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天凉人暖

几年前,一位同事以霞浦S湾摄影作品荣获广东省摄影优秀奖,霞浦就此烙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端午前我冒摄影而来,七天六晚的自由行,我在霞浦北岐村日景民宿住了四晚。

霞浦----天凉人暖

民宿是渔民小江把自己四层的家居划出两层半做客房,由妈妈和妻子打理。干净超越四星酒店,楼下"大堂"换拖鞋还让我霎时不适应,却令我舒心。

霞浦----天凉人暖

更舒畅是早晚"搭食"在日景民宿,伙食费平均每餐二十元。早餐是鲜嫩的海鲜面。

霞浦----天凉人暖

晚餐是鲜活的小鱼虾,处在休渔期,小江父子仅可在近海捕捞,这鱼虾蟹不是一个"鲜"字了得。

霞浦----天凉人暖

小江的主业是与父亲每天出海捕鱼,这起早摸黑的行当,小江从初中毕业到现在干了二十四年。

霞浦----天凉人暖

他继承了祖辈的渔民生涯,也为霞浦的捕捞产量助添一份"腥气"。

霞浦----天凉人暖

抵步的当天,连续数天骤雨的霞浦地区,中午还在洒雨。一点我下火车时竟露出雨后斜阳,娇艳迎人。迎晒行人稀少的县城,外来人较少的城区现出一派追赶大都市的艳丽,也呈现出都市少有的安宁,满以为这趟拍摄自由行该会天遂人愿。

霞浦----天凉人暖

从火车站转一趟公交车到松港街道,北行十分钟便到了小江家----北岐日景民宿。小江凌晨一点出海未回,家人小符立即联系包车司机小程,小程旋即带我追迎难得的骄阳赶去小浩村、东壁拍摄日落。因霞浦滩涂的拍摄要以阳光为铺垫。

霞浦----天凉人暖

密云下,海潮涌接小皓村。

霞浦----天凉人暖

小皓村外,凉风阵阵,机帆点点。

霞浦----天凉人暖

东壁滩涂,潮水渐盈,追逐斜阳。

霞浦----天凉人暖

夕阳下,海潮渐漫滩涂,追赶游人。

霞浦----天凉人暖

"东壁滩涂日落"这意境,要在农历初一前后,夕阳下退潮,滩涂露出虎纹与浪潮配合猛烈斜阳照耀下,闪出金灿,这醉人的"浪淘沙",让我久久流连。

到了三沙镇,应在花竹村住一晚,利于翌日凌晨四点半拍摄花竹日出,花竹日出是霞浦东线行摄的美艳一环,日出后七点半可转到杨家溪。

霞浦----天凉人暖

我当晚返回北岐投宿,第二天上午八点再出发,辗转牙城镇赶到杨家溪千年榕树公园已是九点十五分,过了九点第一场烧烟摆拍。千呼万唤下有游人付款做第二次烧烟。但硝烟不够、烟雾不浓,第二场农夫"日出而作"的摆拍实在是应付。我还错过了顺路的瓦窑,拍摄那飘逸的挂晒鱼网。

霞浦----天凉人暖

下午三点来到溪南镇白露坑畲族村半月里的龙溪宫,这半月里的青砖建筑群存有近三百年,在霞浦众多自然景观中独树一格。

霞浦----天凉人暖

在雷位进故居,抬望大厅上的"竹掭松筠"横匾,让我稍回顾雷家"一门五秀才"的典故,这在清代八闵畲族村绝无仅有的。

霞浦----天凉人暖

1823年(道光三年)雷位进之子雷世儒,考中武举人,他武艺高强又善于经商,后带领许多村民经商,生意通达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在父亲三间四进、占地332平方米故居傍建造了大厝,大小房间三十八间,占地1300平方米,尽青出于蓝。1864年(同治三年)雷世儒之子雷步缘、侄子雷步武同科考中文秀才。1882年(光绪八年)和1885年(光绪十一年),雷步缘之子雷加润,雷步武之子雷加上分别考中文秀才。

霞浦----天凉人暖

生于乾隆年间的雷位进家境殷实,修桥补路,慷慨解囊,为人仗义。他的故居含远山而不露,构成白露坑村一道儒雅的风水古迹,为畲族村集聚了三百多年的骄傲。

霞浦----天凉人暖

下午四点白鹭海边,正遇退潮,海滩挂晒的海带难脱远山色掩,要借涨潮的浮光,上下映照才现翠绿。

霞浦----天凉人暖

挂晒在岸边的海带,透出绿泽。

霞浦----天凉人暖

黄昏,北岐与青岐对望,海潮退出隔膜。

霞浦----天凉人暖

古岭下,沧海桑田,不期落日圆,庆落霞飞舞。

霞浦----天凉人暖

第三天上午十点,我已等候在长岐山,为等南湾退潮,同时等来三两丁游客。养殖螃蟹的围网圈在平缓光滑的海面,此景让我心胸舒畅,烦躁随潮水慢慢卸去。

霞浦----天凉人暖

潮汐拉退,渐渐露出"甲骨文滩涂"。当地司机提醒:退潮黄昏时,远处的下青山大桥,承挂着蛋黄的日落、霞光撒满滩涂才更美艳。时机不合,太阳无力。此际,唯望丹青绘下这般美景。

