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靠一己之力在美食众多的靖江撑起了一杆大旗,季市古镇总让我有种非去不可的使命感。
时钟的指针回拨,这里最初的地貌在西汉时便已经形成,城镇相传始建于南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朝代更迭、时光流转,六百多年历史的青龙寺如今是这里的“元老”,历史、朝代、宗族、兴衰在慈悲的注视下,交汇成缓缓的河流,随着穿行而过的那条河流,流向飘渺的远方。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主路上车流交错,巷弄里却仿佛还是旧时天地:业已泛黄剥落的招牌、年久发黄的玻璃橱窗、晒在室外的旧衣服,天空中交错的电线和散发着霉味的木窗,除了让人恍若隔世的时光印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静止着未曾更改过。
仿佛随时会从某处走来一位老人,轻声问我们如今这外面是何世,于是陶渊明笔下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形,便在这尘世之中小巷里,仿佛神迹般地上演了。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镇上的主街如今依然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据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里的大门。家家户户商铺林立,发廊、小卖部、缝纫店、各色各样的小吃店,修理店,提篮挑担的,熙熙攘攘来来往往让这个不大的镇子热闹非凡。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但却成为美食“保留地”,许多在久远的历史中得以留存的美食工艺,经一代代当地人的传承,成为了这里最为靓丽的文化瑰宝。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对于那些每日穿梭于炉灶之间的人来说,时光的力量,是那烧得火红的炉灶中蒸腾出来的、令人踏实的烧饼香。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季市的茵糕,据说已有百年历史。每到丹桂飘香的秋季,当地人便采摘桂花来做茵糕,这种糕点又叫“重阳糕”。将米粉放置在软荷叶上、再放入老白果树木头制作的蒸笼里蒸熟,糕点浸润着荷叶的清香和浓郁的桂花香,还有那一点似有若无的银杏气息,从形状到味道都相当考究。

分享到: 分享到:

茵糕店里的小型方糕,则显得更加日常,糕点里夹了桂花豆沙馅,外表米香十足,是许多当地人记忆中的童年味道。

分享到:

酒香、面香、油香、芝麻香......一个涨烧饼出炉,等在旁边的我们同时受到了视觉和嗅觉的冲击。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这种用糯米、酵水和面发酵制成的饼,原本是中秋节时用来敬供月亮神的,从形状就能看得出来,这一个偌大的饼,代表着中秋节金黄的满月,也代表着当地人对阖家团圆、幸福美满一种最为直接的期许。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阿姨说,以前的涨烧饼一个就有十多斤,做好了像个磨盘一样又大又重。现在虽然用料有精简,但是一个烧饼依然分量十足,一个烧饼分成四份切开,拿在手里还是沉甸甸的。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当地人说,季市的空气里,都是香喷喷的烧饼的味道。
比人年纪还大的土灶一年到头热气不断,十几层的面皮中央包着干萝卜丝制成的馅料,在烟火气的烘烤下变得金黄酥脆,用火钳夹出来放在台面上,表面的酥皮便娇弱地飞溅开来。拿在手中的大炉饼,外皮酥脆,馅料没有传统烧饼的水汽,因而干香十足,即使放置了一会儿,也不会太影响口感。

分享到:

美食众多的季市古镇


路口第一家的杨老大炉饼,店门口的货架上整齐地摞满了刚出锅的烧饼,顾客来来往往,不一会儿就清空了一盘。略有些昏暗的房间里,好几位阿姨双手忙碌着,一个个滚圆的烧饼坯整齐排列等待着浴火涅槃。

甜的有豆沙黑芝麻,咸得有肉松香葱,再挑剔的人总能从这众多烧饼中找到自己的钟爱。趁着热气一口一个,感受下金黄酥脆在口中爆裂开来,经久不衰的,

街上最多的,便是各种美食店:老汁鸡、皮卷、夏水汤、砧肉、蚬子豆腐汤、头菜、肝大肠......这个美食小镇注定不会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店门   美食   酥脆   炉灶   豆沙   朝代   荷叶   糕点   烧饼   当地人   热气   金黄   古镇   味道   时光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