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北京紫禁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宫殿屋顶上,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光芒耀眼。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座琉璃世界,不仅给这座皇宫以磅礴的气势,同时也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琉璃,中国古代称为流离,是说它流光陆离。它是二氧化硅与其他金属氧化物混合烧制而成的釉质物,随着配入的金属物质的比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皇宫建筑中常用的琉璃釉色有黄、绿、蓝、紫、白、翠蓝、翠绿等。经烧制而成的釉质物,不仅色泽光莹美丽,而且坚固耐久,富于装饰性。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琉璃制品出现,但数量很少,只作为贵重装饰品,如琉璃珠、琉璃壁(又称夜光壁)。到汉代已经可以烧制出多种琉璃器物。至于用琉璃作屋顶瓦件,最早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有西域大月氏国的技师来到中国,宣称能在山中采矿铸成五色琉璃。中国北朝的皇帝让他铸出来看看,果然光泽美艳。于是下旨用琉璃造成一座行殿,光色映沏,观者无不惊骇,以为是神仙造的。看来这是中国第一座琉璃瓦建筑了,到隋唐时期,华贵建筑上应用琉璃逐渐增多。宋代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已能详细论述琉璃的烧制技术和釉料成分,可知已广泛运用于建筑之中。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在开封祐国寺建成一座通身为紫色琉璃的高塔,俗称铁塔,高五十多米,迄今巍然屹立。其工艺之精美,令观赏者驻足叹服。

到明清时期,琉璃瓦屋顶已成为尊贵建筑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北京的皇宫紫禁城,是中国历代皇家宫殿建筑的总结和结晶之作,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都达到极高水平,琉璃瓦的运用也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在紫禁城诸多宫殿的琉璃瓦屋顶上,以及屋脊的顶端、角之处,都装饰有形状各异的大小吻兽。这些吻兽个个显得神秘怪异,令游人感到好奇不已。

这些吻兽的位置、大小、多少、排列顺序,都有一定的讲究,各有来历与用意,不可随便设置。它们要由建筑物的等级、规模来决定。

屋脊两端装有正吻一对,称作龙吻或螭吻,表面是龙纹雕饰,四爪腾空,怒目张口,吞住宫殿正脊,龙尾上卷,背部插着一把宝剑,威风凛凛。龙吻的设立与使用,有什么来历和讲究呢?

龙吻图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据史书记载,汉代宫中柏梁殿发生火灾后,越地的巫师说,海里有一种虬鱼,尾巴似鸱,可以激浪作雨,于是就造成虬鱼之像立于屋顶上,希望以此压住火灾的发生。这就是龙吻的来源。但如何从虬鱼变成龙吻的呢?因后世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其中一子叫做螭,喜欢登高眺望,所以就把它的形象立在天子所住的宫殿上,以取代原先的鸱尾(虬鱼)。因为龙是水神,能呼风唤雨,故是镇火的神。但这是它的一种寓意,作为建筑物的一个构件,它也有其具体的用意。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设毫无实际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龙吻除了有避火的神秘寓意之外,还有其实际的建筑功能。

原来,宏大的宫殿屋脊两端,各立有一根立柱,俗称雷公柱。宫殿正脊以及垂脊下面的承重木构件,都交汇到这根立柱上,因此这根立柱顶端成为整个屋顶木构件的最突出部位。从科学观点看,这里是雷击率最大的部位,命名雷公柱,意在求雷公保佑,不要雷击此处。另外,雷公柱又是受水浸蚀的薄弱点,为了防止雨水的侵蚀,此处也要加以覆盖遮蔽。最早是用苫草和泥抹涂此处,后来制陶工艺发达,就用陶片覆盖此处,再后则形成专门的“瓦件”,状如一只倒扣的瓦罐,最后,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终于形成了美观而实用的鸱吻与龙吻。

我国现在宫殿建筑中规格最大的一对龙吻,就在紫禁城内,这就是太和殿上的两个正吻,各高三米余,重3650公斤,分别由十三块琉璃构件组成。

在太和殿正吻之下的琉璃檐角处,还置有十个琉璃神兽。这十神兽的顺序为:

