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被戏称"欧洲子宫",如何从工业强国混成"欧洲贫困户"

最近乌克兰重回人们视线,是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代孕事件”,因为疫情的关系,数百名代孕婴儿被囤积在乌克兰,经过媒体报道发酵,乌克兰国内黑暗的代孕产业才得见天日。

乌克兰:被戏称

据《纽约时报》报道,乌克兰在政府的默许下,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代孕市场,许多欧洲国家的人都前往乌克兰寻求代孕服务,无数名适龄女性被强制进行代孕活动,如今代孕业已然成为了乌克兰的支柱产业。

乌克兰:被戏称

所以在推特上,很多网友都戏称乌克兰为“欧洲子宫”,前几年乌克兰农业发达,供给了欧洲市场占比超过50%的农产品,那时候乌克兰还是“欧洲粮仓”,这一称号的变化,似乎在揭示着一个事实,即乌克兰现在连农业大国的位置也坐不稳了。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几何时,苏联刚刚解体之际,乌克兰继承了苏联30%的军事遗产,一度是第三大军事强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现在没人还记得乌克兰的光辉历史,谈到它,除了美女如云,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都是腐败、落后、剥削等词语。

那么,乌克兰如今到底混乱到什么地步呢?作为前苏联第二大加盟国,乌克兰底子深厚,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它一步步沦落到如今这一局面呢?乌克兰的衰败对我国有什么启示吗?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回顾一下历史,好好说说与乌克兰有关的那些事。

乌克兰:被戏称

乌克兰国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乌克兰的基本信息。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欧盟与独联体尤其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1187年的《罗斯史记》,意为“边陲之地”,的确,乌克兰的位置非常独特,夹于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按理说可以左右逢源,十分有利于发展。

而且,占地6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四千来万,称得上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在其国家境内也并不稀缺,但非常奇怪,乌克兰现在并不是一个工业国,反而成了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一个农业国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下很难有什么作为,据2018年的数据,乌克兰GDP总值仅为950亿美元,人均GDP仅3050美元,这一数据放在它的欧洲邻国面前,简直相形见绌,其国内水深火热的生活自然不言自明。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问题,地理、人口、资源都十分有利的乌克兰,却发展得一团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政治腐败,202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给出“全球腐败指数排名”,其中乌克兰毫无悬念地当选最腐败国家,连南美的一些穷国都难以企及,可见其国内的政治生态是多么恐怖。

政治上的腐败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短视,许多苏联时期留下的军事、工业遗产都被消耗殆尽。

比如在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有着著名的南方机械制造厂,位于东部城市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基,看似岌岌无名的一个小厂,却先后设计并制造了四代战略导弹,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苏联航空装载火箭,可以说,这一制造厂直接奠定了乌克兰作为航空强国的基础。

乌克兰:被戏称

乌克兰南方机械制造厂

但空有基础却并没有用,苏联解体后,失去老大哥的乌克兰开始“放飞自我“,不仅没有利用好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反而任由该厂荒废,到了2005年前后,因为入不敷出,政府又不愿意继续给予科研经费支持,这个在世界举足轻重的航空业翘楚正式宣告倒闭,其中装备卖的卖,销毁的销毁,我国便从中买断了几项与导弹研制相关的核心技术,后来美国媒体无耻地攻击我国的东风系列导弹是从乌克兰进口,便是恶意引用了这段历史资料。

乌克兰:被戏称

东风导弹

乌克兰浪费掉的军事遗产不仅如此,造船业,尤其是军舰制造业,本来也是乌克兰领先世界的产业,尼古拉耶夫市作为军事造船科技重镇位于乌克兰的南部,这里曾经铸造过三艘航空母舰,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后者被我国买入后进行改造,命名为“辽宁号”,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

乌克兰:被戏称

“辽宁号”

但尼古拉耶夫市光辉的造船业早已成为历史,为了讨好选民,乌克兰的政客毫无远见地停止了在该市的投入,转而资助本来就过于饱和的种植业,造成了一个恶果——曾经的造船业巨头乌克兰,现在竟然连一艘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舰都没有,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国际笑话。

乌克兰:被戏称

乌克兰国旗

刚才举出的两个例子,在乌克兰的历史中只是冰山一角,一言以蔽之,苏联的政治、军事遗产早就让乌克兰坐吃山空。

那么,乌克兰的政客到底为什么这样大肆挥霍国家财富呢?

