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2012年,宝日格斯台大草原上,那69座坟茔已经默默地守望了整整四十年了。为了纪念我们的烈士,在我团原工副连李晓峰、李平等战友的不懈努力下,组织了一个规模庞大,有700多人参加的“纪念烈士逝世四十周年”祭奠活动。此次活动非常成功。

后来,有四连的战友建议:想在烈士们牺牲的地方立一座石碑,作为永久的纪念。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大家很赞成。于是,李平、李晓峰这对战友夫妻就把它放在了心上,开始了运作和筹办,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和纪念。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原43团副场长郝文华的赞助,每次的战友活动,她都给予极大的经济支持和赞助。战友们曾对她表示感谢,她说,为战友们付出我很愿意。这就是她诚挚的兵团情结和对战友的真诚奉献。

2013年的5月,李平几次到赤峰、锡盟寻找合适的碑石。最终在锡盟战友,外号叫“老魔”的帮助下,寻到了一块合适的碑石。

碑石重达几吨,“老魔”告诉我们,这块碑石真是太合适不过了,四面平整适合刻字,真是天降大石帮助我们,郝文华说,这块石头和我们有缘,原本默默无闻的山间野石,如今老天让它发挥作用,为烈士们奉献一份力量,它也会被载入史册的。

大家都说“老魔”这次立了大功,老魔听到大家夸他很是高兴。

2013年6月3日,十几名战友从呼市、天津驾车赶往锡林浩特齐聚,在这里我们要把刻好碑文的碑石用吊车吊在雇来的卡车上,运往宝日格斯台,安放在当年烈士们牺牲的草原上。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6月4日早六点钟,我们来到了锡盟的一个石材厂,那块碑石就在这里雕刻好等着运往宝日格斯台草原。

一进院,我们就看见了那块承载着重任的碑石,灰青色的原石,风吹雨蚀显得表面有点斑驳,几面基本见方,高和宽在一米八左右,正面雕刻的“英魂”二字漆着红漆。右侧面写着“一九七二年五月五日六十九位兵团战士英勇扑火壮烈牺牲遗址.内蒙古兵团战士立.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战友“老魔”告诉我们侧面的小字是他雕刻的。

我们听了很是惊讶!没想到他还有这方面的才能。虽然雕刻的不太专业,但在硬石上刻出字来,不但要有体力和耐力,还要有对战友的真情实感,对烈士的真情怀念才能做到这些。再看瘦小的老魔做出这些实在是付出了不少代价。这让我对他很是刮目相看。

我们雇的卡车和吊车都已在那等候,要把重达几吨的碑石吊起安放在卡车上,顺利地运往目的地也不是件易事。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开始吊装了,工人在碑石上系好了铁丝绳,一声令下,吊车伸出长长的臂膀开始往卡车上慢慢地移动。大家都仰着脸,一脸庄重地看着碑石被移动到卡车上。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吊装,碑石终于顺利安放在卡车上,战友们也长出一口气。这块大石头,吊装不好,碰到谁也会头破血流的。

草原上又一座石碑——内蒙兵团43团战友赴草原立碑纪实. 一

左起第二是“老魔”

因为卡车拉着碑石很重,速度不会太快,趁着这个时间,我们去喝早茶,也就是吃早饭。到了纯蒙族地区就要按照当地蒙古族的吃法了。

吃完后再赶路,完全能赶上卡车。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兵团   战友   蒙古族   大石头   赤峰   内蒙   长出   蒙族   碑石   吊车   石碑   烈士   卡车   侧面   纪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