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冷战背景,邪魅实验,美苏争霸,像个残忍又宏大的笑话,封闭的实验室催生出众多惊悚题材作品,而这一次却在阴冷色调,压抑空间和秘密谍战中演化出了一桩跨物种之恋。

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中的这一切,每个成年人都知道不可能真实发生,但谁都愿意去相信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因为它坚定地站在现实的反面,自信地歌颂了一桩奇迹。每个在灰白现实中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水形物语》

The Shape of Water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影片的时代背景在1963年那个极度紧张的冷战时期。全世界都在美苏两个庞然大物的沉默对抗中瑟瑟发抖。

女主艾丽莎是一个哑巴,脖子上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的三道疤痕。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艾丽莎在美国一家高度警戒的政府实验室里做清洁工,在那个特殊时期,美苏两巨头一方面用核武器互相威慑;一方面疯狂扩充军事实力备战,各种实验室遍地开花。艾丽莎所服务的就是这样一家实验室。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女主角的扮演者莎莉·霍金斯是正经的科班出身,毕业于世界顶级戏剧院校之一的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2014年,曾经靠《蓝色茉莉》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在毫无外形条件优势(既不美,也无特点)的情况下,莎莉·霍金斯的演艺生涯必然艰难。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水形物语》中扮演“哑女”这类边缘人物让人再次领教到了她的演技。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仅靠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高度完成了艾丽莎这个角色的塑造。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回到剧情,艾丽莎原本一直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起床、煮几个鸡蛋、洗澡、上班下班两点一线。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但一切都被一位“不速之客”,一只来自南美洲的神秘生物打乱了。这是军方从南美洲沼泽抓到的一只神奇物种——人鱼,水路两栖、鱼首人身。军方希望能从它的身上研究出一些能够运用到军事或者太空领域的技术。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在一次研究过程中(所谓的研究就是毒打),安保长官理查德被暴走的人鱼咬掉了两根手指,被送去急救。艾丽莎被叫去打扫事发现场,这是她和人鱼的第一次邂逅。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从此,善良的艾丽莎经常偷偷溜进实验室看望人鱼。给它带煮熟的鸡蛋,用唱片机放音乐给它听,甚至教它使用手语。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时间久了,艾丽莎逐渐对人鱼产生情感。很少跟人交流的她很喜欢跟人鱼相处时的感觉,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不说话就很美好。”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但事情总不会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由于对人鱼的研究始终没有进展,军方决定将人鱼解剖,来获取它独特生理构造的第一手信息。

艾丽莎得知后焦急万分,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人鱼开膛破肚、下锅炖了。

仅凭艾丽莎一人之力想将人鱼从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救出来绝无可能,于是她动员了自己的邻居——一位谢顶的同性恋插画师吉尔斯帮助自己救出人鱼。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一个老头和一个哑女,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将实验对象从军事实验室偷出来的那种组合。

好在上天总会帮助善良的人,实验室中还有两位对这次救援行动起着重要作用的人。

一个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是人鱼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罗伯特。罗伯特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是苏联派遣到美国的卧底,负责窃取美国军方的实验资料。

作为一名科学家,罗伯特有着自己的道德良知。眼看着人鱼这一神奇物种即将被杀死解剖,他决定挺身而出,帮助艾丽莎营救人鱼。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另外一位是艾丽莎在实验室中唯一的好朋友,泽尔达。泽尔达是个话痨,喜欢跟艾丽莎抱怨她的丈夫,为人热情仗义。

在救援行动当天,察觉到艾丽莎不对劲的泽尔达偷偷帮她打了卡,营造了艾丽莎不在场证明。

在后来安保长官理查德的追查中,又及时向艾丽莎通风报信。人鱼能够成功逃脱,泽尔达也立了大功。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救出人鱼先生后,艾丽莎将它藏在自己公寓的浴缸中,和它过了几天没羞没臊的日子。

因为失语而沉默一生的艾丽莎其实内心十分火热,面对同样奇怪的人鱼先生,没有再抑制自己的感情。影片最大的亮点也彻底摆上了台面——跨越物种界限的爱恋。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在短暂的几天共处中,插画师吉尔斯意外发现人鱼有着神奇的治愈能力。被它抚摸过的头顶重新长出了头发,伤口也会很快愈合。

这似乎坐实了关于人鱼先生的传说——南美洲的当地土著将人鱼视为神灵。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这个情节设定让影片本身更具有童话故事的魔幻色彩。

不过神灵可是不能随便下凡的,国外也一样。

生存环境的改变让人鱼变得愈加虚弱,艾丽莎明白,大海才是人鱼最终的归宿,她选定了一个下雨天,让人鱼重归大海。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另一边,实验对象的逃脱让安保长官理查德雷霆震怒。一番调查后,他锁定了最可疑的科学家罗伯特。

