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是一座县级小城市,其名不见经传,名气远不如其所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但于我而言这座小城意义重大,这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人生中成长与起步都与这座小城紧密相联。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对这座城的记忆是最为深刻而温馨,这里留存着我人生中的诸多美好记忆,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了我出生、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的呼和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的位置上,在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多年来的发展让这座小城变化很大,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法治县、全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2010年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从历史沿革说,锡林浩特在明朝时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代第十七世孙诺必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嘎哈纳尔。因在清乾隆八年时(1743年)此地建成了贝子庙,之后也被俗称为贝子旗。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9月15日,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当时是乡镇级),1959年4月15日,锡林浩特升为旗县级浩特,由盟直接管辖。到1963年 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浩特改称阿巴哈纳尔旗。1979年12月14日,阿巴哈纳尔旗的“哈”字改为“嘎”字,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巴哈纳尔旗,设立锡林浩特市(县级市)。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儿时所在的锡林浩特很小很小,小到只在一座敖包山的东南两侧建有一排排的平房,有二条街道、一个十字路口,两家商店为重点商业区域,一为东商,一称西商,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转遍全城。敖包山上的大庙(贝子庙)虽高高在上但残破荒芜,没有一个喇嘛,终年大门紧闭,因为曾被部队占用为仓库,也没人敢靠近。我就住在大庙东侧当时一片主要的居民区内的一所老房子里,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多数人家都会在院里养几头牲畜。我从八个多月被父亲坐飞机送到这里的爷爷奶奶身边,一直度过了我幸福的幼年和童年,我是喝着牛奶长大的,儿时的玩伴都是蒙古族孩童,一直到六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准备上学了。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说到敖包山和贝子庙,敖包是蒙古语即“堆子”的意思,最初是指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而成祭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敖包”一般是人为堆砌而成,而“敖包山”则是在自然的山丘上堆砌有敖包。而“贝子庙”建于清代的乾隆八年(1743年),是由当时的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四代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多尔济在西藏高僧和本寺第一世章隆.班智达的建议下开始修建这座寺庙。后来几经扩建,清廷还正式赐名该寺为“崇善寺”。 此寺庙在极盛时期时,喇嘛人数达到1500余人,到1944年时,该寺喇嘛仍有800余人。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贝子庙第一代最高活佛罗桑班觉伦珠拉布杰学识渊博,尤为擅长医学占卜,曾获“班智达”称号。“章隆.班智达” 是贝子庙的最高活佛称呼。罗桑班觉伦珠拉布杰有三位高徒,这三位高徒后来都成了活佛,故在贝子庙中,除了班智达,还有三个活佛。贝子庙的第二代班智达法名为瓦金答喇, 还有索玛迪.沙萨纳.萨雅.多萨,也是一位学问高深,精通蒙藏文的高僧,他编著过《法轮大殿崇善寺史》、《福荟寺建造佛像概要》等著作。据说贝子庙曾拥有铸造、雕塑佛像几千尊,各种绘画镂刻工艺品几万件,收藏各种经卷上千种。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贝子庙有着雄伟的庙宇建筑 绚丽多彩的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但贝子庙在“文革” 期间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所在,我儿时看到的是仅存的那几座破旧的殿堂。如今,贝子庙经过了全面的修缮,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可谓是规模宏大。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如今的锡林浩特已经大变样了,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县级城市,依托草原,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但我似乎更怀念曾经的那个锡林浩特,这座小城除了有我幸福的幼年、童年还有我人生起步的足迹,在这里我成长过、工作过,在这里留下了我的单纯、任性和不羁,在这里有我的初恋,有在雨中骑着自行车摔倒在泥水中的浪漫,有几个光棍汉在土坯建成的单身宿舍中,常常是一根大葱、几粒洗净的小石子沾酱油、每人半瓶65度草原白(号称“闷倒驴”)下肚的乐趣,有在零下30多度寒冷的冬天里每天由谁去找牛粪点炉子的争吵,至今我似乎都能闻到牛粪燃烧的那种特有的草香味儿,这一切都会促使我很想有更多的时间能回到这座小城,去住些日子。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当然我知道,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曾经的东西早已不存在了,再无法用眼睛去看到和用身体去感受到曾经的经历,但那一切都清晰地存在于我的心里,形成了永恒的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每次踏上那块土地我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所有曾经的存在。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草原明珠、中国马都”——锡林浩特

欢迎朋友们点评指导并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   巴哈   中国   敖包   高徒   活佛   喇嘛   大殿   县级   儿时   小城   明珠   称号   草原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