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农村有句老话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豆包就是今天要介绍的美食主角——粘豆包。现在进入冬季,东北农村的这种地道美食,必须与大家见面了。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粘 豆 包


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种来源于满族的传统食物。满族人在寒冷的冬天长时间在户外进行狩猎、砍柴等活动,因而他们发明了有利于在野外食用的粘性食品---粘豆包。

粘豆包便于携带,方便储存,吃时上火烤或用锅一蒸即可食用,而且易于果腹,在寒冷的冬天吃几个粘豆包,里面的糖份还很抗饿。现在,粘豆包成了中国北方传统美食,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是东北冬季主食,一般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

黏豆包有黄米面和糯米面二种,馅有红小豆,也有酸菜的;吃起来粘粘,糯糯的,不仅甜而且劲道,满满的东北味,非常好吃。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粘豆包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淘米

先把大黄米、玉米或糯米淘净沙子,然后泡上几日,之后控去水分,上磨磨成面,将玉米面和黄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然后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开始揉面。揉面很重要,关系着粘豆包的口感和色泽。所以很多人家揉面选家里相貌较好,性格温和之人,据说这样发出来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细滑,带有丝丝甜意,色泽也好看。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第二步是制馅

将泡好的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放入细沙糖,拌匀,捣成豆沙。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要掌握好,干了或者稀了,都影响着馅料口感。细沙糖少放一些,放多了会太甜,有的人不适合吃。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第三步便是包豆包了

用手揪一块揉好的黄米面或糯米面,在手心里一团,然后拍扁,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下面用剪好的苞米叶一垫,放入屉中或帘子上,码好。待一屉或一帘子摆满了,就可以上锅蒸了。用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在东北,包粘豆包和一种叫苏耗子的美食是同时进行的。原来,这两样美食食材都一样,就是形状不同,外面包装也不同而已。

苏耗子的制作都和豆包一样,关键在于最后是把豆包在手里揉成椭圆形,然后用苏子叶一包,放到帘子上,就成苏耗子了!不看不知道,以前总以为这苏耗子是何方神圣,原来和粘豆包是一家,就是穿了件不同的衣服而已!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你!这是我从粘豆包和苏耗子处得来的启示。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小时候,家里每到冬天就做粘豆包,这是一家人过冬的冬粮。粘豆包包好后,蒸出锅,端到外面冻上一天。冻完的粘豆包型不散,易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吃时从缸里拿几个出来,放在锅里热透就可以享用了。

今天,粘豆包代表着古老的美食文化传承,而且开启了粗粮细作的先河。这种传统天然食品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吃起来非常爽口,所以深受北方人的喜爱。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文图:林 远

编辑:晨 晨

编审:韩景才

出品:龙湾文创


特别声明:

本平台作品,如需转载请标注龙湾文创及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豆包   劲道   黄米   红小豆   米面   细沙   帘子   干粮   糯米   耗子   口感   不当   放入   冬季   冬天   传统   美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