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文科生的优势在哪里?交流、人文如何发挥

现在学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在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有300多学生,以前学文科的要达到三个班,基本有120、130个人,现在连60个人也不到,分一个班,人数太多,分两个班,人数太少,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人数少, 氛围也不好。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学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文科生的优势在哪里?交流、人文如何发挥

第一,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高考时文科所报的专业越来越少,所报的院校也很少,将来就业也不好,就不想让学生学文科。

第二,同时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个现象,高考录取的时候,文科的分数线一直在上涨,而理科的分数线相对稳定有时甚至下降,但总是文科的分数线高于理科分数线,文科学生想考一个985或者211很困难,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愿意让学生学文科,而愿意让学生学理科。

第三,还有一种现象,许多的理科老师都希望学生去学理科,不管他能不能学好,给学生参谋甚至武断地下结论你只能去学理科,给学生有误导。他们总是片面地认为学文科的学生没有前途。有时候理科的学生想转文科专业,他们百般阻拦,而学文科的学生想转理科专业他们愉快地就会接受,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的错误。你为什么要人为地阻碍学生的发展,根据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兴趣去阻碍学生凭兴趣发展的权力?

他们总是认为在科技进步主导社会的今天,数字科技主导社会的今天,人文科学没有什么前途。更重要的是没有“钱”途。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当中也讲过一个关学科鄙视链的问题,在大学,理科的学生瞧不起文科的学生。文科学生成就感比较低一些。


学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文科生的优势在哪里?交流、人文如何发挥

学生经常跟我咨询,是学文科好还是学文理科好?我经常讲。不管是学文科还是理科,只要学好了都好。

我认为人类本质上总是渴望与他人发生交流、沟通与互动,所以说长远来看,文科教育将会在未来科技发展当中会走进数字世界的中心,有很多学文科的人创立了科技公司,比如说扎尔伯格,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对拉丁语和希腊语很感兴趣,专业是心理学;刘强东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的是社会学系;YouTube首席执行官武伊齐茨基在哈佛学的是历史和文学等等。

我经常给学生举的一个例子是比如说修水库,理科生他可能更注重的是怎么样把这个大坝修起来,主要考虑是技术活儿,而文科学生考虑的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比如说水库修建起来以后,需要淹没多少土地?在这些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向何处去?需要需要多少人搬迁故地?以及他们失去家园以后,人们的感情如何安抚?

所以说文科学生更多地关注人的问题,能让科技的冰冷带上人性的温暖,而且我看到一个资料,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文科,理科会发生深度融合,让服务于我们的产品更加具有温度,比如说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共同打造出了认知科学。社会学和土木工程已经纳入了城市政策专业。哲学和工程学合作开设设计能力学。人类学和数据科学合作,开设数据专业素养课程。社会学和统计学合作,开设人类分析课程等等,可能还会有更深度的融合产生细一列的新兴学科。


学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文科生的优势在哪里?交流、人文如何发挥

同时,文科的精髓是批判、想象、同情,都是与人相关的。

科技产品会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包括棘手的问题,但是当科技陷入停滞不前的时候,还需要文科思维出现,比如教育资源不足的时候、饥饿问题了事不足的问题等等还需要文科思维的人去做这些工作。有一句话很经典: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不够,我们要思考更美好的世界是这样的。我有时候看到,我们占用大量良田用于房地产开发在若干年后是否值得。

其实在我做老师培养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去经商,他们讲做市场研究来,头头是道,而且很成功,我觉得文科学生头脑中有历史,能鼓励人们去想象过去人们的最美好的生活,学习人类学的学生、学习世界史的学生、学习地理的学生非常熟悉世界不同地方不同的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可以借鉴与融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当中。

所以只要学好了,学到精髓了,文科理科到会对自己有用,都会对社会和人类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修水   希腊语   学生   人类学   分数线   社会学   理科   精髓   人文   人数   现象   人类   优势   社会   旅游   专业   世界   科技   文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