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抗战时期,无数中国人生活在困苦之中,温饱不能保证,且日日担惊受怕。于是,有不少年轻人奔赴前线,他们决心救国,希望与战友们将敌人彻底地赶出中国。

在这之中,有一位名叫李文祥的人,他是战乱时期的特等功臣,也是和平年代的致富先驱。他在抗战胜利后,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却带领着全村人民发家致富,这样一位老人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各位新来的朋友别忘点点关注,方便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战场上的光辉岁月

李文祥于1925年出生于河南,彼时的中国,内部充满着阶级矛盾,同时还被外国侵略者用炮火攻击着,全国各地的民众,无一不希望可以有强大的队伍将敌人赶出中华大地。几年过后,在学校读书的李文祥心中有了一个坚实的理想,那就是救国救民,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22岁之时,他看到有部队来到自己的家乡,立刻报名参军入伍,此时,抗日战争虽已结束,但国共内战消耗了祖国人民对重建美好河山的信心,也消耗了我党的军用物资,国民党的行为是恶劣的,也激发了李文祥在军中努力磨练自己。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1949年,李文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济南战役里初露锋芒,负轻伤且立下二等功,李文祥的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也了解到了他的军事才华,于是在淮海战役里,让李文祥担任班长的职位。

李文祥在这场战役里,带领着士兵们杀出一条血路,粉碎了国民党妄图统治中国的白日梦,立下特等功。在此后的上海战役,福州战役,和平潭岛战役里,都可以看到李文祥的身影,他是军中的战斗模范,更是守护和平的革命英雄。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和平年代里的不凡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具兴,中国一穷二白,在长期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里,产生了巨大的损耗,急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此期间,许多原本活跃于文化领域的知识分子们,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纸和笔,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用实践的方式了解到新时期的农村文化,为未来的文化繁荣打好基础。

而此时的一些革命英雄们,为了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的服务于祖国,便选择舍弃自己的一切荣誉,扎根农村,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干部队伍里退出,支持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这其中,就有着李文祥,他虽然曾立下特等功,但从未因此骄傲,而是用谦虚的态度完成着自己的所有工作,到了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便放弃自己拥有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到农村的艰苦环境里,成为一个农民。

李文祥选择的是自己老家的范县,在到达范县后,因为出色的表现,被任命为生产大队长。在农村,李文祥从未提及自己在战场上的光辉事迹,而村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他曾是一个踏实能干的城市人。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此时的范县,土地植被覆盖率低,因此农民们播种的粮食只有很少的收成,就连农民自己吃饱饭都是难题,如果想要售卖粮食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李文祥曾经跟随部队到各个地区作战。在这个过程里,他也熟悉了不同地理环境下植被的生长状况,因此,他认为,范县的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缺乏水源,虽然土地植被覆盖率低,但是可以转换思维改种水稻。

李文祥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范县人民过上能吃饱饭的日子,同时也要让范县的粮食产量达到可以对外出售的程度,于是,李文祥开始研究水源的引进方法,在此期间,他翻阅了无数的农业相关书籍,他常常累倒在书桌上,但醒来后,心中却都被对范县的忧虑感填满。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最终,李文祥构思好了修渠引水的方法,这时的范县没有任何先进的生产设备,农民们种地,还是运用最原始的人工播种,老牛犁地等方法,而修渠引水也只能靠人力来完成,为了起到表率作用。

李文祥率先开始挖水渠,接着便有不少农民开始响应他的号召,白天和农民们一起干活,晚上李文祥还会专门开设农业知识课堂,给农民们科普关于种植的各种知识,许多农民原本只是在上一辈传承下来的土地上劳作,而他们对于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灌溉方法一概不知,因为文化水平低,即使是有书籍也很难阅读完。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李文祥的农业知识课堂,不仅让农民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而且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更多字,提高了文化水平,原本习惯了土地种植的农民们,开始种植稻田,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亩产从二三百斤,翻了整整三倍,达到了一千多斤,这也让李文祥成了范县的名人。

