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自从披上成熟的黄色,李子便醉了,开始从枝头逐一掉落。这苍翠欲滴的原野,是绿色的海洋,竟然容不得一点别的颜色。

蒋刚一爬上树,他的花格子衣服就溶进斑驳的树叶影子。拉动树枝,就有李子往下掉落,乒乓球大小,滚进草丛就不见了。比李子掉得还多的,是他的汗水。

这个季节,虽然没有大太阳,站着不动,也感觉在冒汗。没有风,田野里的湿气上升,混合着泥土的味道,很是闷热。

爬到树上摘李子,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付强岳母家有几十棵李子树,像这样直径二十多公分的老树,也没有几棵了,树上的果子又大又甜。今天又让我们给赶上,几年前,我们也来摘过一次。

他们家有几十棵李子树。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也没有指望这些果树的收成,有熟人和亲戚来摘一些,剩下的都自己烂掉了。平时没有人手管理,果树已经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

齐人高的杂草,把庄稼和果树连在一起。走的人少了,也便没有了路。前几天的雨水,还在地面残留,稍不注意就会滑倒,付强和谢勇都已摔倒过。

曾经给家庭带来经济收入的李子树,好像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这里属于岳池龙孔,是远近闻名的李子之乡。家家户户都种有李子树,山坡上,稻田边,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生活紧张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走路到这里背李子,有的是给家人吃,多数是拿回去卖,挣点油盐钱,或换回一点粮食,让生活不断炊。

他们对来摘李子的人很厚道,让他们先吃个够,再装筐,称重,付钱。背粮食来换李子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也收。

那种以物换物的方式,也是一种历史印迹,在特定时期,味道悠长。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小尹也还记得用粮食换李子的事。记得这段历史的人,最懂李子的苦涩味道。

桃慌李饱杏伤人,老家有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桃子和杏仁吃多了都有副作用,让人难受,唯有李子可以尽情食用。

这种现在非常廉价的水果,当年可是我们童年中难以忘怀的记忆。看着雪白的花朵飘落,枝头冒出米粒大小的果实,就天天盼望它长大,有拇指大小,开始尝鲜,咬开果肉,果核尚未成型,酸水把牙齿都要穿透的感觉,记忆犹新。

果树不是家家有,但凡有人挑着李子走村串户,就会缠着大人用麦子去换一点李子解馋。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现在水果品种繁多,我却不喜欢吃,不知与小时候吃李子有没有因果关系,总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和味道。说起摘李子,倒是非常感兴趣,每年都想去,只要有时间。

小尹是什么时候趟过草丛,爬到两米多高的树上的,还没留意。

她身穿一件粉红色短袖,牛仔裤,白色运动鞋,在树上显得很从容,一看就知道,小时候没少爬过树,那一顶红色的宽边遮阳帽,比太阳还刺眼。

她很会想办法,把张涛的太阳伞倒挂在树上,用一只小树竿,轻轻敲打远处的李子,看着这些李子,一个接着一个地掉进伞里。看不到她口罩后面的表情,一定也是洋洋得意,非常受用的。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我爱川东地区的夏天,漫山遍野,单一的绿色,生机盎然,仿佛一切都在生长之中。

玉米已饱满,挺直了腰,密密麻麻地站成一片,稻谷封林,长势正劲,把水田遮得密不透风,偶尔挤出一声蛙鸣,应着水声,撞击着旷野的宁静,野菊花零零星星地点缀在田埂上,只要你把目光给她,每一朵都鲜艳欲滴,路边的黄荆条,趁农家无闲顾及,发疯猛长,紫色的碎米花,发出幽幽蓝光……

都在绿野里穿行,却没看到谁在吃李子,显然,摘李子的乐趣已远远大于吃。虽然远比不上小时候去摘别人家的李子,那样刺激和惊险;突然想起,成天围着李子树转的小伙伴。


「烟雨四川」: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李子熟了,爱吃的人快回来。

提着李子往回走。沿途的李子树,成串地挂满枝头,一直在追随我的目光。

偶有农妇探头,脸上挂着笑容。农家小院,在蓝天白云下,慢慢退回到绿色中去。

林中深处的画眉,开始婉转鸣唱,像在留客,也像在送行。只等我们离开,田园奏鸣曲,又将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李子   齐人   老树   走村串户   荆条   草丛   果树   枝头   烟雨   农家   树上   粮食   小时候   味道   大小   感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