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讲“打死我也不让娃住校”,亲情是陪伴,过了时间就会疏离

育儿专家白岩松讲,“打死我我也没让我儿子住校,寄宿对孩子的伤害极大”。并且还呼吁家长们要长点心。我深以为然。

亲情就是就是陪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伴相守既是小孩成长的过程,也是亲情相依相守的过程,也是人生完整的一个过程。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渴望家庭的呵护与亲情。过早地离开家庭,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白岩松讲“打死我也不让娃住校”,亲情是陪伴,过了时间就会疏离

亲情也是一种远离,留下一个背影,还不让你追赶。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性个性就会体现出来,你不安排,他自会去想方设法去实现。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看了很多这样的事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不建议住校,尽可能在家庭里健康成长。

第一、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有亲人的陪伴更会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初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才能多样,学习文艺样样都行,教了他三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等到我两年后调到高中以后再次教他们的时候,成绩很不好,都到了年级的中下游,我深入了解以后,就是缺了这一块。

白岩松讲“打死我也不让娃住校”,亲情是陪伴,过了时间就会疏离

他们父亲是企业职工,母亲是家属,初三毕业后的那半年,企业效益不好,鼓励职工买断工龄,他父亲是工人,就随着大流买断了工龄,拿到了不到20万的工龄钱,没有了收入,生活就有点紧张,于是把单位分的房子也卖了,让两个女儿去住校,老两口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经常缺水断电,学校住校条件也不是很好,因为住校的学生少,管理也不是很到位,严重影响了两个女儿的学习,再加上回去吃饭,父母因为生活琐事吵架,心情不好,成绩掉下来再也没有上去,最后考了两个学费蛮高的三本院校。

最后我问了她们姊妹,说感觉没有家了,心理上惶惶不可终日。

第二、一般来说,家里对小孩的照顾要好一些。

现在相对来说,寄宿制的学校各方面都好起来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的学校不是很正规。比如说吃饭问题,食堂的饭菜都是大锅饭,总不如家里可口,我朋友的孩子住校,经常说食堂的饭菜每天都一个样,没有变化,而且味道很难吃,但是学校以安全为由,不让学生去外面吃饭,学生意见很大,但没有办法。另一个朋友的小孩说学校的饭菜里肉很少,而且经常是鸭肉,非常不好吃。小孩不想住校,但是家里没办法,只好让小孩住校,小孩越来越与家长疏远不说,而且越来越叛逆,成绩也下降很快。

白岩松讲“打死我也不让娃住校”,亲情是陪伴,过了时间就会疏离

再说住宿管理不好,一个寝室里有一两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会严重影响其他小孩的睡眠、学习及心理情绪,不像在家里小孩独处一个房间,学习不受干扰。再说住宿,有学生交流的和学习无关的诸如感情问题、手机网络游戏问题、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和三观不正的学生成了朋友,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可能纠正不过来,家长后悔都来不及。

第三、监管的两难境地,造成小孩有缓冲地带。

小孩住校,毕竟牵挂着家长的心,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手机的监管问题,一些高中学校,让学生住校,家长为了练习方便,都给学生买了智能手机,学校要求不能带手机到校,但是一些家长不配合,初高中学生带了手机就把手机藏到比较隐秘地区,学校宿管老师找不到的地方,或者部分家长在校外租房,对手机监管不到位,学生放学后长期使用手机,对部分学生学习影响还是很大的。

总之,相对来说,寄宿制对自律性强、独立性强的孩子来说,可能影响比较小,但是对内向、依赖性性强的孩子来说,还是不太适合住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工龄   独立性   饭菜   亲情   家里   小孩   不好   家长   成绩   两个   孩子   时间   家庭   学校   学生   旅游   手机   白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