在此之后,李文祥为了能够让农民们继续富裕,又带领着农民们种起了西瓜,建设起了养殖场,而搭建养殖场的木料,是李文祥贡献出来的,这些木料原本是李文祥准备用来盖房子的木料,但是他在思考过后,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这些木料。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范县的农民们不仅可以解决生活温饱,而且还有了其他积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如今,距离范县初种水稻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市场上随处可见范县水稻,范县种植水稻的案例也成为了中国农业史上的经典案例。

不过,李文祥从不对人提起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只有他自己,偶尔拿出那些军功章,小心翼翼地抚摸它们的时候,才会想起战场上的岁月,农民们只要提起李文祥都是赞不绝口,因为李文祥对于他们来说是恩人。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李文祥把贫困的范县变成了人均收入几千元,他们都感激李文祥为范县付出的一切,李文祥上了年纪后,腿脚逐渐不方便,但是他还是会坚持有空就去地里看看,若是看到年轻人在耕种,也会对他们进行一些指导。

农民们生活慢慢富裕了起来,但是李文祥自己的生活条件却很一般,从一开始和妻子居住在四处透风的房子里,直到1983年才盖了平房,他从不向政府索取任何回报,而是尽量的为政府节省开支。直到2011年,李文祥的真实身份曝光,这才让他埋藏了60多年的英雄故事得以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尘封多年的故事

2011年书记下乡慰问,作为范县的功臣,卢展工书记专程去往了李文祥家拜访他,书记看到对范县做出了非常多贡献的李文祥,家中很朴素,除了简陋的陈设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

不过,在书记看到一张军人照片后,还是产生了疑问,这张照片上的军人,英俊潇洒,眼神里充满了笃定,和李文祥似乎不应该有任何关系,但是这张照片却出现在了李文祥的家中,书记礼貌地询问了这张照片的来历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李文祥听了之后,从一个带锁的小木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布包,而这个布包里,装着的都是李文祥获得的各种奖章,从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再到渡江战役,大大小小的战役,各种各样的奖章,藏着的都是英雄的故事。

李文祥虽然已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但是他在向书记讲起他在战场上的战斗经历,和共产党如何以高超的战斗力战胜了国民党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都浮现出了明亮的光,而且他脑海里那些关于战场的回忆,从未模糊。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书记在看到李文祥展示出特等功奖章的时候,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很难相信,自己面前的这个一头白发的老人,竟然是曾经的特等功臣。书记了解到,这些年来,李文祥是范县的功臣,从修建学校,修建马路,到购买先进的农业设备,李文祥都是最先做出行动的,他也曾面对过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不过他并不为之所动。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淡泊名利,虽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也为范县的改变感到欣慰,也有同志表示要给李文祥恢复干部身份,这样便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是李文祥婉言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如今他生活得很快乐,后来,全国开展了一场爱心献功臣活动,地方政府表示可以给李文祥翻新他的房子,但是李文祥还是拒绝了,他认为自己的房子不透风也不漏雨,完全可以居住,翻新是没有必要的,政府应该把这个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结果,在李文祥去市里开会的时候,范县民政局趁三天时间翻新了李文祥家,而且还给李文祥家修建了卫生间和厨房,以及安装了一些取暖设备,李文祥回家后发现他的家已经不是他所熟悉的模样,对此表示很生气。

隐姓埋名几十年,却被一布包“暴露”,他做了什么?

李文祥认为,他对别人的帮助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别人对他的帮助,他都得进行回报。范县民政局的做法,也让他不知该如何回报,对此,范县民政局表示,希望老人可以放宽心,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李文祥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却从不因为这些对国家进行索取,他在和平年代,放弃舒适的生活环境,前往农村,带领范县的农民们创造了不可能的奇迹。如今的范县已经不再贫困,而他们都深深地记得,是一个名叫李文祥的人,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了,喜欢的朋友不如动动手指,点了赞,留一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淮海战役   民政局   抗日战争   范县   木料   隐姓埋名   奖章   植被   水稻   功臣   中国   战役   书记   农民   农村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