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启发式教学泛化,三个方面问题表现,解决的措施建议

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已经泛化,越来越脱离了启发式本源,很多人理解为问答式,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回答。这里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一、机械问答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在我听的很多课上,都是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很多是没有思考性的,学生不假思索就会回答出来。而且没有高度,很多都是通过学生自学就能回答出来的,老师还设置了一个个问题,让他们回答,其实这些都是无效问题。

课堂启发式教学泛化,三个方面问题表现,解决的措施建议

二、单一模式

还有一种问题的回答,我很不喜欢,就是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一起回答,而且基本上是众口同声,有时候老师为了课堂精彩,就指挥这个问题男孩子众生回答,那个问题女孩子一起回答。其结果就是一部分不会的学生也混在里面,不会还是不会。忘了教学的本质是发现问题,暴露问题,同样教学同样发现那些不会的学生,不会学生不会在什么地方。

三、即问即答

这种方式也是教师多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问题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学生马上回答出来,能马上回答出来的问题,说明教师不了解学情,备课中没有对学生的情况做好预案,对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够了解,学生能够马上回答出来,一方面说明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另一方面就说明这个问题没有多少价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提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这也存在问题,就是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启发式教学泛化,三个方面问题表现,解决的措施建议

那么我们怎么做呢?我一直强调,教学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需要很高的智慧才能完成,而且永无止境。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我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度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学生既有收获,而且学得也有兴趣。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学生适当“合唱”以后,可以挑出几名学生“独唱”,一方面检验“合唱”的效果,另一面可以整体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启发式教学泛化,三个方面问题表现,解决的措施建议

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最好是限定时间,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紧张感,会促进其积极思考,另一方面不会让学生回答冷场。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是有技巧的,先让你掌握的有可能回答不上或者回答不完善的学生回答,在再让学得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前面学生回答的不太完善,他就会认真听后面学生回答的问题,来完善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学生之间的启发式。

而且让学生说,最好的方法是“先学后说”,学生学完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通过回答让课堂不断生成,因为你不同的学生说,说的主体不断改变,学生就会始终处在积极的思考之中,以便随时补充学生和老师“说”的不完整之处,这样教师就可以达到三重效果:一是检验自己教学的成果;二是暴露学生知识掌握、思维中的漏洞;三是生成新的内容或者问题,升华课堂。


本文为第一人称讲地理原创,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思考性   课堂   启发式   本源   独唱   高于   合唱   启发   措施   效果   老师   情况   方式   发现   建议   教师   时间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