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引言

近日,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在一个某集团所属的大型无损检测公司从事技术工作,聊起来现在的情况,他显得比较郁闷,细问之下,原来是有一家他非常了解,感觉什么方面都一般的大约20人的小公司,现在却在攻城略地,接连中标,员工收入也远远超过了他,让他郁闷之余也倍感诧异。我们下面就尝试从经济学原理入手,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一、米格-25效应是什么

1、米格-25效应的内容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这就是定律的内容。

2、怎么理解这个原理

这个原理提示我们,统筹布局、宏观考虑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并不有利的条件,照耀能够取得成功。

为了分析朋友所在的公司和他口中提到的小公司,下文就以“大集团”和“小公司”代替,以方便分析。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二、 小公司与大集团的优劣势分析

1、经济实力对比

小公司与大集团相比,经济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无论是自有资金、固定资产,还是银行授信额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指标上,大集团完胜。

2、技术能力对比

大集团拥有无损检测行业最高的A级资质,个人资质证书的持证人员数量众多,不但大多数具有无损检测Ⅱ级证书,最高级别的Ⅲ级证书也有10多人拥有,技术实力优势明显,更别说拥有的专利、论文,乃至编制或参与的标准编制了,而小公司则只有满足资质要求的最低持证人员,基本都是Ⅱ级证书,大公司的人员数量和能力都让小公司无法望其项背。

3、市场占比对比

大集团由于拥有传统市场的优势,也有一些固定的客户,更与相关管理部门有良好的交往,在市场上占有先天的优势,年营业额在2000万以上;小公司虽然开始的时候从无到有,市场份额很小,但是发展很快,现在也在400万以上,并且与大集团的份额变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小公司市场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相反,大集团的份额却在萎缩。

4、装备实力对比

大集团拥有X射线探伤机上百台,爬行器十几台,多台源机,多台超声波设备、磁粉检测设备,还拥有先进的TOFD探伤机,配套设备齐全;小公司则只有2-3台X射线机和几台源机、超声波设备、磁粉检测设备。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5、检测质量

大集团和小公司的检测质量都能符合要求,但是大集团的评片能力更强,因此评片水平更高,综合来讲,在该项评比中大集团略占优势。

6、保证项目进度的能力

小公司实行社会化用工,员工危机感强、用工灵活,工作效率明显比大集团高,保证项目进度的能力比大集团要强。当然,如果是遇到项目工作量成倍增长时,大集团由于员工数量庞大,调动资源的能力比小公司肯定要强。在这个指标上,一般情况下,小公司领先,遇到超预期情况,则大集团占优。

7、成本对比

在同等工作条件下,拍片、洗片、评片完成后,对于同规格的一张X射线片,小公司投标价在17-18元就有利润可赚,而大集团的成本就接近40元。在成本控制上,小公司完胜。

前面,我们分析了大集团和小公司的各项指标对比,那么,两个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他们的思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三、米格-25效应的应用及分析

1、大集团的运行模式及原因分析

受制于公司机制,大集团的决策机制非常复杂,内部管理制度出于内控考虑也非常完善,这些都是好事,但是相应带来的结果就是效率的极端低下,小公司往往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大集团由于有复杂的决策流程,一项决策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往往一线的问题和需求等层层上报到决策层,就已经走样了,而且常常不了了之,让一线员工非常无奈;反之,经营指标和各项指令从上到下层层加码,到了最基层就已经不堪重负了。

大公司什么都要想最好的,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办公、住宿条件、最好的福利、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交通保障、资质等级最高的检测人员、最完善的管控、最程序完备的决策,一切都好像最好,结果一线员工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后勤辅助人员和办公管理人员占比直线上升,程序好像越来越完美了,效率却越来越低了,前线的工作也越来越少人问津了,员工的待遇也越来越没人关心了。

2、民营小企业对米格-25效应的创新应用

面对大集团各项指标几乎都处于优势的局面,小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甚至击败强大的大集团,必须运用米格-25效应才有获胜的可能,他们把各项资源凝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攥成一个拳头”,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现有的资源,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

小公司深知“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首先,明确核心目标,就是要争取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取得胜利。要做到这一点,相应地,必须要确保的就是检测质量和投标价格两项指标,其他指标要服从、服务于这两个核心指标。

为此,小公司没有在涉及检测质量的设备配置、人员能力上偷懒,对于拍片、洗片、评片等生产流程,质量要能得到可靠保障,速度要求越快越好,为了这个目标需要的配套服务会优先保障,并且利用按片计酬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弥补了人员能力方面的不足,总体上保证了检测质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虽然与大集团相比还存在些许不足,但从满足规范要求、提供合格产品方面绝对符合要求。

在确保投标价格优势方面,小公司更是狠下苦工,把与检测质量无关的成本尽可能降低,无论是办公住宿,还是交通饮食,此类问题解决的的理念则就是“够用就行”。

在员工待遇方面,小公司实行底薪+按片计酬,并严格兑现,因此,在大集团5-6个人为一个机组做才能完成的任务,在小公司2个人就能完成,因此虽然一线人员的底薪很低,但由于工作效率很高,按片计酬后,他们的总收入远高于大公司,特别是对于持有最高等级资质证书的人员,待遇更高,因此大公司业务骨干向小公司“跳槽”的情况时有发生。

正是有了检测质量的可靠保证,小公司基本做到了与大集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依靠成本控制的绝对优势,在以投标决定成败的市场竞争中战绩卓著。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3、企业运行模式对比分析

米格-25效应的精髓就在于最合适的组合。试想,在项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怎么做最好?当然是要保证两点,一是业主的满意,二是从业人员的收入最高,在蛋糕一定的情况下,其余的支出当然是越低越好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公司的办公、交通、住宿都一般的原因,因为这些并不是核心要素。

更有一些发展更早的小公司,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不惜重金购置先进设备,当然这是在经过测算认为设备创造的价值远高于购置费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类贵重设备的购置速度连大集团都自叹不如。

小公司如何击败大集团,经典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给我们带来答案

结语

小公司在总体劣势的情形下,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米格-25效应,把资源整合到了最佳,不但满足了业主需求,也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说皆大欢喜,这提示我们,米格-25效应不仅适用于设计阶段,也适合于之后的各个阶段。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不论面临什么挑战,首先要有全局思维,要建立核心目标,一切资源整合都以实现核心目标为目的,认真思考、观察,把现有资源整合到最佳,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战胜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也警示我们要加强自身能力的修炼,并做好资源的调配,才能实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优势,创造更大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米格   效应   集团   射线   经济学原理   指标   核心   答案   员工   优势   目标   能力   人员   质量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