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有多"铁",第二次印巴冲突期间,中国给予"巴铁"军事援助

世人都知道巴基斯坦跟中国很“铁”,但究竟“铁”到何种程度呢?

巴基斯坦是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制裁中国时唯二地投反对票的国家,为此损失了几十亿美元,而中国则在巴基斯坦最无助的时候向其提供了最坚定的支持。尤其是在第二次印巴冲突期间,中国给予了“巴铁”大量的军事援助。

那么在此期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中国为这位“巴铁”付出了多少呢?

中巴有多

1947年10月27日,第一次因为克什米尔引起的印巴冲突爆发,但是打了一年多,双方也没有分出一个绝对的胜利。

直到1949年1月,双方才在各自的占领区域内停火。而是此时,巴基斯坦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2/5的土地、1/5的人口,而印度则占领了克什米尔地区3/5的土地、4/5的人口。而这一切的根源全是由于英国在退出印度、允许印度跟巴基斯坦分治时候的“蒙巴顿方案”所导致的。

这个“蒙巴顿方案”虽然允许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但是由于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模棱两口,导致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发生了多次冲突。上面所说的第一次印巴冲突才只是第一次,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印巴冲突,但是限于篇幅,现在主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二次印巴冲突期间的事情。

中巴有多

第二次印巴冲突

克什米尔地区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都很重要。在印度这方面,克什米尔位于南亚的西北地区,是印度进入中亚的关键关卡,也是印度北边重要的“保护神”——一旦克什米尔地区被巴基斯坦占领的话,那么恒河平原将会受到巴基斯坦与中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印度进入中亚的通道也会被掐断,这样就会使得印度永远沦为二流的地区性大国,而不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

中巴有多

印度国旗

而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同样不能或缺。因为克什米尔地区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屏障,没有了克什米尔,伊斯兰堡将直接面对敌人的进攻。因而,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根本没有半分妥协的余地。

由于第一次印巴冲突的时候,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着自己的解放战争,所以基本上中国没有为巴基斯坦提供什么帮助,但是1965年爆发的的第二次印巴冲突,中国终于帮到了“巴铁”。

1965年8月初,先是克什米尔游击队与印度军队发生冲突;

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参与了战斗;

9月6日,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进攻,第二次印巴冲突全面爆发。

中巴有多

第二次印巴冲突

由于印度蓄谋已久,准备得比较充分,一开始打的巴基斯坦措手不及。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曾经在正面战场投入十五个师的兵力,而巴基斯坦只有五个师,为了避免印度军队攻入伊斯兰堡进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巴基斯坦一方面动用了精锐的战略预备队进行战斗,一方面向英国、美国等国家提出求援,但是只得到了印尼等小国的回应,巴基斯坦终于意识到这时候只有抓住中国抛来的橄榄枝,跟中国进行合作,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

此时的中国一边研究着如何援助巴基斯坦,一边开展着支持巴基斯坦的舆论战。中国确立中锡地区作为军事援助巴基斯坦的突破口,因为这个地方是中印有争议的地区,同时也是巴基斯坦需要中国牵制东巴基斯坦的印度军队的地方,中国要想这个地方派遣军队的话那就师出有名了。

1965年9月17日,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使馆发出了一道强硬的“招呼”:

“严正要求印度政府在收到照会后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

9月18日,中国军队开进中锡边境,第二天,又到达了离印度阵地不足500米的距离。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再次向印度驻华使馆发表声明,强调印度政府必须将其在中锡边界上,侵入到中国境内的工事全部拆除,不仅如此还需要在边境地区停止一切的侵略活动。这些行动和照会,有效地牵制住了印度的部分军队,减轻了巴基斯坦当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中国在舆论上为巴基斯坦造势的行为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外交照会,并提出,只要印度方面还在“威胁”克什米尔,中国就决不会停止对克什米尔人民正确做法的支持,同样不仅是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也不例外。如果印度一直不放弃对巴基斯坦的侵略行为,中国也不会停止对巴基斯坦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援助。

中巴有多

其次,为了表达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时任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明知道巴基斯坦有战争,还特意从巴基斯塔出发访问亚非国家,旗帜鲜明地表达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陈毅在机场会见巴基斯坦外长布托的时候,再次公开中国的态度,支持巴基斯坦反击,谴责印度的入侵行为。

