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最后的十天

第五天

孝庄太后听完侍卫的讲述,面容十分沉静,沉吟片刻,朗声说道:“现在,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抢在这帮狗东西之前安排妥当。鳌拜,你立即率领亲兵500人,立即赶往大安寺,保护圣上,并移驾圣上到——”孝庄太后让鳌拜附耳过来,低语几句。鳌拜一甩箭袖,单腿点地,说声:“喳!”然后,迈开大步,出了慈宁宫。

随后,孝庄太后急命洪承畴进宫。约莫有一炷香的功夫,随着一声禀报,孝庄太后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个身长中等、文质彬彬的官员迈步进宫,跪下请安。孝庄太后说声:“洪大人,免礼!请坐!”便将当下情形说了一下,洪承畴凝眸静听之后,对孝庄太后回道:“太后,我意是立即派两路大内高手晓行夜宿,一路前往保护辽中名医曹寅从辽阳赶往圣上住所,一路前往保护名医叶天士从苏州前往给圣上诊病。既然消息已走,必须抓紧时间。我猜想,那个偷换画轴的两个人,不是郝摇旗的人,就是马吉翔的人。要防范李自成部下郝摇旗的密探和南明王朝的马吉翔那帮锦衣卫从中作梗。而且,朝廷还有没有觊觎皇位的人,比如多尔衮的余党还会不会兴风作浪,一时难说。朝廷之上,必须内紧外松。太后,这是我的拙见,请太后斟酌。”孝庄太后听了洪承畴的谋划,不住点头。然后,立即在慈宁宫召见几位大臣,分别作了安排。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而此时,辽阳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外面大雪飘飞,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里,显得格外安静。在书房的火炉旁边,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年人正在张褐色大桌子旁屏气走笔,那种气定神闲,那种儒雅气质,就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老爷!客厅来了两个外地口音的人,指名道姓要见老爷!”

“他们是干什么的?”

“好像是家人有急病!看上去神情很焦急的样子!”

“那我去见见!”

他就是曹寅,是闻名东北的中医。他的父亲曾是皇太极的大内侍卫。此时,已经告老还乡,在曹家颐养天年。但曹家与清宫还多有联系,曹寅的母亲还在给孝庄太后当包衣奴才。他从小喜欢学医,跟着辽东的年老中医学了几年,又跟着蒙医学了几年,在医学上颇有造诣。书房一墙的书架上就摆着他亲自书写、勘校的《集验良方》一书。这是根据他医学实践写成的医书。

曹寅最感慨的是1628年辽宁天花那次。那时,他也就十五六岁,跟着自己的老师年老先生曾到奉天城南的一座临时搭建的城堡,去探看那些患上天花的病人。那座由砖石垒成的城堡能有一个村庄那么大。奉天城的天花患者,无论汉人,还是满人,一旦发现患了天花,立即扔到这座临时城堡。

城门口站着两个持刀的清兵,颇显威严。冷风“嗖嗖”地吼叫着,天上有苍鹰在低空徘徊。城门不远处可见一滩又一滩血肉模糊的衣服,那是一些病人或倒在路边,或被家人丢弃在路边,被老鹰、灰狼、野狗、黑熊们狼吐虎咽之后的残渣。一只老鹰还在那里捕捉剩余的残渣,见曹寅和年老先生坐着马车骨碌碌地滚过来,稍微地往旁边躲了一下,等马车走过,继续啄食那些残羹冷炙。虽然是冬天,但走近了,还有一股腐臭的气味,被冷风一刮,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站住!没有护照,谁也不能进!”一个40多岁的清兵拦住了曹寅和年老先生。临时城堡是封闭的,没有护照,既不能出,也不能进。曹寅急忙从背包里找出总督府开出的“护照”,他们师徒二人是总督大人特派人请来的。那名红鼻头的清兵哈着手拿过“护照”,左看右看,旁边的那名清兵抢过去,瞪了同伴一眼,说:“你,你识字吗?装的倒挺像!”那名士兵揣着手,笑嘻嘻地说:“护照不都一样吗?”同伴扫了一眼护照,又打量了曹寅和年老先生一眼又一眼,问道:“你们得天花了?”曹寅回头一指年老先生,说:“这是我老师,年大夫,是去给城里的病人看病去!这可是总督府的批文啊!怎么不好使呀?”两个士兵一听总督府,忙都换上了一副笑脸,说:“哪敢哪敢!块请进!”

一进这所谓的“城里”,那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啊!一座座帐篷,一片片呻吟声,此起彼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天花   辽中   奉天   大内   辽阳   总督府   圣上   清兵   残渣   侍卫   太后   护照   城堡   病人   两个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