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江湖从来不缺传奇。


大将军们一战成名,底下的小喽喽一呼百应。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史,就是官方军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


但是呢,在官方军队以外,民间层出不穷的械斗也是没有断过。官方是为了王朝建功立业,民间团伙理由却简单得多,为了生活。


这些大大小小的民间械斗,虽无缘跻身历史大事件,却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中国的历史。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其中有这样一群拥有特殊职业、特殊技能的人,他们好战英勇,在不同时代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他们就是头戴安全帽的矿工。


01

械斗史上的不老传说


一切还要从挖矿开始说起。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有传言称在义乌南部的倍磊乡发现了银矿,这是大事,立即引来了附近处州上千人前来抢矿。义乌本地人肯定不干了,立马奋起护矿,于是爆发了大规模械斗。这在明代崇祯《义乌县志》都有记载。


刚开始形势还可控,后来赤岸、毛店等地的人都参与了进来。最终双方交战4个多月,有3000多人踊跃参与。这场械斗从4月持续到10月秋收才结束,死伤了几百人,毕竟是本土作战,最终以义乌人的胜利告终。


在畅销书《明朝那些事》中,描写就更夸张了:说是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过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殴打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这场矿区争夺战实在是过于出名,好巧不巧,双方打斗时被戚继光看到了。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戚继光也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有此一旅,可抵三军”。倒不是说戚继光认可械斗,而是义乌人的勇敢、团结、彪悍让他震惊。


虽说两边老百姓都是没有安全帽的矿工和农民,但是打得颇有秩序。人员组织力强,后勤保障也好,没有一哄而上又作鸟兽散的乌合之众习气。要知道,当时大部分明朝官兵可没这个素质,和义乌这群矿工比起来,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这场资源争夺战之后,戚继光果断在义乌征兵,最后征得四千名老实不怕死的勇士,被训练成了16世纪“地表最强战斗力”戚家军。


他们不仅作战英勇,还懂发明创造。兵器狼筅(xiǎn),就是明朝矿工兄弟发明的。在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后来成为戚继光抵抗倭寇的重要武器,约7斤重。要拿着这玩意儿冲锋陷阵杀敌,力气小点的还真玩不来。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就是这群械斗团伙和矿工兄弟,最后成功平定了倭乱,且以伤亡几十人的代价,消灭倭寇数万人。


要不说大将军都是慧眼识英呢?同样具有慧眼识英之能的,还有太平天国的将领。


02

太平天国,成败均在工兵


“翼王”石达开大家都知道吧,太平天国的骨干,也是天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又深为体恤百姓民生,同时洁身自好不骄奢淫逸,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达开少年时,除了种地还兼做生意,将炭运到平天山矿区出售。一来二去,与矿区工人和农民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时,石达开就凭着4000名矿工在手,成功入股,而这些矿工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的主力精锐。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无独有偶,金田起义时,矿工出身的秦日纲,也就是后来的燕王,带着贵县的一千多号银矿工人加入,充当起“工兵”的角色,专门搞土工作业、搞爆破。


太平天国占领的第一座城市,永安州,就多亏了没有安全帽的矿工兄弟爆破。太平军在这里驻扎了6个半月,完成了封王建制等一系列举措,一个国家的雏形在这座西南边陲诞生。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后来太平军挺进湖南后,在耒阳等地,又吸收了五千以上的煤矿工人,声势浩大了,成了正儿八经的“土营”,爆破法也有了书名,叫“穴地攻城法”。太平天国早期的土营确实风光无限,不管是八旗、绿营、还是曾国藩的湘军,都是被吊打。


清廷钦差大臣向荣在奏折中说:“挖煤之人,善于穿穴,故暗用地雷而不觉”。


1853年,太平军攻打江宁(今南京)时,就是从北城挖地道搞爆破,炸城墙,从缺口处涌入。定都后,为表彰矿工出身的土营战士,封赏了其中700多人为“师帅”,这些都是土营中的精锐。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但是所谓风水轮流转,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巧合。十一年后,也就是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打太平军的都城天京时,也是搞的爆破这一套。而这些矿工中的精英,大部分还是从太平军投降过来的,此时的太平天国精锐,已经全部折损殆尽了。


03

矿工出身的开国少将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起义军,拥有“绝活”的矿工都是现成的“工兵”,尤其是在爆破方面。


我国的开国少将,工程兵创始人之一王耀南,便是一个爆破高手。


王耀南出身在“鞭炮世家”,从小就会造鞭炮,还经常研究火药,很小的时候便跟着父亲去安源煤矿当童工,是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看到安源,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眼熟。是的,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当时11岁的王耀南,还领导安源儿童团,积极响应共产党的领导。


很多人不知道,秋收起义中的主力,就有安源矿工一千四百人左右。工人们纪律性强,立场坚定,又能吃苦耐劳,所以综合战斗力非常强。


身处和平年代的矿工们,虽然再也不会因为战争将自己置于险地,但是他们仍然在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


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械斗,为何造就了一代军事传奇?


每一个看起来平凡无闻的岗位,可能都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以不要小瞧自己正在做的事,它也许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太平军   安源   太平天国   明朝   银矿   义乌   湘军   工兵   安全帽   矿区   精锐   矿工   出身   工人   年前   传奇   军事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