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引导看故宫-9

“左祖右社”传统的继承

在天安门与端门之间的东西两边,有太庙和社稷坛两大重要建筑。

中国在周代就有左祖右社的规定,就是在皇宫前方的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清代皇官的太庙在端门的东边,坐北朝南,门与墙皆为红色,上铺黄色琉璃瓦。进入正门为太庙前殿,开间为十一楹,重檐重脊,沈香木柱。前殿之后为中殿,开间九楹,殿内供着清朝历代皇上、皇后的神龕。中殿之后为后殿,规制与中殿相同,供奉着祧庙的神龕。在前殿东西两侧各有房十五间,东侧厢房供着有功王公的神位,西侧厢房供着功臣的神位。神位能进入太庙,为配享于先皇先后,是为臣的至高荣誉。

中殿、后殿两厢房各五间,收藏祭器。太庙的街门在太庙院落的西南角,又在西北角开一门,正西开一门为太庙右门。

太庙有三重围墙,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第一道红墙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为太庙右门,距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所的西侧有六角井亭。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二十六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一百二十支,故又称戟门。戟门正中为三座大门,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戟门正北为前殿。中殿在前殿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最北侧。在中殿、后殿间有红墙,墙上有砖门五座。后殿后檐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社稷坛的三座门皆在东侧,东南角为街门,东北角为另一门,正东为社坛左门。

社稷坛在端门西庑之西,社稷坛在南北向院落的正中,坐南向北。社稷坛为正方形,高一米多,分两层。上一层广十六米,下一层广十七米多。坛有白石石阶,坛上筑有五种颜色的土。按照五行学说,中央为黄色土,西方为白色土,南方为红色土,北方为黑色土,东方为青色土,象征天下四方的土地。

坛北为拜殿,再向北为戟门,排列戟七十二枝。殿与戟门上都盖有黄色琉璃瓦。

院落西南位为神库、神厨及水井一口。社稷坛朝北有三个门,东、西、南各有一个门。在西门之外有一座宰牲亭。东南门为街门,东北为左门,此二门都向东。皇上祭社稷神时,则由阙右门出入。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坛与太庙相对,位于天安门一左一右。

社稷中的“社”是土地,“稷”是五谷,指疆域国土、衣食。历代帝王把“社稷”视为国家的象征。

商周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袭社稷大礼。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举行大祭,如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明永乐十九年至清宣统三年,历任皇帝在这里带领皇亲国戚、权臣大吏举行过一千三百多次的祭祀大典。

太庙在解放后被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在解放后被改建为中山公园。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步步引导看故宫-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街门   天安门   故宫   神位   太庙   琉璃瓦   院墙   汉白玉   厢房   开间   社稷   解放后   院落   正门   皇帝   黄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