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夏家茶楼是一座地道的民国老川西茶楼,由于位于成都市郊的安静古镇上,所以并不像城里的茶庄那么人满为患和商业化,也正因此维持了旧有的样子。目前茶楼的经营者依然是原来的主人,应该是祖上留下的产业吧,主人也住宿在茶楼里,日出晨时开门迎客,日落六时左右便闭门,哪怕是夏日里天暗得晚,也不再迎客,只一家人休闲的看电视吃瓜子。图为夏家茶楼的楼上布局。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在商业化的今天,很少能找到如此原汁原味的老川西茶楼。四川民国作家李劼人在其多部作品中都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过老川西茶楼。据他讲述当时的川西茶楼分了好几种:第一种是做交易市场的,这种茶楼一般只有三类人在此喝茶:买家、卖家、经纪人,喝茶时不必带货,只需到茶楼一坐,便有经纪人上来交流信息,谈买卖。但这种茶楼数量不多。图为夏家茶楼天井。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第二种是吃讲茶的茶楼。比如要组织什么集会,便几个人十几个人约着一起在茶楼里商议、讨论、争执,说话时会用内行术语或切口,不担心外人听得懂。再有就是当解决口角是非时,迫于打官司的麻烦,双方便会请一位在地方上有权威的人主持公道,做判决,往往这种吃讲茶的茶楼就是袍哥的公口茶馆。图为夏家茶楼。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民国时四川内乱,地方上的很多事务都由当地有威望的大袍哥维持,袍哥首领发话判定的事,争执双方都得给面子,不得有异议。一般来说输的一方,也不用赔礼道歉,只将双方几桌十几桌的茶钱一并结算就行。图为夏家茶楼,屋中央地面上是口老井。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第三种,便是休闲和接待用的茶楼。虽然中等人家家庭也有堂屋、书房、接待客人的地方,但也顶多客来几句话接待便是,若把对方当做朋友,一定是要带到茶楼,在那热闹休闲的地方无拘无束的提高嗓子畅谈一番。这种茶楼热闹喧哗,来客只管自顾自的家常话或骂人话都行,别人不会顾及你,你也不用顾及别人。图为夏家茶楼老虎灶。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如此热闹的地方茶钱是极便宜的,据李劼人老先生描述,他那个时代假使要一碗雨前毛尖只需制钱三文,若要春茶雀舌需制钱四文。如今在夏家茶楼点一杯菊花或盖碗素茶,也是一般街边茶馆的价:15元。图为夏家茶楼一楼内景。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成都的茶馆生活气很浓,喝茶、嗑瓜子、聊天、听隔壁吹牛,间或还有掏耳朵的服务。其实民国时的茶馆更来得休闲自在,因为那个年代进茶馆喝茶的都是男人,打赤膊的、修脸的、打发辫的,甚至修脚的各种服务都有,男人们也不讲究,斑驳的茶桌大都看上去油腻腻的,桌栓上厚的薄的全是被人抱膝踏上去的泥。图为夏家茶楼外景。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夏家茶楼的桌子、椅子、房梁、柱子、匾额都保留了原有的民国市井茶楼风格,没有过度的装修,没有窗明几净的整洁,没有人性化的设施,与现代商业和现代人的高端消费完全不符,主人也没有一味的追求商业的利益,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的经营,不管是哪里的客,一视同仁,想挑哪座就哪座,要磕瓜子、嚼胡豆、啃鸡腿、吃卤肉、剥水果都行。图为夏家茶楼内景。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如此好的茶楼,真希望能永远保留下去,但商业的冲击还是让人担心,若有时间能去还是建议早去的好。

如此民国味的老川西茶楼,再不去恐怕古味全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茶楼   民国   鸡腿   制钱   茶钱   袍哥   茶馆   内景   成都   瓜子   经纪人   热闹   主人   地方   商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