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三亚吃海鲜遭遇宰客,敢闹事就“走不掉”?

退役军人三亚吃海鲜遭遇宰客,敢闹事就“走不掉”?

乔志峰

退役军人三亚吃海鲜遭遇宰客,服务员:不要闹事,不然走不掉。

退役军人三亚吃海鲜遭遇宰客,敢闹事就“走不掉”?

4月9日,海南三亚。宁波游客称在景区饭店内点份海胆蒸蛋却没见到海胆,澳洲龙虾也被调包,共消费2427.6元。李先生称因为当过兵,凡事要讲理,便与店方理论。过程中,有服务员好心告知其不要闹事,不然走不掉。李先生因受惊立即报警后被警察送至酒店。据李先生称: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4月10日青岛广电点时新闻)

海胆蒸蛋却没见到海胆,肯定属于偷工减料、忽悠消费者,涉嫌消费欺诈。

有个老笑话大家都耳熟能详——

去饭店吃饭,要了份鱼翅炒饭,用筷子翻了三遍没找到鱼翅,忍不住大喊道:“谁告诉我鱼翅在哪里?”五秒后,膘肥体壮的厨师走出来,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叫鱼翅……”

鱼翅炒饭没鱼翅,海胆蒸蛋无海胆,笑话里的事儿,有了现实版。难道,这家饭店的厨师或老板的名字叫“海胆”?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海胆、海胆,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为“胆子很大很肥”的意思。看这家店的做派,还真有几分“海胆”的意味哩。

笑话里的事儿,令人忍俊不禁,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可现实里的事儿,却并没有那般轻松,而是暗藏凶险。被坑了被欺负了,你还不许提出异议,否则你就走不掉!

服务员是“内部人”,当然了解内幕。她的好心提醒,折射出涉事饭店之“强大”。锣鼓听声、听话听音,由此也似乎透露出某些信息——之前,可能真的出现过乘客挨宰后心有不甘、愤而维权,结果却“走不掉”了。如果真有类似事例,那么最终是如何收场的呢?

出去旅个游,本来是为了休闲放松,谁知道处处陷阱、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就被坑,稍不留意就挨宰。被坑害了,你还不许吱声,以免遭受更大的打击和伤害,甚至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钱包受伤倒在其次,人要有点三长两短,就不值当了。

有些店家,明目张胆坑游客,咋就这么嚣张呢?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如此“黑店”是怎么炼成的?

三亚旅游领域闹出轰动全国的负面新闻,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了。媒体曝光一大把,隔三差五能看到,网上一查更多,甚至还出现了专门针对三亚的“旅游攻略”。

宰客现象泛滥,连行业内部人士都看不下去了。2018年,三亚第一市场近30家商铺集体停业,在各自门店拉横幅,抵制拉客、宰客、欺客现象。其中一位商家称:“实在看不下去了,太影响三亚的形象了,一些恶性商家加工费比海鲜费还贵。”这次若是不解决,他们就计划“回家,不干了”。现在看来,宰客欺客问题似乎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就给三亚贴标签,认为三亚怎么怎么了。毕竟,宰客欺客是旅游领域较为常见的现象,不止是三亚,其他很多城市和地方,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并且,开店的老板,也不一定就是三亚本地人。有些地方从事旅游服务的,很多都是外来人员。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有一则与三亚旅游有关的新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三亚市工商局与三亚市旅游警察联合查处了三亚凤凰侨源海鲜饭店和三亚凤凰鑫城渔家餐厅。这两家海鲜店为了挣取高额利润,在给客人选购海鲜过称时,趁消费者不注意调高电子秤重量的换算率。三亚市工商局对这两家“欺客宰客”的海鲜店实行“一次性死亡”,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

由此可见,三亚对旅游违规违法行为其实一直都是在严厉打击的。只不过,相关痼疾过于顽固,打一打收敛一点,稍有放松便死灰复燃。

直接对店家实行“一次性死亡”,是否有点狠?是否应该给店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实际上,“欺客宰客”是非常严重的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店家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才是严格依法办事,真正拿出了执法的力度。

如果三亚总能保持这样的执法监管力度,让更多欺客宰客的店家“一次性死亡”,必然能够起到强大的警示作用,更好地规范商家的行为,推动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海胆   旅游   鱼翅   凤凰   店家   炒饭   厨师   海鲜   服务员   军人   事儿   饭店   现象   消费者   商家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