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一条从北向南的索曲河,贯穿了这座美丽的县城,河水像银丝线般,将村庄串缀在碧澈的河流上,这里被命名为“手中的佛珠”——卡称,译成汉语就是“乡城”。“佛珠”寓意着这里的玲珑和美丽,无处不在的茶马古道将它与外界联系了起来。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理塘前往桑堆的公路上,向右便是通往乡城的路,而在没有公路以前,这里也已经有人马涉足了,茶马古道纵横交错遍布藏区,古道支线从理塘深入这里,再由这里延伸至云南。在乡城,自茶马古道延伸过来便有了经商的传统,那时,从这里到云南要5天时间,进出云南等地的商人都会在这里小住几日,川茶与滇茶都汇聚于此,在这里,茶文化相互包容,藏茶文化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酥油茶,还有牛骨汤酥油茶、回锅茶、硝水酥油茶……在乡城的那拉岗村,有两座石屋分外引人注目,村中的老人说,那是茶马古道留下的遗迹。村中的民居全是当地传统的白藏房,唯有这两座石砌的古屋例外,村中至今还能看到一排排的拴马石,让人依稀感受到当年茶马互易的繁盛。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这里东邻稻城,北接理塘,西与巴塘、得荣县毗邻,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接壤,康巴文化的博大包容在乡城显现,被戏称为“疯装”的服饰折射出了乡城文化的独特性,你在其它藏区无法找到同样体现出香巴拉传奇风味的服装。因为“疯装”,乡城有了一种浓浓的异域情调。这里的人秉承了康巴汉子的性格和对格萨尔英雄主义的崇尚,形成了刚烈勇武的性格特征。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县境内白色的藏式民居零星散落,一条硕曲河从县境中流过,像是串起了一颗颗白色的佛珠,和乡城的名字相得益彰。这里的白色藏房是香巴拉之境中的一绝,白色墙体的藏房在藏区并不多见,是乡城人在康藏地区建筑基础上,融合了纳西族、汉族等民族建筑艺术特点而修建的,形成了与康巴高原其它地方乃至整个藏区相比都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乡城除了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外,它积淀已久的康巴文化、古老的民风民俗以及悠久的宗教文化也是一定要去领略的!县境内有藏传佛教中除了黑教以外的红、黄、花、白四大教派的多座寺庙。甚至东藏黄教最大的寺庙之一“桑披岭寺”就在这里,白墙红瓦与僧人的红衣相互映衬,便是一段最虔诚的藏式风情。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乡城里的居民也是淳朴热情,很大方并不害怕陌生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大概只有最纯净的山水才能养出这样单纯的人吧。从乡城出来伴着两旁郁郁葱葱的高山植被,走着古老的茶马古道,抵达佛祖留下的七净水——美丽的巴姆七湖。七湖连阶,间以瀑布相连,湖周围生态原始,飞溅的瀑布与宁静的海子构成了世间罕见的景致。一天之中的光线不一样,它的美也大为不同,宁静深沉的海子与潇洒的瀑布间或相映,动与静在这里达到完美的平衡。

与巴姆七湖遥遥相望的巴姆神山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称。神山下,有不少温泉,除了“男女共浴”这古朴的民间习俗,还有“人蛇共浴”。距县城的八公里的热曹考蛇泉,这是一处很奇特的地方,一半露天,一半藏于洞内,泉水黑白分明,更增加了蛇泉的神秘感。听说蛇的巢就在洞里,不时就有蛇滑入温泉,与人擦身而过。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这里的一切情景,在山色淡淡的氤氲里,和寺庙里的香巴拉传统唐卡画、佛经中的理想之境如此相似。歌里说“香巴拉并不遥远”,是的,眼前的这一切就是香巴拉之景,一座座村庄点缀在山间,起伏的田地环绕着闪着白色光晕的白藏房,月色雾霭中的山谷都成了蓝色光晕中的月亮谷。或许希尔顿在描写他的蓝月谷风光时,想不到康巴高原上会有如此众多的蓝色月亮谷。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茶马古道上白色藏房串成的香巴拉——乡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乡城   香格里拉县   理塘   古道   光晕   白色   县境   酥油茶   佛珠   月亮   云南   寺庙   瀑布   传统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