李宗汤的战绩可少了点,斩童猛,射罗富,砍彭贵,杀的都是不入流的人物,不过他的亮点还是有:李成四十余合才击败的燕顺被他迅速生擒,保着徐槐到梁山去“训话”,镇得梁山一众头领不敢下手杀徐槐(不过他也该庆幸当时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火暴脾气的人不在山寨),一箭射穿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挺纳闷当时留守梁山的头领为什么不把徐槐给做了,合卢俊义、李应、徐宁、张清的其他一干头领喽罗,还搞不定一个李宗汤?)

  第十五梁横:看《荡寇志》比较郁闷的就是随便在某个地方拉个阿猫阿狗出来都能与梁山上的五虎将一争长短。这梁横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身为曹州都监,和林冲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刘唐、杜迁上前夹攻他居然“手中尚可招架”。本以为他还真是个比林冲还牛的人,但其副将一上前助战就漏了他的底,“又战四十余合”,林冲先后将他的两员副将挑死,三对三的捉对厮杀中,作为梁横对手的林冲居然还有闲暇干掉他的副将,再结合两人交手前的对话,不难看出,林冲一开始就没出全力。

  第十六王天霸:《荡寇志》中不少人都是大力士:张应雷的铜刘五十斤,陶震霆的枣瓜锤各三十斤,庞毅的大斩刀六十多斤,唐猛的铜刘六十五斤,颜树德的大刀七十二斤,哈兰生的铜人七十五斤,其中最牛的是王天霸的笔撵挝,八十斤!都赶得上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了。兵器既是最重的,兵器的主人也应非等闲之辈,不过这位“小将王天霸”,实在没什么出彩的战绩,杀狄雷是与栾廷玉联手,打折燕顺的朴刀头居然还能让燕顺抽出腰刀抵挡,最后为救陈丽卿力战鲁智深、武松、李逵,死于乱军之中,其实力颇值得怀疑,但瞧在那八十斤的笔撵重挝的份上,让他在五虎级战将里垫个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李逵   梁山   将官   副将   战例   高梁   头领   战将   武艺   水浒   战绩   级别   实力   呼延   人物   旅游   武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