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中国瓷传入欧洲后,欧洲各国的手工匠们一直试图解密这项工艺,尤其炼金术士们为此反复实验,他们曾经用鸡蛋清、贝壳、石膏、腐烂的动物骨头等各种材料,以期能研制出陶瓷的配方,但终以失败。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1712年,在景德镇以传教士身份生活了七年的法国人昂特雷科莱(中文名段弘绪),终于获得中国瓷的制作秘密,他把陶瓷的原料、模具以及制作工艺等详细的写在一封名为《中国陶瓷见闻录》的信里寄往欧洲,第二年又补发了一封《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从某种意义上讲,段弘绪是在窃取商业机密,因为在此前,世界陶瓷出口几乎全部由中国垄断。因为段弘绪的信,欧洲制瓷迅猛发展,其中尤数德国迈森瓷厂最受益,如今300年过去了,迈森瓷厂已成为世界顶级瓷厂,生产的瓷器价格奇高,号称“瓷中白金”。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在得到秘方前,迈森瓷厂生产的最好瓷器也并非雪白,釉的质量很差,有时偏黄有时偏绿,甚至还有气泡,常常一炉只能烧出一两件完整的成品,大多变形或垮塌、散架。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随着欧洲制瓷技术日臻成熟,中国瓷的销量大大缩减,甚至还出现了返销的情况。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康乾盛世后,中国经济慢慢由盛转衰,制瓷业也不复过去辉煌,民间瓷器的质量大不如前,欧洲商人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满意的瓷器。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中国陶瓷外贸的衰落,给欧洲制瓷业让出了巨大的市场,迈森瓷厂就在这个时间迅速崛起。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图为十八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生产的瓷器,收藏于瑞典Hallwyl 博物馆。

它们来自300年前法国传教士窃取的商业秘密,收藏于瑞典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瑞典   传教士   博物馆   景德镇   日臻成熟   收藏   瓷厂   商业秘密   法国   欧洲   德国   工匠   瓷器   中国   陶瓷   年前   质量   旅游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