中巴有多

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

再者,就印度武装侵略巴基斯坦的问题,中国方面也发布了相关严正声明:

“印度在克什米尔的问题上已经是侵略行为,现在又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这是更加严重的武装侵略行为。”“中国政府严厉谴责印度的侵略罪行,坚决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的争议斗争,严正警告印度政府要对这一扩大侵略罪行,承担一切后果。”

除了在军事行动、舆论支持等方面,中国在物资上也加大了对巴基斯塔的援助尺度

1965年9月,中国政府还接待了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军事代表团,虽然是秘密访问中国,但双方还是顺利的达成了相应的“约定”。主要内容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主要是空军作战力量以及人员培训,为了避免刺激到英美等国,虽然这次提供的援助主要来自中国,但确实通过印度尼西亚这个中介完成的。

除此之外,中方还承诺向巴基斯坦提供100门七五型无后坐立炮和一万发炮弹,以增强巴基斯坦正面对抗印度军队的能力,并且还保证中方第一批援助物资将会在1965年10月5日抵达新疆和田,到时候,巴基斯坦可以派人来取,可以被空运到巴基斯坦的东西,将会集中到广州。

同时,应巴基斯坦坦克司令的要求,我军又从现役装备当中拨付了一批坦克准备运送给巴基斯坦军队使用,但是由于天堑喀喇昆仑山脉的承担,我国援助巴基斯坦的物资当中,除了部分物资通过空运等途径按时到达外,还有几十辆坦克等物资是在第二次印巴冲突之后才匆匆运达巴基斯坦的,因此两国“痛定思痛”,决定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中巴有多

修建喀喇昆仑公路

这场战争,一开始印度军队占上风,主要是因为出其不意,但时候后来随着巴基斯坦军队在空军和坦克上占了优势,再加上中国的援助,一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给印度军队以重创,但是后来双方又陷入了僵局,互有胜负。

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印巴于1965年9月23日正式停火,次年1月份,在苏联的周旋下,巴基斯坦与印度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双方保证今后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且履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第二次印巴冲突结束。

中巴有多

巴基斯坦与印度签署《塔什干宣言》

可是“蒙巴顿方案”的初衷并不是要带给巴基斯坦与印度人民以和平,而是要在他们中间埋下仇恨的种子,使得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永远的“世仇”,而不是成为友好国家,这样就方面英国日后的控制,同时避免印度像中国一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所以第一次印巴战争、第二印巴战争都没能解决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就像英国人留给阿拉伯人跟以色列人通过五次中东战争都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样,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于是又有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但即使发生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

中巴有多

第三次印巴战争

那我们为什么竭尽全力的援助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呢?换句话说,我们通过援助巴基斯坦人民对抗印度得到了什么好处吗?

首先,维护了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打击了印度称王称霸的野心。

我们知道,在当时美帝国主义是支持印度的,苏联修正主义者也通过支持印度来牵制我国。有着这两大国的支持,印度完全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在中印边境上“胡作非为”,不但挑衅我军,还不断蚕食我国的领土。

中国由此对他们发出了多次警告,并且在之前的中印冲突中已经“教训”过印度军人了,但是他们仗着大国的支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中国底线。中国不方便大规模地对印度直接出手,但是通过巴基斯坦给印度以打击的话,完全有礼有节有力。

于是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不但出钱出物,还出参谋,甚至还亲自出动军队,就是要打到印度知好歹、明进退,不然他还真以为世界上除了美国与苏联,就只剩下它印度了呢!

其次,收获了巴基斯坦的友谊。

锦上添花,人人都会,但是雪中送炭,却未必人人都肯,中国在自己都还存在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援助了巴基斯坦人民抗击印度入侵的事业,获得了巴铁人民极大的好感,所以才会有在20世纪90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宁愿损失几十亿也要反对制裁中国的行为。

中巴有多

巴基斯坦国旗

我以诚待人,人才能以心待我,我们也愿中巴友谊万古长青,地久天长。

中巴有多

中巴友谊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伊斯兰堡   克什米尔   中国   印度尼西亚   严正   巴基斯坦   冲突   苏联   印度   中巴   坦克   大国   军队   物资   战争   地区   军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