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之道,内经之门详解

阴阳,是太极的两仪,是宇宙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是阴阳平衡的世界,就像太阳与月亮,黑暗与光明。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文字尚未产生的远古,伏羲“一画开天”,用符号为我们揭示了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在自然界为天与地,在天象为日和月,在地球为山和水,在人类为男和女。

《黄帝内经》阴阳之道,内经之门详解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们将万事万物都归于阴阳两个方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至为阳,去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等等。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阴阳,人体基本符号在易学与《内经》理论中,已经明确地对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作了归类。

易学指出: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晴为阳,天阴下雨为阴。所以,就用一阴一阳作为表示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内经》指出,天有阴阳,地有阴阳。天之阴阳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寒、湿、燥为三阴,风、暑、火为三阳;地之阴阳就是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主春、夏、长夏、秋、冬,以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应之,是万物功能形态的象征性归类。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类是宇宙万物进化过程中最有灵性的产物,自然也有阴阳属性。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出生之时,所获得的天地自然之气储存于人体脏腑中多少的不同,使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强弱状态各不相同,因而呈现或旺盛,或弱缓,进而影响生理代谢功能的旺盛与弱缓。

《黄帝内经》阴阳之道,内经之门详解

这就是说,人体变化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相似,人体的这种与天地万物相似的变化规律,《内经》用阴阳来表示,阴阳在《内经》中是表示人体脏腑生理功能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各个脏腑生理功能存在旺衰的不同,因此就形成了阴阳属性不同的个体体质。比如《素问·通天》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平和之人五种类型。这种分类表示了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不同,也就是说阴阳之气存在于人体,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呈现出或多或少或平衡的不同状态。

《黄帝内经》阴阳之道,内经之门详解

人体五脏所需的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的物质是指由脏腑生成的五脏之精液、血液、津液(津液是人体水液的总称)。依据《内经》理论,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精、血、津为阴,气与神属阳。皮外为阳,皮里为阴《内经》阴阳观的模式是天在人的上面,为阳;地在人的下面,为阴。天就像高而大的伞,地就像方而厚的盘。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圆地方。天在外,为阳;地在内,为阴。这就是《内经》里说的天地阴阳观。然后把自己的皮肤看成是天,为阳;把皮以内看成是地,为阴。天在外包着地,也就是“皮外面为阳,皮里面为阴”。

《黄帝内经》阴阳之道,内经之门详解

分出了阴阳,就把人看成是一个小天地了。《内经》对阳的功能定义是“卫外而为固”,就是捍卫人体,收缩腠理,抗御外邪的侵犯。人如果表现出“腠理闭塞不通,呼吸急促,汗不出而身热,心烦”,就是阳盛。阳盛的人,抗病力强,生命的时钟走得快。《内经》对阴的功能定义是“藏精而起亟”,意即储藏精气,生长新东西。人如果表现出“身寒,汗出,常发冷或打寒战,甚则四肢发凉”,就是阴盛。阴盛的人,容易生病,长东西,如结石、肿瘤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促,汗不出而热,心烦”,“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这两句话是一个鉴别“阳盛”“阴盛”的标准。我们以个人的感觉与这个标准来对照,就能知道自己的阴阳是不是比天地阴阳的节律快。超过天的节律为阳盛,超过地的节律为阴盛。

也就是说,阳盛的人,皮肤的温度比天气热,卫气比太阳运行快;阴盛的人,内脏的温度比地的温度低,气血比月亮运行快。不管是阴盛,还是阳盛,都属于阴阳不平衡,都是疾病产生的萌芽阶段,大部分人都会在自身功能的调节下恢复正常。较长时间不能恢复的人,麻痹大意不得,可及时做些自我保健,严重者可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内经   黄帝内经   阴阳   腠理   长夏   纲纪   素问   津液   节律   脏腑   月亮   详解   万物   人体   太阳   功能   天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