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往事—打狼


刚到农村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在我们村不远的山上,农民掏了一个狼窝,打死一只狼,这件事情轰动了全村,后来听参与的老乡讲述,那真是惊心动魄,我虽然没有参与这个过程,但听到农民的叙述还是印象很深,时间虽然过去几十年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插队往事—打狼

那是一个冬季的下午,邻村聂家坪的人来报:在聂家坪与我们村交界的山上发现一个狼窝,聂家坪的人是在放羊的时候发现的,希望我们村出动人员配合捣掉这个狼窝。那个时候,狼是个害人的,它不仅偷吃家畜,有时还伤人,如果发现群狼(三只以上)还要报告当地政府来处置。

插队往事—打狼


村里招集了一部分年轻力壮的社员,带上农具,棍棒,绳索,刀具等跟随聂家坪老乡来到山上。到了山上才知道,这个狼窝选址也太绝了,它建在一个落水洞里,落水洞口面临悬崖绝壁,这样即隐蔽又安全。

插队往事—打狼

落水洞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地形地貌,很有特色,它是在黄土被雨水常年冲刷下形成的一个直上直下的井一般的落水洞,在落水洞的下方有个出水口,但不知道为啥这个落水洞里面还有一个深深的侧洞,也许是狼给掏出来的,用来做自己的窝,洞的出水口让老乡用石板给挡上了。

插队往事—打狼

老乡们开始商议方案,有人说不能从出水口进去,因为如果狼一旦进攻就没有退路,后面是悬崖,掉下去很危险。只能把人用绳子给顺到落水洞里面,到是没有跌下悬崖之犹,但是狼要向人攻击,可就没有退路了。这个方案真够悬的,把一个人给放到狼窝里面去跟狼搏斗,没有一定的勇气和本领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同时下去二个人好相互有个照应,但这个方案也不行,洞井不大,二个人转不开身,更危险。最后有个老乡自告奋勇说就我一个人下去,你们在上面拽着绳子,一旦有危险,你们就赶紧把我提上来。

插队往事—打狼

就这么定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见大伙给他腰上绑上粗绳子,他在腰里别上一把杀猪刀,手持一根长矛,嘴里叼着一把杀猪刀,因为要腾出手来扶缆绳,就这样,在几个人的拉拽下,慢慢的往洞下放。

插队往事—打狼

就在众人围观的时候,另一只狼,应该是公狼在远处深沟对面的山上不停地踱着步,焦躁不安。跟随一同来的几只狗也朝着远处的狼吠起来。

插队往事—打狼

这边,人已放到落水洞的底部,只见他紧张地端起手中长矛,对着洞内张望着,洞里的狼是只母狼,公狼外出觅食,母狼在家里守护自己的小崽,自打落水洞的出水口被堵住,母狼肯定就知道事情不妙了,现在又从洞的上面下来一个不速之客,母狼在洞里开始低沉的噢噢吼叫着。

后生(陕北把年轻人称作后生)端起长矛开始向洞内的母狼进攻,母狼始终不离开它的小崽,长矛试探着逼近老狼,几次戳向母狼,狼被戳中更加暴躁,突然老狼一口咬住矛头,并死死不放,后生使劲把住矛杆,一较劲儿,矛头折断了!

插队往事—打狼

后生这下子更紧张了,一手持一把杀猪刀,长枪没有了,短刀必须近距离搏斗,后生开始一步一步地逼近母狼,母狼发出低沉的吼声,但它就是守护洞口,不愿主动出击,后生趁机向母狼发起攻击,一刀刺向狼颈,狼被刺中!疼痛使得母狼一跃,刀掉了,后生只剩下最后一把刀了,这可不能再丢了,后生手持杀猪刀向母狼发起最后攻击,母狼站起来,带着浑身鲜血扑向后生,双方都在做最后的拼搏,趁着母狼站立的好时机,后生把杀猪刀狠狠地插进母狼的胸口,母狼显然是被伤得不轻,已经失去进攻的力量了,后生趁着这个机会向母狼连捅几刀,母狼靠着洞壁慢慢倒下去------,后生解开腰上的绳索,推开洞口石板,走了出来。

插队往事—打狼

在外面的围观者都是通过落水洞口把里面的搏斗看的一清二楚,他们围过去问道,怎么样伤着没有?后生说我没事,众人说那你身上的血?后生说都是狼血。

众人拥进落水洞,把死狼拖出来,后面还抱出几只小狼崽,当场摔死。就这样大伙抬着狼,浩浩荡荡胜利归来。

第二天我去上工,路过场院,只见昨天那只狼被挂在场院旁的一棵树上,准备剥皮剔骨,狼的尾巴拖在地上,二个前腿被捆住吊起来,整个狼比我这个一米七的个子还要高。

插队往事—打狼

从这天起,那只公狼每天天一黑就来村里闹,一直叫到半夜,弄得人心惶惶,我是不等天黑就赶紧回窑,把门用扁担给顶上,窗台放上石块,以防万一。

就这样公狼闹腾了近半个月,整个春节也没安生。

徐大益

2021年9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黄土高原   陕北   场院   出水口   狼窝   长矛   矛头   后生   绳索   洞口   石板   老乡   往事   危险   发现   方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