霞浦----天凉人暖

挪步下青山大桥西侧,桥下杂乱无章的渔船、棚居,懒洋洋地躺在山海间,倒影着"海上吉普赛"连家渔民的艰辛。

霞浦----天凉人暖

政府支助的崭新鱼排,整齐地铺在灰蒙的海面,为灰心的"海上吉普赛"送来一线"曙光"。

霞浦----天凉人暖

桥尽回步,轻舟横在渔网排列的海面,渔船与我,南湾与桥,相看寂静。

霞浦----天凉人暖

下午两点半,顶着大雨我来到沙江,攀高眺望;晒海带的竹竿排在水道两旁。雨后歪打正着的"S湾水墨画"铺展在我眼前,收归渔船,载满腥气,远处是捕捞,近处是收获。

霞浦----天凉人暖

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S湾,引我朝夕梦萦的水道,没有意外惊叹,只有默默相送。

霞浦----天凉人暖

在北岐村遥望雨夜梦幻的县城。

霞浦----天凉人暖

第四天晨曦,烟雨朦胧的北岐海滩,摊开我一整天的风雨同路。

霞浦----天凉人暖

上午9点去到烟雨中的上澳村,冷色伴冷门,少见到当地人,更不见外来游人。

霞浦----天凉人暖

拉直上澳湾的大桥,不日通车,便利下浒镇、北壁乡渔民往返县城,也利诱我这累人。

霞浦----天凉人暖

十点到了盘前畲族鱼村,骤雨不断,打消了我去上岐村,看收、晒海带劳作场面的念头。

霞浦----天凉人暖

霞浦这段南线待我寻机漫游。

霞浦----天凉人暖

下午两点半,再踏小皓村滩涂,烟雨闭斜阳,岸边一排排的别墅是另一番安慰。

霞浦----天凉人暖

没有阳光聚浮光,一片灰茫茫。滩涂接实我的步履,接我忘情地迈靠海边。

霞浦----天凉人暖

第五天下午三点半,从县城的新城客运站搭中巴,在狂风骤雨相伴下,再次途经下青山大桥,五点到了台江码头。

霞浦----天凉人暖

风雨兼程、舟车劳顿地奔赴油菜屿,我满怀期望想入住约好的鱼排民宿。

霞浦----天凉人暖

却被民宿店主安排去了鱼牧场的漫生活民宿。

霞浦----天凉人暖

我一尝别有风情的漫节奏。

霞浦----天凉人暖

跃进退潮的海面漫游。

霞浦----天凉人暖

实地问解,渔牧场新一代的主人小谢,和煦讲述鱼排的经营运作。

霞浦----天凉人暖

烟雨凄迷、风平浪静的鱼排

霞浦----天凉人暖

潮起时托起寂静的旷空

霞浦----天凉人暖

潮落时拉开豁达的胸怀

霞浦----天凉人暖

油菜屿此刻没有浪,只有漫,携着静,静得我无法入眠,呆慢地数着窗外来往机帆声。

几十年来我已习惯了都市的车马声、喧闹声、工地声。

霞浦----天凉人暖

宁静,突然来了,没有过渡,不可多得。这晚,疲劳盖过安静,漫舒了一晚的渔居,想再加码,但还要慢行余下的拍摄地。

霞浦----天凉人暖

第六天上午七点,渔牧场主妇为我慢烧两条生猛的黄鱼,伴白粥作早餐。黄鱼是渔牧场的主打产品,鲜活直销无与伦比。

霞浦----天凉人暖

饱满心情后,小机船搭我,慢上近在咫尺的小山岗。

霞浦----天凉人暖

天继续阴沉,我继续暖扬,环顾四周的鱼排。

霞浦----天凉人暖

昨晚我漫漂的"渔牧场"只是沧海一粟,当地为此打造成"海上威尼斯",慢慢想来这名字有点怪怪,威尼斯就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亚得里亚海上。

霞浦----天凉人暖

家家户户的鱼排夹在东安岛与溪南半岛之间,避开了狂风恶浪,小船和快艇是各家各户代步的必需。

霞浦----天凉人暖

相约的司机小程,陪我上360度的观景小山岗。回航时,我频频回望;

霞浦----天凉人暖

期望下次来时,全换上政府支助的、色彩斑斓的塑料鱼排。

霞浦----天凉人暖

从"漫生活"踏回平实的陆地,延续"漫"的惯性。

霞浦----天凉人暖

如住在馒头山对岸的民宿,边观日出,边啃馒头。灰蒙中我对着馒头山,浮想那浪漫的晨曦。

霞浦----天凉人暖

午餐在高罗,同样的新鲜,餐后又来大骤雨。

霞浦----天凉人暖

雨后,高罗的沙滩,舒坦又舒展。

霞浦----天凉人暖

回首来路,倒影静候。

霞浦----天凉人暖

下尾岛留下无数脚印,印证手舞足蹈。

霞浦----天凉人暖

大京沙滩曾有几番热闹,闹得翻江倒海。

霞浦----天凉人暖

直到最后离开的第七天,与小江相约跟他出海打渔,终未如愿,补网也弥补不了这个遗憾。

这趟霞浦自由行摄,选在端午节前,上苍要储备大量的龙舟水,接连普降骤雨替代了短暂的晴空。霞浦独特的日出日落拍摄,拍成单调的"水墨画"。

好彩天凉人暖,包车司机的小程,助我遍踏霞浦的行程。日景民宿的小江,怂我出海打渔的冲动,渔牧场的小谢,抚我安享鱼排的寂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霞浦   畲族   滩涂   吉普赛   鱼排   之子   青山   骤雨   渔民   海带   斜阳   牧场   大桥   海面   日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