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老头讲八卦(三十二)——一场仗打得秦王政怀疑人生

上一集讲了秦始皇的“文治”,这一集,我们来讲他的“武功”。

司马老头讲八卦(三十二)——一场仗打得秦王政怀疑人生

秦国的“武功”,那几百年来都是出了名的厉害,不仅名将辈出,而且士兵特别英勇。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廉颇、白起、李牧、王翦(顺序以年龄排),其中有两个出自秦国。是正儿八经的从年轻到死都在秦国。而另两个都出自赵国。

再讲他们之前,来点铺垫。

秦始皇统一大业按照李斯的计划,从攻打韩国开始,一来韩国小、弱就在隔壁;二来对郑国那件事还是有点记仇;三来韩国地理位置实在好,就在内个强国中间,进可攻退可守。

好吧韩王你骗寡人修郑国渠又能拖寡人个几年?一年后寡人就能来揍你个王八蛋!

韩王继续努力啊,公元前234年派出一个网红大咖——韩非子出使秦国。韩非子在教科书上占了很多字,我就不重复了,反正秦王对这位网红大咖连你来我往的“吧啦吧啦……”之类的都没有留下记录,只有爽快的八个字——“秦王留之,不日杀之。”

韩王升级恐惧操作。公元前231年,韩国主动献出南阳地,希望秦国停止进攻,秦王政连答三个好!好!好!

消停一年后,秦王政在南阳军事基地已建设完毕,然后选了个良辰吉日,大军渡黄河进攻韩国,一口气全部打下,俘获韩王,直接设郡,取得了“天下之枢”的心脏地带。

与此同时,秦赵边境正在进行另一场艰辛的攻城战。

主将王翦率其中一支军队成功攻占赵国阏与、撩阳,桓齮、杨端率领另一支队伍攻占了赵国9座城池。两年后,又攻占了两座城池,打死赵军主将,斩首赵军10万人,再过一年,又攻占两座城池。

眼看离首都很近了,赵王害怕了,把平日守着长城防匈奴李牧将军的大军调回来抵抗秦军。然后,秦国的噩梦开始了。

开始时,秦王政是不怕的,虽然不怕,但还是没有轻敌。

司马老头讲八卦(三十二)——一场仗打得秦王政怀疑人生

我们看看双方阵营。

秦国方:桓齮主将,刚打完胜仗,全军士气高涨,势头很猛啊。擅长闪电战。

赵国方:李牧主将,廉颇、司马尚副将。从北部边防南下,与邯郸主力部队会合,擅长防守。

桓齮本也是个青年才俊,刚打了几场胜仗,很不把赵军放在眼内,跟嬴王政许诺,大王,打下邯郸我一个人就行,您就放心攻韩去吧,等着我胜利的消息就好了。

李牧分析形势后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高涨,而且好战勇猛,如果赵军直接与秦军对战,估计很难获胜,不如筑好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守得他们累了困了,才是攻打的最好时机。

桓齮也知道自己的军队远征,不宜打持久战,现在赵军看样子是想利用他们的弱点,耗死他们,等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干脆先主力攻打一座重要的城池——肥,引诱赵军出来支援,赵军如果发援军,就可以趁他们行军的时候,打败他们。

肥,城如其名,非常富态,是兵家必争之地。桓齮觉得赵国不可能放弃这座肥城。

没想到赵军眼看着肥城一天天被攻打,城里城外鬼哭狼嚎的就是坚决不动。桓齮打肥城本来就是演戏,眼看着人家根本没反应,后来他就虚张声势,把大部队、粮草、攻城车等辎重都留在大营里。带几千骑快马和几千个比较会吆喝的骑兵天天到把肥城门口装模作样地打。

日复一日,大营就开始懒散了,大家打打牌、聊聊女人、八八卦,等着将军的指挥。

这一天,主将照样大清早带几千骑快马去肥城吆喝。大营内又开始了一天无聊的生活。忽然外面响起了马蹄奔走声、军队冲杀声、快箭飞越声。

有人反应过来了,大声喝:不好,赵军袭营了!

