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岁月悠悠,当年的知青岁月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曾经的知青也已进入老年,但已经老年的知青们,依然对知青题材的文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知青二代、知青亲属,对当年知青大返城中调离回城市的那一段历史也是非常关注,对返回城市后的知青们的生活甚为关心。可看那一段的岁月曾经牵扯到多少家庭,又牵扯到多少人的心。

有网友留言,让我多写一些知青返城前后的文章,所以,我就连续地写出我所知道的知青返城前后的状况。我觉得知青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状况,都会直视面对,笑对生活。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裴侠(化名)和赵一鸣(化名)是一个连队的战友,也是一对恋人。兵团归地方以后,从战士中提拔起一些干部,赵一鸣就是从战士中提拔起来担任连队指导员的。提起他,大家对他的口碑都不错,有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也很好。

在共同的劳动中赵一鸣喜欢上女战士裴侠,裴侠来自天津,长相甜美,圆圆的脸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说话慢声细语,很有气质。在赵一鸣的眼中裴侠是天下最漂亮的女孩,所以,在他热烈地追求下,俩人慢慢地走到一起,建立了恋爱关系。

其实,那时的知青们都已经做好了扎根草原一辈子的思想准备,这就是那代人从小受的教育所表现出的服从和坚忍。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1977年,知青政策松动了不少,这让所有的知青和家长看到了希望,开始挖门盗洞找关系调离那里。

裴侠和赵一鸣也做好了回城的准备,但他们也为调往哪个城市而争论不休。原来知青返城时,如果已经有了对象,都是一方随着另一方一起调往一个城市,具体调往哪一方的家乡,还要双方商量决定。

赵一鸣家乡是内蒙的首府,而且家中条件不错,如果调回他的家乡城市,工作、住房应该都会不错,他极力想让裴侠和他一起调回他的城市。但裴侠却不同意,裴侠家中有一哥哥,她是家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孩,家中对她极为宠爱,所以,父母坚决让她调回天津。而且裴侠也不想调往别的城市,坚持想调回家乡,如果,赵一鸣不想随她一起调回天津,他们只能分手。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分手这种结果是赵一鸣所不能接受的,他很爱裴侠,不想失去她。最后无奈,赵一鸣作出了妥协,随裴侠一起调往了她的家乡天津。

其实,大城市的生活,有时真的不如二线三线城市生活的惬意和舒适,就是工作安排、住房等都很不容易解决。

赵一鸣随裴侠回到天津以后,被分配在工厂上班,也过了几年安逸的日子,赵一鸣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裴侠,爱着这个家,家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生活的不如意是从九几年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开始的。九十年代,赵一鸣和大部分工人一样也下了岗,生活的平静一下子被打破了,下岗后的赵一鸣以后一直不如意,没有合适的工作,这让他很苦闷,可又无可奈何,于是,开始了借酒浇愁,每天把自己喝得迷迷糊糊,家中的气氛也是不和谐。

终于,长期的酗酒和心情的郁闷,伤害了赵一鸣的身体,他终于病倒了,在被病魔折磨了一年以后,他带着那么的不舍还是走了,走时他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却过早地走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他走了以后,被赵一鸣一直捧在手心上的裴侠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伤心欲绝的她,不知以后一个人带着孩子的日子怎么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慢慢地走出困境,一个人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曾经听战友说过她的遭遇, 我想,知青们返回城市的生活真的是千姿百态,如果当年他们选择调往赵一鸣的家乡,赵一鸣家中的条件不错,工作和住房都会安排得好一些,也可能他们生活中的坎坷会少一些。赵一鸣也不会借酒浇愁,身体的伤害也会少一些,是不是不会走得那么早呢?

但人生中是没有如果!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1)知青大返城中他无奈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知青   岁月   都会   借酒浇愁   连队   天津   化名   兵团   战友   不如意   住房   家中   家乡   当年   无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