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新疆是国内高度缺水的地区,多地的水资源都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在2019年,新疆用水总量高达554亿m³,比控制的红线指标超出了27.69亿m³。尤其是在东疆的吐哈盆地、北疆的天山北坡以及南疆的焉耆盆地,地下水过度开发严重,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用水矛盾非常突出。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焉耆盆地的开都河

为了解决新疆的缺水问题,课题组专家提出了藏水入疆的设想,旨在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新疆的水危机。调水路线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将藏区的水源直接穿过青藏高原和昆仑山引入新疆,另外一种方案则是沿柴达木盆地等山谷地区调水入江,水源地包括通天河、怒江以及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

首先,新疆为什么会严重缺水?(以南疆为例)

新疆的地貌特征非常特殊,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形容,这些山脉和盆地将新疆分割成了北疆、南疆以及东疆,其中南疆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疆的缺水形势,和这里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塔里木盆地

首先,南疆气候干旱,日照强烈,水分蒸发严重。

南疆远离海洋,年降雨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气候非常干旱。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区,年降水量仅有30~80mm,盆地中心的降水量更低,仅为10~20mm,但当地的蒸发能力却高达1600~2200mm。水源的补给量远低于实际的消耗量,这是南疆缺水的主要原因。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水系

其次,南疆被高山环绕,荒漠广布,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周边的高山海拔高达4000~6000米,中部山区的海拔也有1100米以上,东部的罗布泊是最低点,海拔780米。在盆地内部,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植被覆盖率不足3.5%,水源根本无法有效保存。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南疆地区的地表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地下水也处于严重的过度开发状态,利用度超过85%。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东北侧的焉耆盆地,地下水更是连年超采,水位持续降低,对当地草场、河滩的生态需水造成了巨大威胁。

红旗河工程引藏水入疆,为什么饱受争议?

红旗河工程是引藏水入疆的调水方案,目前还处于研究和论证阶段,但该方案自提出以来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根据该工程的构想,每年预计从青藏高原南部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水系调取600亿m³的水体(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进而输送到新疆、宁夏等西北干旱地区。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红旗河”调水路线图

不可否认,红旗河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设想也招致了很多专家的质疑,比如青藏高原各大水系到底有多少水源量可供调取?调水工程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藏水入疆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在2019年曾指出,红旗河工程主要从“五江一河”取水,其中雅鲁藏布江平均水资源为600亿m³,怒江为320亿,澜沧江为200亿,金沙江为313亿,雅砻江为250亿,大渡河为210亿。按照国际通行的调水标准,跨流域调水的取水比例为20%左右,由此计算出的可调取水量为442.6亿m³,远远不够600亿m³的调水需求。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通天河调水节点

从这一结果来看,600亿m³的调水设想似乎不具有可行性。另外从工程的技术难度来讲,红旗河调水工程施工难度极大,项目规模超乎想象,付诸实践的可能性并不高。

在呼声较高的三个调水方案中,每个方案需要开挖的隧洞长度都超过100km,其中怒江方案需开挖的隧道长达500km,雅砻江方案中的隧道开挖长度为1000km,属于超长距离的输水隧洞,难度极大。由于隧洞较长,施工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问题,局部软岩变形、活动断裂带、高地温等问题也极有可能会出现。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俯瞰西藏

还有一点,项目的施工位置大多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高原缺氧不可避免。届时,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施工人员也必然会陷入极端的恶劣环境,风险极大。综上所述,藏水入疆工程大概率只存在于理论层面,现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极低。

引藏水入疆,倒不如提高水源的利用率

藏水入疆工程至今未有定局,相比于直接入疆,通过南北水调西线工程为新疆“曲线引水”似乎更具有可行性。

水利专家曾建议,可以通过大西线调水工程将雅鲁藏布江的江水引到黄河,然后再引入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不过到目前为止,南北水调西线工程的方案也还未启动,有消息称可能在2025年前后开工,15年才能完工。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放眼当下,无论是藏水入疆还是南水北调,都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最符合实际的做法还是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农业用水占用水比重的89%,人均用水量高达2400m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倍,而单位水体产出的经济效益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这表明新疆用水的效益整体较低。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新疆稻田

在国外,同样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以色列,其农业用水却只占用水比重的58%,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高达86%,高居世界第一位。不得不承认,以色列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确实值得在新疆地区推广,这是用科学手段来解决用水困难的最佳方案。

以色列的节水方案

以色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国土面积60%以上都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15cm,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以色列地形图

为了想方设法创造淡水,以色列建造了规模庞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地下咸水批量淡化,获得了可观的淡水资源。其中,Sorek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量就多达6亿m³,足以满足150万人的生活用水需求。如今,以色列人80%以上的淡水都来自于海水淡化厂,将来这一比例还有望增加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淡水生产成本并不高。早在2006年,以色列的淡水每立方仅售0.6美元,换算下来还不到5元。希伯来大学的教授伊多•卡恩估计,以色列生产1吨淡水的成本在0.5美元左右,但随着技术升级,将来的成本还会更低。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除了“开源”,以色列在“节流”方面也做到了极致。以色列的滴灌与喷灌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用水大幅减少。依靠先进的节水设备,以色列40%以上的农作物都种植在了内盖夫的沙漠中,生产出的瓜果却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甚至还大量出口到了欧洲各国。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

回过头来看新疆的缺水问题,同样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突破困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污水废水的净化能力,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工期漫长、成本高昂的调水工程比起来,节水工程或许更符合新疆当下的状况。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滴灌管道

对于新疆的水源短缺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塔里木盆地   新疆   雅鲁藏布江   怒江   南疆   河工   以色列   西藏   盆地   干旱   水资源   水源   淡水   方案   地区   工程   旅游   水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