这边在肥城下吆喝的部队收到大营被袭的消息。桓齮来不及细想,立马转头带兵回救,先锋部队往回奔途中,忽然有军队从大路两旁杀出,两边夹击,前方围堵,像一把钳子一样把桓齮先锋部队紧紧锁住。桓齮想调头逃走,太晚了,后面竟还有赵军包围。

就这样,秦国大营粮草辎重皆落入赵军手中,桓齮带着几百亲兵好不容易突出重围。西望故国,似乎看见了家人,似乎也看见了秦王政阴沉的脸色。

之前咱们也说过了,秦王政向来利益至上,对办得了事的能臣、功臣可以无底线地谦虚和蔼有求必应,对做错了事的罪臣要么肢解要么煮了炖汤,刚打完败仗的桓齮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北上逃到燕国去了。

年轻的秦王政收到了战败的消息,几天上朝都没好啥好脸色。然后几年都没提打仗的事,三年后重新出兵,还是要打赵国。

司马老头讲八卦(三十二)——一场仗打得秦王政怀疑人生

笔者乱点

有读者问,赵国不是输了好几场仗,死了好多人了吗?为何还有能力战胜秦国?

那大家是否还记得让中国男人穿上裤子的那位赵武灵王?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另两位,廉颇和李牧,就是赵武灵王的嫡系弟子。

秦国之所以能战,与他前几年经常腹背受敌,一边战中原,一边战狄夷,长期饱经考验有莫大的关系。一直到了宣太后利用色相彻底灭了义渠国,秦国才有了现在安定的大后方。

而赵国之所以能战,也是因为他们一边战中原,一边战匈奴。匈奴大家听得多,知道他们最喜欢挥着长刀大声叫喊从山上面冲下来乱砍乱杀,尤其是饿着肚子的时候打起仗来不要命特别狠,跟秦国的打仗风格非常像,赵国北方防守匈奴的将军们都饱经考验,特别精于对付闪电战和这些饿着肚子打仗不要命的狠人。

这次战斗中出现了一个熟人——廉颇将军。他消失很久了怎么又回来了?

我们首先要讲讲文官和武将的区别,战国时候的文官很多是持外国护照的“客卿”。“客卿”和现在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一样,拿工资做事,跳槽很平常。大部分人会挑选“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而且都能尽职尽责做好份内事。

当然,也有个别“忠心”地带着任务去当奸细的“客卿”。秦王政曾因为郑国修渠的事想把所有的“客卿”都赶走,被一位大名鼎鼎的“客卿”李斯劝了下来。

武将却极少由客卿担任,更多是祖祖辈辈带下来的儿孙或嫡传弟子。毕竟战场和官场不同,官场主力伺侯好老板,其次会玩好办公室政治基本就可以了。

战场却是以生命相托的地方,将领之间如果没有很好的共识,上下级之间没有深度的信任,分分钟就是大家掉脑袋的结果。好的将军带将带兵都是自家将、自家兵,要花几年、十几年才能带出一支善战的队伍。

这就是为何孙膑到战场宁可当军师也不当大将军,廉颇负气出走魏国、楚国绕了个弯还是厚着脸皮回赵国了,别人家的兵根本不听他的话呀!

下一集,我们就来看秦赵之间的巅峰对决。

图源:电视剧照

作者简介

晓墨(晓墨轩主人):原名李蔚菲,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197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获行政管理和汉语言文学双学位。热爱写作,2005年北京出版社《生于1979》作者,曾在《广州日报》发表短文《成名背后》和《游园惊梦》;在网站“榕树下”发表短篇小说《雨中的肖邦》和《红薯》。

【汇客文旅】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

司马老头讲八卦(三十二)——一场仗打得秦王政怀疑人生

↓↓点击“了解更多”升级你的旅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秦王   韩非子   肥城   秦国   司马   客卿   邯郸   寡人   主将   匈奴   城池   韩国   名将   老头   将军   军队   部队   人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