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农村的老房子各有千秋,历经百年甚至数百年的风雨洗涤,尘封峥嵘,至今屹立不倒,虽然这里面少不了后来的维护,但与其建造时精湛的做工工艺是分不开的。“花屋”这个名字或许给许多年轻人以神秘感,鼎盛时期,这栋房屋里住着二三十户人家,如今家家户户都在别处建造了楼房,老屋堂轩以外的房屋大都拆除,剩下一座老建筑屹立在平地中间。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田头村花屋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大别山区。老屋里原住着蒋、刘、王等多个姓氏的村民。在上个世纪,这里热闹非凡。村民刘大爷说,老屋在建造时独特的设计和一丝不苟的做工让人称赞,当然,这些故事也是先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刘大爷说,在建造这栋房屋时,家族有一位奇人,他在百米之外便知道工匠们干活的状态、是否偷懒是否偷工减料等,于是,族人让他做“监工”。老屋的堂轩是实木结构,要木工师傅使用斧、锯、刨、凿等传统手动工具下料与配料、打眼开榫、安装校准等多道工序。主体屋架做好安装起来后,这个监工走过来对木工说,“屋架上少一箩筐孔”!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监工的话把大家搞糊涂了,“一箩筐孔”是多少?经过仔细查看,原来,屋架中央的一根木料上少打一个眼,如果就这样的话,对房屋的牢固度有很大影响,倘若打眼,由于在屋料的中央,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无法操作。最后大家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架子上吊一个箩筐,木工坐在箩筐里面去操作打眼。于是,应了监工那句话,少的是“一箩筐孔”。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当时的村民不让木工、瓦工做多快速度,而是要他们“慢慢做”,将活儿做细,瓦工一天不得使用超过一桶泥。图为墙壁上的金童玉女和花纹图案很精致。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堂轩以外部分多为砖瓦结构,并且每面墙经过处理,具有防火功能,倘若一间房屋失火,不易给隔壁造成危害。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如今,老屋没有人居住,房顶上杂草丛生。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村民们将拆除的屋料有的另做它用,有的当柴火烧。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老屋的堂轩后面堆满杂物。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一栋栋楼房在山村拔地而起,那些老屋越来越少,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

百年老屋建造时“少一箩筐孔” 至今屹立不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箩筐   安庆市   上个世纪   实木   屋架   上不着天   瓦工   监工   木工   楼房   做工   村民   中央   结构   房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