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自从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二零一九年八月三十日正式发行以来,有关于新版人民币防伪技术的话题就在网络上经久不息。而经过了多方网友的实践证明,新版人民币的防伪技术确实已经做到了现阶段的极致。

可你知道吗?关于钞票防伪这个概念,早在近千年之前,就已经被我国的古人们付诸了实践。而关于货币防伪的事情,还得先从北宋时期开始说起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纸币的出现

公元一零零五年,和辽朝打了二十五年的北宋在澶州和辽朝议和,宋真宗与辽圣宗签下了被后世称为“澶渊之盟”的议和条约。条约中,辽朝要求北宋每年向其提供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布作为议和的岁币。早已打腻了的北宋就顺坡下驴,同意了辽朝的要求。

虽然给辽朝称臣纳贡的北宋在军事力量上并不算强,但北宋和辽朝的经济却因为这每年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布的岁币而逐渐发展了起来。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经济起来了,在宋、辽两地之间流转的商贾们却开始感到了烦恼。商贾们烦恼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作为货币的,是真真切切的金属——铸币。而商贾们往返两地,涉及的货物金额往往在数千贯铸币到数万贯铸币之间。更有甚者,一次往来,得用好几辆马车拉上近十万贯。于是,最早的“纸币”便在四川商人们的撮拾下出现了

纸币的发展

初期的纸币是没有得到北宋朝廷“官方认证”,北宋朝廷也压根没有“以纸代币”的想法。反而是那些一直在宋、辽两地辗转的四川商贾们,拿着一张张“签字画押”的白纸从宋土跑到辽地,找着对应的钱庄把手头上的白纸兑换成白银和铜钱。在这个时候,纸币的面额还是由钱庄现写的

就这样,“私人纸币”从出现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公元一零二三年,北宋朝廷的宋仁宗赵祯才将目光集中到纸币上来,并在了解到了纸币的好处之后,派了两名京官前往成都开办了第一个官方钱庄——“益州交子务”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也正是因为北宋朝廷的介入,这些“私人钱币”自此也就有了一个官方的名字——交子。商贾们抗不过北宋朝廷的强势,面对着支棱起来了的“益州交子务”,他们只能选择沉默。

但好在北宋朝廷对交子的流通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不同于商贾们现写面额的方式,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将交子的面额提前写好,再盖上州府的大印之后,那些面额从一贯钱到十贯钱不等的交子就将商贾们原本的兑换模式完全覆盖,真正做到了一家独大的地步。

“假币”的出现

当交子逐渐取代了铸币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之后,一些心怀不轨之徒也渐渐摸清了益州交子务制作交子的流程。在看到交子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之后,历史上最早的“假币”出现了

也正是因为假币的出现,北宋朝廷和民间造假之间关于“真假交子”的斗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北宋朝廷下发的交子其实并没有比早期在商贾之间流通的纸币安全,相反,商贾们制作出来的纸币由于制作者之间都互相熟悉。纸币来自哪一家,只要拿出样本对比一下笔迹和写字的习惯,是真是假立刻就能看个明白。

益州交子务发出来的交子就没有这一方面的保障了,身为平民百姓的商贾们根本接触不到被派去制作交子的官员,对制作者也是毫无了解。加上北宋朝廷的自大,根本就没有想过民间会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北宋朝廷的威严去制作假交子。所以,当第一张假交子被人拿到益州交子务兑换铸币的时候,北宋官员们立刻就上了当。

防伪技术的雏形

最初的交子是通过仿制民间流通的纸币来制作的,朝廷的交子除了在用纸上与纸币进行了区分之外,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这一疏漏就给了民间造假团伙可乘之机,他们以官方的交子为原本,模仿着益州交子务官员的手笔,开始仿造起了交子

好在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很快就通过核对库存铸币的数量知道了有假币出现的事情,当第一张假币被发现之后,益州交子务的官员就开始了对交子制作流程的改动。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一开始制作交子的纸张还是普通的宣纸,但由于宣纸购买容易,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就想到了以更换制作交子的纸张来防治假币。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便把目光集中到了产自成都的楮纸上来

楮纸不同于一般的宣纸,虽然制作的流程都差不多,但楮纸的原材料却是一种名为楮树的落叶乔木。原材料的不同,使得楮纸的表面光滑,不仅纸面坚韧还不易折损

纸张的改换确实在一定时间内扼制了假币的仿制,但成都本就在四川省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打听之后,作为楮纸原产地的成都就被造假团伙渗透,楮纸的制作方法也被造假团伙掌握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这一次,假交子“重现江湖”的事情惊动了远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北宋皇帝。看着自己口袋里的钱一次又一次被造假团伙偷走,宋仁宗的养子英宗气得七窍生烟,当下就责令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不惜一切代价,想出一个能够彻底根治的办法来。

防伪技术的发展

皇帝亲自开口,益州交子务的官员们在制作更新交子上再无顾虑,不仅在交子的制作上加大了难度,还学习起了商贾们的做法,统一交子务中书写票面的官员身份,将交子的形制和笔迹都做出了规定,想要从技术层面断绝掉民间仿制交子的可能。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假团伙尝到了仿造交子所带来的利益,便越发不可收拾,渐渐地,官方的交子制作手法便一步步地被破译,假交子又“东山再起”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到了这个关头,即使是一向软弱的北宋朝廷也有了火气,到了宋神宗熙宁初年,朝廷直接将伪造交子的行为列为了与伪造官方文书同等的罪行。并且,为了从根源上杜绝不法分子仿造交子,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直接就停用了交子以“钱引”充当新的交易货币,交子务也直接更名成了“钱引务”

钱引的出现直接打翻了真假交子的“战场”,不仅仿造交子的经验在钱引面前再无作用,朝廷连仿造的机会都没有给造假团伙留下。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因为钱引票面花纹不仅变得更加繁复,钱引务甚至采用了不同色号和材料的颜料作画一些民间根本买不起甚至买不到的颜料就成为了“真钱引”和“假钱引”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分方式。而且,钱引和交子之间最大的区别还不是这些,以往的交子发行出去也就发行出去了,但是钱引却有一半留在了钱引务

但凡拿着钱引到钱引务去兑换铸币的,都必须要经过官员的验证,当两个票面都被确认无误之后,钱引务的官员才会把铸币交付出去。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可也正是因为知道民间无法伪造,钱引的“解释权”就全部被钱引务的官员掌握。久而久之,一股“监守自盗”的不正之风逐渐在钱引务的官员之间弥漫开来。消失不久的“假钞”又“死灰复燃”了。

面对着屡禁不止的民间仿造团伙,北宋朝廷又气又急,可钱引的制作方法已经是现阶段所能做到的最高技术标准了,再要提高的话,制作一张钱引所要耗费的物料都要超出一张钱引所能产生的价值了。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进一步将伪造钱引的罪名加重,从最初的四年“流放”更改为斩首示众这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发展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结语

虽然古时候的“假钞”屡禁不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朝代对于金钱的印象也早已不再局限在圆形方孔的铸币上了,纸币逐渐成为市面上流通最广的“代钞”,面额也逐渐从一贯两贯,变成了一两二两。

到了现在,纸币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也正在慢慢地从我们的生活中剥离,如早年那样需要注意钞票真假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从古至今,隐藏在那一场“真假之争”背后的技术进步,却是古人们难掩光华的智慧。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古代银票,是怎么防伪的?

古代银票制作简单,刚开始假币肆虐,为什么后来没人敢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益州   铸币   银票   面额   票面   钱庄   商贾   纸币   成都   北宋   假币   团伙   朝廷   官员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