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女儿小时候

文/徐君


女儿生出来,母亲忙把她的小孙女用衣服包好,放在一个撮箕里,挂在杆秤钩上一称,六斤四两,不轻不重,一家人都欢喜。

坚强的老婆,在1995年,就在农村家里顺利的产下了女儿。小女儿躺在撮箕里,睁着小小的大眼睛,打量着陌生的世界,发不出什么声音,还不如一只小狗,可以汪汪的叫。不会像小狗叫的小女儿全家人争着依次抱了抱。

一个只知道吃的小家伙,把她抱在怀里,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其实她很快就长大了。 几个月后的一个傍晚,她坐在座座背兜里,老婆背着她从沟里到坡上父母家去,路过一片竹林时,女儿"爸—爸———"的大叫。看到密密麻麻的竹叶,惊讶不已的女儿发出天籁之音。

散文:女儿小时候

生了女儿只有二十八天,爱人就开始去办幼儿园,女儿只能放在她婆婆家。每天上午11点,母亲就抱着她到幼儿园吃一次奶。到了幼儿园,还不会说话的女儿大口大口的吮吸着奶,眼睛骨碌碌的盯着她妈,仿佛在说你这么大天又到哪里去了,终于又找到你了。

女儿小时候生病,齐福街上的药没有效果,常常要到岳池妇幼保健院找一个姓唐的女医生。现在已经难得见到这么有职业道德的医生了。每次我们把女儿的药拿好了,唐医生叫我们又拿回她的办公室,她会将药看一下,把有些用不着那么大剂量的,掰一些扔掉,让人佩服不已。而且药划价下来也让人叹服不已,有时看到女儿高烧不已,包车到岳池车费八十元,而药费才一角钱,甚至怀疑医生算错没有!女儿小时候经常生病经常吃药,除了打预防针,从未打过针输过液,这又让人有点叹服不已。

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长大,让父母看着她长大。我们没有把她当宝贝,至少家里没有固定一个人带她。有时我无法带她,老婆要到幼儿园,父母要忙农村的活,几个月大的女儿就只能坐在摇篮或萝篼里,放在同住一条街的她舅公家,由已经有七十好几的她的外曾祖母看到,等我们空了去抱回来。

散文:女儿小时候

等她能够走路了,基本上就每天跟着老婆到幼儿园度过了她幼小的时光。女儿那时虽然只有一岁多,却对老婆说,妈妈,在家里我喊你妈妈,在幼儿园喊你唐老师哈!女儿毕竟小,就像电视转频道,有时转不过来。女儿在幼儿园有时一喊她妈,开口习惯喊妈妈,又觉得该喊唐老师,就喊成了妈妈唐老师。有时开口喊唐老师,心里又念着妈妈,就喊成了唐老师妈妈。

后来女儿稍微大一点,中午我与老婆离家上班时,有时她还在午睡,我们就给在楼下理发的她三姨说一下,叫她三姨估计到时间到楼上在她醒来时抱下来顺便看到下。一次,她三姨时间没有估计准,醒来的女儿站在窗子边,不断的喊住在街对面的她婶子,蔡宝宝,蔡宝宝,快来抱我。那时候女儿只有一岁多,还不知道打开门下楼,她三姨听到她的呼喊,跑到楼上一看,没有窗台高的女儿,自己找一根小凳子站在上面,不断的喊,并没有因为我们走了而哭泣,也没有一丝害怕。

反而长大了对我们越来越依恋。女儿断了奶有两岁多点,我们不时把她送到她外婆家伍家河村上面耍几天。离开我们的女儿,每天一到了傍晚,就找一根小板凳坐在外婆家门口,望着我们去时路的方向,希望我们去接她回家。女儿不管在外婆家婆婆家,只要能看到爸爸妈妈,可能就感觉是家。

散文:女儿小时候

再大点,三岁多一点,女儿就可以下楼到几百米外的馆子为全家买回包子馒头了。1998年我的生日,在楼下的馆子办席,我们要照顾几十桌客人,根本没有管她。女儿看到我们忙,给我们包了几坨酥肉回家给我们吃。老婆问她在哪里吃的饭,女儿说在馆子里,在蔡清清家吃的。小不更事的女儿,没有人给她说,她怎么知道她爸爸我的生日呢!

就在那年夏天一个晚上,我与老婆都在打麻将,女儿与街上的小孩一起玩。我们一边打麻将一边顺便看到她。打到打到,女儿消失在了视线之外,我们忙扔掉麻将找她。找到街的尽头,才发现女儿蹲在修车的朱师傅店前,津津有味的看修车。

有一次母亲把女儿带到沟里坡上去玩,母亲一边打理地里的蔬菜,一边让女儿在地边玩。后来母亲养的花狗也来到地里,花狗其实很通人性,就用嘴去噌女儿,女儿以为花狗要咬她,就往我们住的沟下面跑。女儿在前面跑,花狗在后面撵,其实花狗不会咬女儿,只是闹着玩的。吓得女儿一路跑了回来,从此以后,女儿看到狗就害怕。

散文:女儿小时候

2000年冬天一天,凌晨五点我和老婆到沟里面父母家杀年猪。离家时女儿还在熟睡,我们以为等她醒来,猪已经杀回来了,就没有叫醒她。杀猪到中途时,老婆要回街上家里取样东西,中途过屯水田埂时,发现田埂上有个什么在爬,走近一看原来是女儿。女儿醒来时,发现我们没在,前天晚上当着她说过到父母家杀猪,就自己穿好衣服来找我们。老婆问她怕不怕,她说看得见婆婆家里的灯光,过田埂时她隐隐约约感觉两边是水,怕摔进水田里,就爬着走的。

女儿就像一株树来到这个世界,慢慢的生长,我们也没有刻意维护,就像挨着墙一样的,也长大了。后来读小学读中学,一直我们身边,女儿读大学了才离开我们。好在科技发达了,女儿随时可以与我们联系。现在外读研,她偶尔在家庭微信群里说做化学实验辛苦,我就给她发个小红包,就像她小的时候,给她买颗棒棒糖,女儿总是马上给我一个谢谢表情!

让她自然的长,让她融入这个自然的世界。

散文:女儿小时候

作者简介:徐君,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岳池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报》,《诗潮》,《中国诗人》,《青年作家》,《滇池》,《小溪流》,《图书馆报》,《少年文艺》,《四川文学》,《四川诗歌》,《华语诗报》等刊物发表过大量作品,著有儿童诗集《月亮里的城市》等六部作品,多次获奖,目前主要致力于儿童诗歌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撮箕   大口   女儿   岳池   诗刊   田埂   馆子   婆婆   散文   幼儿园   小时候   家里   母亲   父母   老婆   妈妈   老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