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起义将领有很多,但他们大都是在战争后期起义的。在内战初始,由于国民党力量过于强大,致使一些倾向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将领对共产党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有所怀疑,他们不敢公开反蒋、摇摆不定。

但在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毅然率第8军1万余人,在邯郸地区起义,成为了抗战胜利后第一个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

高树勋,字建侯,1898年出生于河北盐山的一个贫农家庭,因家中生活困苦,他十几岁就外出做学徒,后来投奔到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当兵,由于他有勇有谋,而且为人正直,深受冯玉祥的赏识,到1926年五原誓师时,他就已经担任了师长。

1931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时,时任第27师师长的高树勋也参加了,但他却被红军打得大败,手下的第81旅也被全歼。高树勋看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苏区的穷人都翻身得到了解放,这让同是穷人出身的他很是触动。

高树勋的27师的官兵大多是北方人,对南方的气候和生活习惯都很不适应,部队的士气很低,他多次向蒋介石要求换防,但都遭到了拒绝,他一气之下,毅然离开部队,去庐山“养病”了。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蒋介石

1932年初,蒋介石又组建了第26路军,交给高树勋指挥,继续命令他“剿共”,但高树勋依然无心与红军作战。

8月26日,红军向高树勋驻守的乐安和宜黄发起了进攻,高树勋让部队不要抵抗,全部朝天上打枪,这样红军很快占领了这两座城。蒋介石得知以后大怒,到处通缉高树勋。

1932年9月,高树勋逃到了天津,和原西北军将领、共产党人吉鸿昌取得了联系,他们一起奔赴张家口,协助冯玉祥组织起了“冀察民众抗日同盟军”,并率领部队在长城内外抗击日寇,连克数城,威震中外。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吉鸿昌

但不久以后,冀察抗战在日军和蒋介石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了,高树勋只得逃到了天津英租界避难。

“七七事变”后,高树勋召集了河北地区的民团近万人,改编成了国军新编第六师,与日军周旋作战。高树勋还积极和八路军取得联系,请求他们派人来指导自己建设部队。

1938年初,八路军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主任朱瑞派共产党员钟辉去高树勋的部队工作,高树勋任命钟辉为师政治部主任,并参照八路军的建制,在团里设政治处,营里设教导员,很快使部队的士气得到了提高。

1939年10月,高树勋的部队扩编为新八军,由他担任军长,归属石友三的第39集团军节制。

石友三以前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但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很早以前就和日本的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勾结,在抗战时期又一直配合日伪军进犯八路军的根据地,并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石友三

石友三与日伪军勾结后,多次命令高树勋带兵进攻八路军,但高树勋始终表示:“今天是对外民族战争,在这个当口,可不能因反蒋有其他丝毫的动摇。汉奸决不能当,我们要给儿孙留条后路。”

于是石友三认为高树勋是自己投靠日军的一大障碍,多次挑拨日军进攻高树勋的部队,高树勋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掉石友三。

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来到高树勋的部队驻地活动,高树勋果断派人抓住了他,随即电告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卫立煌,卫立煌回电将他就地正法,于是高树勋将石友三活埋在了黄河岸边。刘伯承知道此事后,赞誉高树勋的这一行动是大义灭亲的壮举。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卫立煌

石友三死后,卫立煌下令让高树勋担任39集团军总司令,但蒋介石始终不信任他,高树勋要求蒋介石发给他300万元的开垦费,但直接被蒋介石拒绝,但同是总司令的胡宗南找他要钱,他一给就是3000万。

在1945年的国民党“六大”中,全国的总司令仅有高树勋一人没有当选中央委员,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堪。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抢夺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9月中旬,高树勋奉命率部从广武地区北渡黄河,进抵新乡,9月19日,他被任命为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并被继续要求沿平汉线北进。

高树勋意识到这一行动必然将导致内战的发生,他愤怒地说:“战后华夏,满目疮痍,亟待建设,岂堪再打内战!”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

由于刘伯承手下陈锡联的三纵和苏振华的一纵的顽强阻击,高树勋的部被迟滞在邯郸、磁县一带,伤亡不小,高树勋早就对蒋介石不满,现在对他无端挑起内战,驱赶他们这些非嫡系部队做反共先锋、借共产党之手消灭异己的做法更是反感,他于是决定和共产党进行和谈。

于是高树勋派战区总部参议、共产党员王定南秘密去见刘伯承和邓小平,并转交高树勋给彭德怀的一封亲笔信,言明自己不愿内战,邓小平马上指示王定南:为了在政治上孤立蒋介石,一定要争取高树勋和平起义。

不久以后,刘伯承亲自给高树勋写信,欢迎他派人来联系,高树勋也寄来回信,表明了自己反对内战的态度,并提供了国民党军队关于华北作战的军事情报。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刘伯承和邓小平