最前面的是骑凤仙人,其后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海马、五天马、六神鱼、七狻貌、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

有图。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故宫的琉璃瓦及构件

檐角神兽的多纂,取决于宫殿的等级规模。太和殿在紫禁城中地位最尊,是皇权的象征,所以设兽十尊,为数最多。其他的建筑所设神兽的数字从一、三、五到七、九为止,均以单数(阳数)为准,只有太和殿地位最尊,设兽十尊,表示至高无上,独此一处,无有二家可用十兽。

这些装饰性的屋顶琉璃构件,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禽兽。古书《易经》中有“飞龙在天”的句子,各代封建王朝都以龙为天子的象征,所以在帝王宫殿中,图案多以龙为主。

凤是古代的神鸟,象征着吉祥。狮子在佛教中,为护法王,其性忠威有力,代表勇猛威严。海马、天马作为祥兽,都是忠直勇猛之兽。斗牛,传说是虬螭之类的化身,一遇阴雨则作云雾,常常蜿蜓路旁或金鳌玉坊之上。狻猊,是一种猛兽,能吃虎豹。獬豸,是忠直之兽,专触邪恶之人。

把这些威猛忠直之兽立在皇家宫殿的檐角,都象征着除灾免祸,翦除邪恶,反映出封建统治者的祈天佑助的心愿。同时,又表示天子为真命之主,四海的祥禽异兽,齐集来朝。

乾清宫,是皇帝理政、居住之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兽立为九个。坤宁宫为皇后的寝宫,后又成为祭神和结婚的场所,檐角兽又少二个,为七个。东六宫、西六宫是后妃的生活区,檐角兽只有五个。最少的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门,如内左门,门上的檐角兽只有一个。

这些琉璃兽件的出现,与龙吻一样,最初完全出于实用。因大型宫殿的垂脊的坡度大,为了防止瓦件的落滑,须将下端的脊瓦钉在角梁上固定住。长钉不宜暴露于外,因为既不美观,又易雨蚀渗漏,于是在长钉上罩上陶制的走兽。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美观、实用以及求神佑助的愿望巧妙结合起来,创造出各种飞禽走兽的艺术形象,使之成为建筑艺术品与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的合理统一。

琉璃饰件,除了这些饰物之外,大量使用的就是铺在屋顶上的琉璃瓦。但为了表示封建等级制度,琉璃瓦的颜色十分讲究和严格。明清两朝以黄色为帝王专用的尊贵之色,因为五行学说以土色为黄,土在方位上又是正中之位,表示天子居天下之中,统治四方。所以帝王宫殿及其陵寝宫殿以黄色为专用色。

其次为绿色,亲王府、太子、皇子居住的宫殿,多用绿色琉璃瓦。其余的色彩则用于有特定含意的建筑,或用于离宫别馆,点缀景色。如天坛祈年殿,用蓝色琉璃瓦,是象征天的颜色,用圆形攒尖式屋顶,则象征天圆地方之说。

又如宫内的文渊阁是收藏《四库全书》的地方,书籍怕火,所以文渊阁采用偶数(阴数)的六开间,与一般建筑采用奇数(阳数)开间的形式不同。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一与六都为水之数。同时又用黑色琉璃瓦的屋顶,均是采取五行学说中的黑色属水,水能灭火的寓意,期望以此保证书库免遭火灾。

紫禁城中除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外,还建有许多琉璃门、琉璃照壁、琉璃花坛以及镶點在下肩坎墙上的琉璃砖等,都使建筑十分精美。如乾清宫照壁的琉璃须弥座,降雪轩及景祺阁前的琉璃花坛。

最引人入胜的是与皇极门遥相对应的五彩琉璃照壁——九龙壁,流光溢彩的九条龙,在浪涛中翻飞腾跃,造型生动,气势非凡,极为精美。

中国建筑的琉璃艺术渊源流长,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粹,而紫禁城则可说是中国古代琉璃艺术的博物馆,使人们瞻仰欣赏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琉璃瓦   太和殿   构件   紫禁城   故宫   照壁   雷公   装饰性   屋脊   天子   中国古代   宫殿   琉璃   屋顶   象征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