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子红颜

抛开那些头顶光环的开国君王、文豪巨贾,和大家谈谈西湖边这些“小女子”,

于是便有了这一期烟雨蒙蒙下的“西子红颜”。


大话西子红颜

摄于活动现场

上午讲座中的朱淑真,虽和李清照同为著名女词人,但就如老师所说“第一与第二的待遇,天差地别”,至今知晓朱淑真其名的不多,知其“才情”的愈少;下午的林徽因,与朱淑真相对虽广为世人所知,但也如分享人言道,我们所了解的“人间四月天”,更可能是一个被“大众消费”的符号,而非真实的她。


大话西子红颜

两场讲座,从南宋穿越至民国,且听老师如何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她们“。

大话西子红颜

01

她,才比李清照 —— 朱淑真

【西子红颜-主题沙龙】

大话西子红颜

朱淑贞沙龙现场


世人皆识李清照,无人知我朱淑真”,分享人青兮老师提到她的生平确不如李清照那样可考,我们只得从南宋魏仲恭为朱淑真编的“断肠集序”中略窥其一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 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 并其诗为父母一少焚之”寥寥几笔间,却是勾画了一位“红颜才女多薄命“。


大话西子红颜

左:李清照;右朱淑贞 (后朝代为二人所拟之像)


所幸,朱淑真作为明代前留下诗词最多的女诗人,青兮老师从其尚存的310余首诗和32首词中,为我们细细考究她的“断肠何来“

她年少时也曾留恋杭城山水,斜照的夕阳,归巢的鸟儿,戏水的游鱼,倚风的枝叶… 她用敏锐的眼光接受着这个世界的美而醉情晚归:


《游湖归晚》

恋恋西湖景,山头带夕阳。

归禽翻竹露,落果响芹塘。

叶倚风中静,鱼游水底凉。

半亭明月色,荷气恼人香。


她更是林和靖的粉丝,爱他那两句咏梅,不时要怀念“偶像”为其作赋:


《吊林和靖》

不是孤山处士星,西湖风月为谁清。

当时寂寞冰霜下,两句诗成万古名。


她也有过悠悠闲适时光,一片未知心事属她谁的少女情怀


《春日即事》

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

尽日倚窗情脉脉,眼前无事奈春何。


更可能曾遇一心仪少年,芳心暗许,赠诗激励少年志


《送人赴试礼部》

春闱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促去鞭。

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

贾生少达终何遇,马援才高老更坚。

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菑川。


可这位心上人儿只是“吹箫归去又无缘”,而后便有了朱淑真那段“所适非偶多惆怅”的断肠开始。

关于朱淑贞的丈夫是谁,我们无法知晓,但万事门当户对,能配得上出身宦官之家的朱淑真,决非是魏仲恭口中的市井小民,少说也该是位“吏”。于是,便有了那首《春日书怀》里“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的悲从中来。

而东西漂泊或仅仅是个幌子,真令她断肠的怕是“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她不似李清照,还遇到过能与其解诗破谜的赵明诚,她朱淑真的才情,无法与枕边人相投,只得成为一千古“断肠人”。


然时之今日谈朱淑真,我们或会感于其诗句里的”儿女情长”颇为矫揉,但放其于当时的朝代,她这“谈情说爱”的坦荡荡决然是一种标新立异,她被称为艳情词人,词句中不乏“色胆包天”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她不是什么夫唱妇随的"家常女子",她要与秦观唱反调,她要的是与情人的朝朝暮暮,年年岁岁,要的是当下的“花市灯如昼及时当缱绻”。




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她怀着惆怅的同时,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她深知在她的朝代"女子弄文诚可罪"、"始知伶俐不如痴",但仍然一心"孤高",“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今日青兮老师这场讲座,朱淑贞的千古愁怅,在座应是都能“解”了。


大话西子红颜

02

杭州女儿 —— 林徽因

【西子红颜-主题沙龙】

大话西子红颜


较之于朱淑真,林徽因这位民国才女留下了太多“痕迹”,甚至有被“误读”的倾向,近些年竟有人送名以“白莲花”,更将她写给儿子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硬是安到了徐志摩身上,这位才女的“爱恨情仇”被过分放大,谁说不是一种现代人的“娱乐消费”