在跟踪中,他发现了罗伯特的间谍身份。一番严刑拷打后,如愿的从罗伯特嘴里挖出了营救人员的真实身份——原来就是每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晃的清洁工。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而此时的艾丽莎和人鱼先生,刚把人鱼先生送到码头的海边。

随之赶到安保长官开枪打伤了人鱼和艾丽莎,人鱼凭借着自己奇异的自愈能力重新站了起来,杀掉了安保长官。

随后抱着艾丽莎跳进了大海,用一个吻治愈了艾丽莎的枪伤。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最神奇的是,艾丽莎脖子上的三道疤痕化作了类似鱼鳃的器官,从此也能在水底自由呼吸。结局虽没有明说,但艾丽莎最终应该和人鱼先生一起生活在大海里了。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如果光从故事本身来看,算不上好。充其量是一部成人动画,带一点暗黑色彩,再就是冷战时期的时代背景能说一说。那么支持它夺冠的根本何在?

这部电影真正精妙之处,在于影片中的各种明喻暗喻。

先看看片中几个主要角色的设定。

哑女艾丽莎,天生失语,生理缺陷让她性格内敛孤僻。在军事实验室这种颇具时代特色的森严机构中工作是机械而乏味的,但内心又十分热情奔放。其实并不是艾丽莎天生缄默,只是自身所处的位置让她无处可以倾诉。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人鱼,来自南美洲的神秘物种,鱼首人身却有颗单纯的心。面对艾丽莎的善意很快与她建立感情。却因为自己与常人不同被禁锢在不见天日的实验室中,随时面临着被解剖的命运。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插画师吉尔斯,同性恋者。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也是绝对的边缘人群。在向快餐店的小哥表达爱意时,被毫不留情地辱骂和驱赶。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好友泽尔达,有色人种。这就更不必说了,种族歧视是始终存在的难题。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科学家罗伯特,算是那个时代的一大特色。代表着身份敏感的一类人,为了国家做着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有的人心安理得,有的人备受煎熬,罗伯特就是后者。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而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代表的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类人——白人,或者说站在当时社会顶层的一类人群。

安保长官理查德,是个不折不扣的白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一特征在他的每一次出场中都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艾丽莎和好友面前毫不避讳的方便,而且还要叉着腰。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在和泽尔达讲述上帝更像谁的问题上,也是优越感十足。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那个时代的白人是完全意义上的统治者,对待类似艾丽莎、人鱼、泽尔达一类的边缘人物的态度,是统治者对待被统治者,或者说是高等动物对待低等动物。

整个故事在这些边缘人物和所谓“主流人物”的交织下完成,导演想通过这些人物角色的身份设定去讲述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歧视、压迫,以及歧视和压迫下滋生的抗争意识,还有在边缘人物之间存在的美好情感:人类和人鱼的跨越物种的情愫、一无所有却愿意付出一切帮助彼此的朋友、素不相识却互相信任的陌生人。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像所有童话一样,《水形物语》歌颂爱情,但实际上也写尽畸零。它更像是畸零人自我解救时的进行曲和强心针,一个孤独的哑女,一个失业的“同志”吉尔斯,一个有着懒惰丈夫的黑人女工泽尔达,他们如尘埃般无足轻重地存在,彼此映照了各自的孤独,也意外成为了对方的支撑。

他们的孤独又谁能懂呢?哑女艾丽莎希望能得到拥抱,但终究只能用自己的手安慰自己;吉尔斯一次次去往那个餐厅,买下一块块难以下咽的派,只为了能和店主小哥有几分钟的亲密,最终,却被呵斥着再也无法踏进那家店铺;泽尔达卖命的工作和操持家务,努力维系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终究仍然无效。这些角色都是故意脸谱化的,每个人的特征都是一个“伤疤”,残疾、同性恋以及黑人,这些如今早已被政治正确和平权运动冲淡的问题,在当年却都难以逃脱明目张胆的欺凌,就是这些蜷缩在各自角落中的弱者,团结起来成就了近乎于超级英雄般的壮举。

导演在童话中让失意者成为神明。其实,那个作为背景和激发一切、推动一切的类人鱼怪物,也是畸零者,甚至是所有角色中最孤独的一个,它隔绝于整个人类世界,作为生命形态却被当做战略物资,被研究,被争夺,被处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孤独者拯救孤独者的史诗,畸零人献给畸零人的赞歌。

哈佛学长LEO:每个踽踽独行的人,谁不愿意见证闪光的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吉尔   理查德   南美洲   畸零   罗伯特   踽踽独行   哈佛   安保   白人   军方   物种   长官   学长   人鱼   闪光   见证   实验室   角色   孤独   瞬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