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懒人很少下厨,吃饭都是下馆子,有一天心情特好,想要尝一尝自己的手艺。既然有下厨的想法,所需食材得去买菜,平时买菜都是就近超市,可能是很久很久没出门的原因,竟然想起了杨家坪的前进路。这条闹市区里的农贸街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人生第一次买菜就是在前进路,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因为方言而闹出不少笑话,同时也因为方言在前进路认识不少的大爷孃孃。尽管目前的方言不是很利索,但这一最不顺畅的重庆话都是在前进路学的,以至于买菜首选的都是前进路。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说接地气或许就是看到背背篓的人,在繁华的闹市区里看到人家背背篓,感觉有点奇特。印象中背背篓应该是远离城区的乡镇或者农村,出门方便携带物品才背背篓,而在现代化的商圈看到背背篓是不是太过于传统,传统到让人感觉土里土气的。当然那是年轻时候的看法,等到岁数稍微大点后反而看到背背篓很有意思,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高的都市,能守住传统倒觉得是一种习俗美。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年轻时就喜欢吃水豆腐,对豆干特别的排斥,看着黑乎乎的颜色就不太喜欢。直到活动范围的增多和交际圈的不断扩大,各种应酬的来之不拒,偶尔的吃到豆干还真有点好吃,特别是打火锅的时吃的豆干还真有点那么回事,后来也就喜欢上豆干了。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今年的猪肉价格任性,牛肉价格稳定又吃不起,唯有鸡鸭肉吃的最香。比起重庆这边蒸煮熰熟的吃法,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吃两广地区的白斩,不是挑食而是一种地域饮食习惯。当然想吃白斩鸡或者白斩鸭,都要亲自下手弄,要不是也只能入乡随俗,可偏偏又是个大懒人,大部分都是跟着重庆的做饭吃,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听人家说黄鳝吃多了会流鼻血,因为黄鳝的养分很高,吃到肚子后养分不能够在肚子里及时分解,养分会形成血液从鼻子流出来。感觉这就是一句废话,吃了很多年的黄鳝,还没流过鼻血,越吃越喜欢吃那倒是真的。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最喜欢的就是能买到村民售卖自产自销的蔬菜,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特有的喜欢,总感觉村民售卖的蔬菜是绿色食品,买得放心吃得更是安心。杨家坪哪有农村,想着村民带蔬菜进城真不容易,买村民的蔬菜或许也带有个人感情 ,小时候爷爷也经常到菜市场去卖自家种植青菜,看大爷售卖的青菜都能想起爷爷的身影。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最拿手的就是大醉虾,每次下厨都喜欢弄这道菜。两瓶啤酒跟大虾一起下锅,把啤酒煮干喜欢辣的可以放辣椒,也可以吃酸醉虾,不过瘾可以用白酒煮大虾,只是酒精含量很高,建议开车不要吃大醉虾。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今年的猪肉真的太飘,在繁华商圈生活的富裕人家都感到吃猪肉有些困难,更不用说乡下低收入基层群体。也不是吃不起,而是不能像10元时代的猪肉,想吃就敞开肚子吃。比起以往肥瘦的挑着吃,现在真的是一种奢望,不知猪肉价格涨上来后会不会降下去,或许10元时代的猪肉再也回不来了。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棒棒少见了,又出现板板车,尽管挣钱的方式不同,但挣钱方式和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靠一身力气挣钱。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一个人的能力,不管从事行业的人,其本质都是为生存而努力,为生活而忙碌,生活着的都是为生存而奋斗的人。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很喜欢吃包谷,特别是糯包谷,每次去菜市场看到糯包谷都会买回来煮着吃。可能是糯包谷太好吃,有时竟能把糯包谷当饭吃,而且是越吃越想吃。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重庆人喜欢吃辣那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虽然不是土著重庆人,但对辣椒就从没有嘴软过,最喜欢吃的是小米辣,越辣吃得越过瘾。在老家经常是米山椒,比筷子头还小的米山椒,吃在嘴里辣在喉咙的那种辣才爽,只是这边很少见。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前进路尽管处在闹市区,但乡村气息很浓厚,来这里买菜的人群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白领,富裕人士,土著开发户,进城务工人员,十里外的村民。比起商圈步行街穿着打扮尽显成功人士相比,感觉还是这里比较热闹。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前进路有大商圈的繁华,却没有大商圈的高消费,很适合低阶层和低收入人群前来消费,当然自己也是低收入人群当中的一员,没少光顾这里。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好羡慕大哥有健硕的身体,看这两箱货物超过百斤,虽然自己也能勉强扛起,但170的身子外加不足50KG的体重,想来也是很吃力。胃有点不舒服,虽说是小毛病,但也养了两年病,除了胃口逐步下降和体重低下50KG,想来什么也没有了,有时还担心保持苗条下去有时雅观,如果这几年正常的话,以这等近中年的岁数,想来亦是稍微隆起的将军肚。有时真的很羡慕有点肚子的男人,感觉有肚子的男人好比成功人士,哪怕真的不是成功人士,起码看着就像是成功人士。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在重庆生活久了,也习惯了当地的饮食习惯。超喜欢吃小面,现在是每天必有一面,最爱吃的是肥肠面和牛肉面,特别是肥肠面的香味真的让人受不了。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大哥买这么多的菜,不知打算要吃多久才吃的完。不知是青菜太过实惠还是大哥的财力过于富裕,以至于买的货物都把背篓给装爆。大哥迈着沉重的步伐,吃力的前行,想来背篓里装的货物不下半百斤。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小时候看着哥哥姐姐们跑进歌厅消费都觉得很羡慕,等自己长大了却很少有机会去歌厅。不是不想去,是歌厅现在太少,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歌厅的存在,只是现在却不想进去了,岁数大了更倾向于安静,当然要是有天兴致大爆发,去歌厅吼几声也不是不可能。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四轮车横行的闹市区,还能看到三轮车确实很稀有。不过这些三轮车都是职业营生的兜客者,听说近段时间要禁三轮,是不是真的还有待确认,要是真的禁三轮,往后想在杨家坪一带乘坐三轮车可就真的很难了。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偶尔的闲下来,娱乐娱乐也好,玩手机是现代人最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男女老少都喜欢玩手机,我奶奶将近90岁,还喜欢抢红包,我们几个为了让奶奶开心,经常在家族群发红包,让奶奶抢着开心开心。

重庆市九龙坡繁华商圈,有一条很接地气的传统老街好比农村赶集

最难得的是在前进路买菜,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美女,伪君子可以装,蛇浪可以装,但看到迎面而来的美女不看一眼,那可就是人有问题了。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又到年末,这元旦节一过,春节来得也就不远了,想备年货的好友们,有空的话不防来杨家坪的前进路走走,哪怕什么都不买,看个热闹也挺值当的。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进路   商圈   大醉   土著   老街   包谷   背篓   黄鳝   重庆市   闹市区   歌厅   重庆   猪肉   村民   成功人士   繁华   传统   农村   感觉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