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扇 会友

“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

——法国作家伏尔泰

扇之源

在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而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以扇 会友

阎立本《步辇图》卷中的“障扇” | 故宫博物院

商周时期,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这就是最早的“羽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用于奴隶主和帝王们外出时遮阳挡风避沙的,所以有“障扇”之称。后来,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其功能更趋向于显示威严。

到了东汉,扇子开始在民间流行,出现了“竹扇”和“蒲扇”。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由于纨扇多用洁白的细绢制成,所以又称“绢扇”。因为这一时期的纨扇形状多“团如明月”,又在皇宫中使用较多,所以又有“团扇”、“宫扇”之称。纨扇外观精致、华丽,小巧而极富情趣,深受中国古代闺阁仕女青睐,因此作为扇子的主流种类之一,纨扇得到极大发展,流行千年。

隋唐时期,以竹木为骨架、薄质丝绸为扇面的纨扇趋于流行,形状上除了圆形外,也出现了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

以扇 会友

丝绸扇 图片来源 | 松兰铺子

北宋时期,出现了当今常见的“折扇”,因其方便实用的特点,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南宋,随着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的盛行,扇子铺和画商也应运而生,从而推动了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

明清以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时尚,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制扇工艺的融合,使得中国扇子成为一种更加珍贵的民族艺术。


扇之类


最排场的扇——仪仗扇

追捧者:皇帝大佬们

最早的扇子作为帝王仪仗队中的标配道具,由侍者手执,为帝王或王后障风蔽日,后来成为一种仪仗,所以又叫“仪仗扇”。唐代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中的那对长柄大扇就是仪仗扇。

在皇帝的日常生活中,仪仗扇的使用非常频繁,但凡巡游、狩猎、朝参、宴会、谒陵等大型活动,都有仪仗扇与之相伴,旨在烘托皇家气派,加强皇帝集权,意喻皇权神授、至高无上。

最智慧的扇——羽扇

追捧者:名人志士们

羽扇,顾名思义就是羽毛制成的扇子。这种用仙鹤等鸟禽毛羽制成的扇子,因为色白质轻,很受文士赏爱。最著名的羽扇代言人,当属手持羽扇指挥三军的诸葛亮。

《世说新语补》中记载: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治军渭滨,克日交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诸葛君可谓名士矣!”

意思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对战,司马懿身着“戎服”,诸葛亮却手拿羽扇,头戴白色纶巾,潇洒指挥,进退从容。以至于司马懿见了都忍不住叹服:“诸葛公真是名士啊!”

以扇 会友

诸葛亮影视形象 | 《新三国》视频截图

在中国古代文学世界中,羽扇常与纶巾、芒鞋相提并论,象征着名士之风流、隐者之高操。如“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不胜枚举。羽扇,象征了中国文人的隐逸世界与高洁人生。

最淑女的扇——团扇

追捧者:后宫3000佳丽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形状通常为圆形、有柄的扇子。如果说羽扇属于名士,那么团扇则属于淑女。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其中提到的“轻罗小扇”,说的正是团扇。

以扇 会友

《延禧攻略》中的团扇因素 | @于正1978

有唐一代,从日本来的遣唐使将团扇带回了日本,从而促使日本形成了团扇文化。


最才情的扇——折扇

追捧者:文人墨客

折扇,又称聚头扇、撒扇,主要由扇骨、扇页和扇面三部分构成。普通的折扇,一般用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据现有历史记载,折扇大概于宋代期间传入中国。

折扇具有收放自如、携带方便的特点,适合写字作画,彰显学养才情,因此受到读书人的广泛喜爱。

以扇 会友

《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折扇因素 | @痛打王二牛hhh

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由此形成独特的中国画门类-扇面画。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

最接地气的扇——蒲扇

追捧者:村口老大爷

真正体现扇子本职、又最具实用性的扇子种类,当属出身普通、样貌平平无奇的蒲扇。蒲扇是用蒲葵叶或香蒲叶做成的扇子,在中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始终是平民百姓手中的神器,集纳凉、驱蚊、打趣为一体。

以扇 会友

丰子恺漫画中的蒲扇元素 | @云中的Angle2111


扇之趣

东坡行”扇“

大诗人苏东坡一生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扇诗。据传,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制扇人因还不起两万枚大钱,被人控告。苏东坡深表同情,叫他取来20把扇子,随手在扇面上画了几幅画。那人拿着苏东坡画的扇子,一出门就有人愿出高价购买,不久,制扇人的债务全部还清了。

羲之题扇

书法家王羲之一次在路边遇到了一位卖扇子的老妇,正愁扇面画脏了难以出手。王羲之随手为老妇在扇面题了几个字,并称保她以10倍之价出售不成问题。果不其然。原本廉价难以脱手的扇子顷刻间就被抢购一空。

梅兰芳“扇”戏

梅兰芳演戏,很讲究“扇子功”。在《贵妃醉酒》中,他借助一把折扇,把杨贵妃的婀娜多姿表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此外,梅兰芳还喜欢收藏扇子,他收藏的扇子大多是湘妃竹扇,惟有一把是圆形的绢面纨扇。此扇是1924年5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洛神》后亲手所赠,扇面上有泰戈尔的即兴题诗,用毛笔写着孟加拉文和英文两种文字。


扇之荐

以扇 会友

松兰·丝绸团扇

(本文作者:小二郎)

以扇 会友

(专栏:小资生活家)

以扇 会友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松兰书社学士】说明,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王羲之   梅兰芳   泰戈尔   纨扇   纶巾   团扇   羽扇   蒲扇   扇面   仪仗   折扇   名士   日本   扇子   会友   中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