10月25日,邓小平指示王定南现在回去劝高树勋起义,但高树勋却有顾虑,他的家眷还在徐州和西安,如果他仓促起义,蒋介石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刘、邓为了打消高树勋的顾虑,首先联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让他们帮助妥善解决高树勋在西安子女及亲属的安全问题,中共中央也给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发电,要求他设法将高树勋的夫人送往河北,张爱萍收到信以后,马上派精干人员进入徐州,接出了高夫人。

高夫人出城后不久,蒋介石也派宪兵空降徐州,企图把她接到南京控制起来,但终归是晚了一步。高树勋和夫人团聚以后,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他决心进行起义。

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1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以通电形式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宣言里主要提出了3条方针:

“第一,本军坚决反对内战,并愿全国同胞,一致为制止内战实现民主政治而奋斗。

第二,拥护蒋主席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之建国方针,国是应取决于民主的政治协商,不应以军事方式解决。

第三,应立即联合各党各派,组织联合政府,以解决当前之政治危急。”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的部队起义

10月31日,刘伯承亲自来到马头镇和高树勋见面,他对高树勋说:“高将军以大局为重,高举义旗,不仅为人民立下了辉煌的功绩,而且为一切愿意和我党合作的国民党将领树立了榜样。毛主席、朱总司令对高将军的义举极为欢迎。”

高树勋感动地说:“毛主席、朱总司令如此关注,我们真是不胜感激。”

11月2日,毛泽东朱德又专门向高树勋发来贺电:

“建侯吾兄勋鉴:

闻兄率部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凡属血气之伦,莫不同声拥护。特电驰贺,即颂戎绥。”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起义后的欢迎会

高树勋的部队起义后,下一步就是改编的问题,毛泽东建议将他的部队改为“民主建国军”,刘伯承、邓小平和高世勋经过研究后,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决定采纳。

11月10日,民主建国军正式召开了成立大会,中央军委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王定南为总政治部主任。

高树勋在起义后,多次向刘、邓提出了自己想要加入共产党的请求,刘、邓一方面表示欢迎,同时表示尽快向党中央请示。11月11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就此事给中央发电报:

“高树勋三次要求入党,如何办理?请示。”

11月13日,中共中央给刘、邓回电,同意高树勋的入党请求,于是在邓小平、薄一波的介绍下,高树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前排右三)

11月12日,毛泽东专门起草文件,号召“开展学习高树勋运动”,他指出:“从国民党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依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高树勋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高树勋不断利用自己与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私人关系和起义后造成的影响,积极动员国民党军事将领率部起义。

后来邓小平也曾说:“毛主席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影响很大,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歼敌807万人,其中,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的就有177万人,占我军歼敌总数的21%。”

1946年10月29日,毛泽东、朱德发来电报,祝贺民主建国军起义一周年,朱德还专门写了文章《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高树勋为《人民日报》题词

为了把民主建国军建设成一支新型的军队,晋冀鲁豫军区派了一批政治工作干部到军中建立政治工作系统,但他们去了以后,由于缺乏做起义部队工作的经验,采取了“左”的关门主义态度,争取下级排斥上级,鼓动士兵反对军官,所以他们与起义军官的关系闹得极不融洽。

1946年底,一名保卫干部在集市上看见民主建国军的一位连长向一个商人举3个指头,就说他是向特务发暗号,把他逮捕,后来经过严刑逼供,他供出了一批“通敌”人员,涉及到一些营、团干部和更高层次的领导,搅得民主建国军内谣言四起,官兵人心惶惶。

这时高树勋以前手下一名姓马的师长从西安派人带信给他,劝他“弃暗投明”,高树勋将信送给了上级,并将来人看守起来,但没想到此人竟在半夜逃跑了,有人怀疑是高树勋故意放跑的,1947年6月15日,高树勋夫妇被押到军区驻地进行审查。

这件事后来报到中央以后,毛泽东作出批示:“高树勋邯郸起义有功,必须保证他的人身安全。”这才把他从困境中解救了出来。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毛泽东

1947年,民主建国军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高树勋任纵队长。随后率部进军桐柏山区和南阳地区。同年第十纵队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八军,高树勋任军长,他带领部队参加了解放鄂北战役,后又回师河南剿匪,为人民解放战争立下了功勋。

1949年9月23日,高树勋与张治中、傅作义等26名起义将军出席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北平的宴会。新中国建立前夕,高树勋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高树勋曾担任河北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及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他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5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高树勋时亲切地说:“树勋同志,你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的大忙,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

1972年1月19日,高树勋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在接见《第二野战军战史》撰写组成员时说:“平汉战役应该说主要是政治仗打得好,争取了高树勋起义。如果硬斗硬,我们伤亡会很大。我一直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他的功劳很大。没有他起义,敌人虽然不会胜利,但也不会失败得那样干脆。”

高树勋起义后,却被无故审查,毛主席指示:他有功,必须保证安全

邓小平

历史是公正的,邓小平的话,还给了高树勋公道的一个正确的历史结论。

高树勋将军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解放战争   晋冀鲁豫   邯郸   战区   总司令   河北   内战   日军   将领   长官   红军   蒋介石   国民党   指示   民主   部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