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之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股市真规则》的第三章——竞争优势,这一章的内容共五部分,昨天我们学习了前两部分,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理解了竞争优势是什么,理解了怎么评估一个公司的赚钱能力,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讲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打造自己的“绝招”。“帕老师”讲,公司创立属于自己的绝招,主要有5个办法:

1、更先进的产品和更多的特色

这是我们最能理解的领先别人的方式,但是,它却是个短命的办法,因为一方面虽然你的产品更好,所以定价要高一些,但是可能有的顾客为了节约一点费用会选择品质稍低一点、但价格也相对低廉的对手公司的产品,因此你的产品好并不见得能赚很多钱;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竞争对手的存在,对手公司会推出更先进和更低廉的产品,就类似军备竞赛,你会陷入质量更优但价格更低的竞争泥潭,根本见不到效益。其实,这就是巴菲特不选择工业类股票的原因,因为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惨痛经历让巴菲特得出结论,投资工厂最后只能剩下一堆破铜烂铁,根本没有效益可言。

一个公司要维持它在技术方面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就需要大量的投入,特别是研发成本,有的行业研发成本高的吓人,高昂的研发成本需要丰厚的利润来填补,除非你能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专利,而且你的专利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否则你的投入只能靠由研发带来的一点溢价获得额外的利润,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利润恰恰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导致企业的投入成本得不到回报,长此下去,企业最终必将走向衰落和灭亡。


如何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之六


2、可感知的产品的差异化

这句话比较拗口,根据老师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商品的可辨识度强不强,很多情况下基本就体现为品牌的差别。

品牌的作用就是让顾客能很快在众多商品中把它辨认出来,并愿意主动购买,有时即使它的价格相对其他同样品质的商品更高一些,可以说,品牌的价值就体现在顾客的忠诚度,顾客忠诚度越高,说明品牌的价值就越高。所以众多商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广告形式也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就是看中了品牌带来的丰厚回报。但是也有一些品牌,虽然公司不惜重金,但成效并不显著,这一方面与行业有关,另一方面品牌的价值其实也很难准确估算,它的价值主要还是取决于它实际能带来多大的回报。

3、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非常有效的形成优势的途径。“帕老师”分别举了一个航空业和PC制造业的例子,来说明在产品和服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行业是适用的,其实低成本在其他行业很多也是适用的。降低成本有的是靠优化生产,有的是靠扩大规模形成的规模效益,而且规模优势是很难被超越的。比如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确立了制造业的优势,促进了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又使我们具有了强大的规模优势,我们既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又有最大的加工能力,从而使我们获得了全球公认的规模优势,规模优势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最核心的优势,因为这是公开的、别人明明知道却无法超越的,可以说目前正是由于我们具备无可比拟的规模优势,我们基本可以吊打全球任何国家,当然只是在制造业方面,当前,即使有的国家出于别的目的和我们搞贸易摩擦,短期内也很难让制造业移出我国,就是因为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我们拥有的规模优势,毕竟资本是逐利的,谁愿意舍弃低成本而去选择高成本呢?


如何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之六


4、锁定消费者

与其说是锁定消费者,还不如说是吃定消费者。因为它的核心就是提高消费者改用其他产品的代价,这些代价有的是由于公司的先进性带来的,有的却有厂家故意为之的嫌疑。

比如说,如果你用的产品出自制定该行业的标准的厂家,这就代表你用的是主流的产品,如果你改用其他厂家的商品,很可能会由于不符合行业标准而带来麻烦。比如你购买了一台未采用主流标准制造的生产设备,当你用这台设备来进行生产时你就会面临它所产出的产品不符合行业标准的风险,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制定行业标准的生产企业就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这就是社会上流行的“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的道理。当然,这类企业的优势是靠技术实力来实现的,我们还基本能理解和接受,毕竟人家的优势也是靠科研投入和自身实力积累的,但下面的情况我们却很难接受。

大家都记得前些年的手机充电器,当时,每个手机厂商的充电器接头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你只要买了这个厂家的手机,你就必须买他的充电器,无论他的充电器多贵,就造成了充电器的利润远远超过其手机利润的怪现象,使我们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受损,这就是典型的只考虑厂家自身利益,不考虑甚至坑害消费者,因此,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锁定消费者”,还不如说是“绑架消费者”。


如何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之六


5、把竞争者挡在外面

就是实现事实上的“垄断”。“帕老师”列举了三个主要途径,分别是特许经营权、专利、利用网络效应。

特许经营权类似于我国的专营,如我国的烟草,原来的食盐等都属于这个类别,上市公司中的中国国旅基本就是靠垄断免税店获得了优于其他公司的优势。

专利的威力就不说了,大家都深有感触,我们的专利保护起步较晚,当前也受到一些国家的质疑,但我们在专利保护方面和知识产权保护进步也很快。

利用网络效应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淘宝、比如拼多多、比如美团,等等,越来越多的资本看到了网络的丰厚回报,也造就了无数的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小结

可以说,建立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都在孜孜以求、不遗余力的,因为这是企业成功的最核心的“绝招”,也是体现盈利能力的最关键指标,值得我们投资者认真分析,大家怎么认为呢?

我是九九尊者,一名有基金经理资格的理财爱好者,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关注,让我们共同提高理财技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如何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之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公司   读后感   充电器   制造业   股市   说是   利润   消费者   规则   厂家   成本   优势   规模   价值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