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情况或许能很好地解释这个困惑,泽连斯基是一个政治素人,毫无从政经验,在担任总统前他的职业一直是演员,而且是喜剧演员,他的经历有点像美国前总统川普,因为国内选民不顾国家长远发展、听任选举时的花言巧语,泽连斯基发挥了他的职业特长,巧舌如簧地骗取选民的信任,高票当选了乌克兰总统。

乌克兰:被戏称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这位总统所做出的荒诞之事数不胜数,就在今年3月23日,他误签了一项行政令将自己“免职”,一时之间舆论一片哗然,乌克兰民众纷纷怀疑国家是否出现政变,欧洲其他国家也十分警惕,生怕出了什么大乱子,但随后这项行政令很快就被删除,总统办公室也回应说,总统只是错误地签署了行政令,并未真的将自己“免职”。

乌克兰:被戏称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这么一件荒诞不羁的事情,哪怕发生在一个基层行政机关也十分可笑,却在乌克兰最高领导人身上出现,可见这个国家的政治儿戏到了什么程度。

那么,之前的总统就更好了吗?不,前任总统叫波罗申科,

乌克兰:被戏称

波罗申科

是乌克兰巧克力行业的巨头,在执政期间,乌克兰的经济毫无改善,其名下的巧克力公司反而扩张了数倍,腐败程度和利益输送可见一斑,再之前的总统也没有例外,不是电力巨头,就是天然气巨头,乌克兰的国家控制权,好不容易从大资本家手中转让出来,却落入了一个不太靠谱的喜剧演员手中,难怪很多当地居民感叹,国家前途命运堪忧。

除了政治上的腐败,乌克兰如今的困顿局面与其外交上的失败也密不可分。美俄两个大国相互对抗,乌克兰作为地缘政治的关键部分,一直都面临着选边站的问题,但乌克兰的历任总统都为亲美派,渴望加入北约,寻求美国庇佑,但美国也不是什么慈善家,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乌克兰:被戏称

北约旗

乌克兰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核国家,美国对它并不放心,便承诺北约会给予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要求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没想到为了小小的短期利益,乌克兰竟然同意了美方要求,在一年时间内销毁了国内所有的核弹头、核原料,并将技术、设备悉数低价卖给美国。

这一鼠目寸光的做法马上付出了代价,俄罗斯见乌克兰没有了核武器,胆子便大了起来,就在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的关键时刻,普京将军队开入了克里米亚,乌克兰手中没有了筹码,只能任人宰割,这时候的北约成员国,除了谴责几句,毫无作为,美国之前的保证一下就算不得数了,乌克兰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俄政治博弈中,乌克兰作为中间国家,受到的牵扯不止于此,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农产品也欠收,刚刚靠着粮食出口过上几年好日子的乌克兰再次深陷泥潭,就在这危急存亡之际,俄罗斯暂停了与乌克兰大部分贸易合作,乌克兰政界以为可以靠着欧美渡过难关,可是美国自身的难保,不仅没有帮助乌克兰,而且和俄罗斯一样,削减了大部分贸易订单,并且因为美国大肆印钱,高度依赖美元结算的乌克兰国家财富进一步被稀释,经济雪上加霜,一步一步堕落到如今人民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地步。

乌克兰:被戏称

乌克兰

可以说,乌克兰的失败并不是偶然,在苏联打好的地基上,乌克兰没有大力建设,而是任由西方国家摆布,政治不够透明、经济不够独立、军事一再退让,这些因素互相叠加,造成了连锁反应,最终造就了如今的乌克兰。

乌克兰:被戏称

乌克兰

反观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重工业,一路稳扎稳打,从不依赖他人,虽然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起步很艰难,但是筚路蓝缕的经历却带来了如今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科技发达的新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乌克兰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在这一紧要关头,我们更加应该寄希望于自身,而不是指望其他国家的帮助,只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得更快一些。

乌克兰:被戏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乌克兰   欧洲   北约   苏联   造船业   贫困户   戏称   选民   俄罗斯   美国   强国   子宫   导弹   腐败   总统   政治   工业   国家   经济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