所以这场讲座,梵七七老师借了林徽因的七首诗作,以一段视频为始,从其原生家庭开考,细数她这传奇一生。


林徽因与杭州的缘分始于“陆官巷”,从1904年出生,她在此度过了8载童年,杭城四季鲜明的颜色或养成了她对美好之物的敏锐也未可知。

常人知道的是,她家第显赫,爷爷林孝恂曾与康有为作同科进士,更任杭州代理知府,父亲林长民更是一名曾赴日留学,活跃在政界的风雅才子。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林徽因也曾活在如今常见的“伦理剧”中—— 母亲只育有林徽因一女,父亲再娶妻二房,接连生了几个儿子,夹在二娘与弟妹间,又要应付旧社会思想下的生母整日的哀怨… 大家族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早早赋予她与年龄不对称的成熟和独立,孕育了她柔中带刚的个性。

大话西子红颜

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在伦敦(16岁)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所幸,她的父亲不愧为“五四运动的点火者”,他摈弃所有旧时对女子的束缚,将16岁的林徽因带去英国作为他的翻译与秘书,他日记中这一段倒是颇值得现代父母瞧一瞧: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也因此,林徽开启了自己的硬核朋友圈,邂逅了那个多情才子“徐志摩”。(下图为梵七七老师整理的梁林二家朋友圈)

关于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纠葛”,太多影视和书籍作品描绘过了,其中的真真假假怕只有当事人清楚,梵七七老师梳理了二人的相遇始末,遍历其人生际遇,以一句“亦师亦友亦知音”将这段佳话总结,怕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大话西子红颜

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林徽因、徐志摩作为陪同

暂罢这儿女情长,林徽因身上还有太多值得在此道来。梵七七老师指出颇有趣的一点,莫过于林徽因当年第一篇文学翻译,署名为“尺棰”,如此中性化的名词,似乎是想掩盖她作为女性的身份。

大话西子红颜

1924年,林徽因入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证照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正如她决心追求建筑学时所说: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地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

于是,她的后半生,连着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实现了她所追求的价值。

她生于民国的动乱之下,她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焦虑和抱负。从欧洲留学归来后,梁林夫妇便来到东北大学,以二人之力撑起来一个建筑系,按照宾大模式创建课程,并增设《中国宫室史》、《营造则例》、《东洋美术史》等课程,以实现东西营造方法并重。


大话西子红颜

当年的东北大学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再后,便是我们所知的“营造学社”,这对伉俪和学社社友们,春秋寒暑,舟车远行,走遍中国大地,访问一座座古建,丈量一寸寸活着的历史。

大话西子红颜

营造学社考察足迹

大话西子红颜

左:1936年林徽因在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

右:1937年林徽因在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这段幸福的测绘时光之后,伴随的却是战争,流亡与病痛。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们便踏上了远走他乡之路。在长沙,他们侥幸躲过炮火;在昆明,他们夫妻“轮流”卧病不起,甚至一度濒临死亡;中间林徽因更在战争中痛失三弟…

大话西子红颜

1940年冬 林徽因卧病李庄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中,她们还是没有停下测绘的脚步,没有停下对生活的热爱。1939年,他们发起了对西南古建的考察, 他们的女儿回忆起那段窘迫的日子里:“小小的房子充满阳光,桌子上铺着桌布,水罐里插着美丽的野花” 那是林徽因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精致”生活。


1946年,结束九年流亡生涯,他们便投入了对祖国的建设。成立、运转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写古建筑文献、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大话西子红颜

1950年 林徽因与清华营建系首届毕业生

@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就这样直至1953年,在面对“复古主义”批判下,两人的研究成果几乎被批的一文不值,学术信仰的崩塌,加之肺结核的折磨,林徽因几乎是以自我意愿,选择在1955年4月1日这一天离开人世,获得了自己最大的安慰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死是安慰》林徽因

个个连环 永打不开

生是个结 又是个结

死的实在

一朵云彩

长条旅程 永在中途

生是串脚步

泥般沉重

死是尽头

不再辛苦

一曲溪涧 日夜流水

生是奔逝 永在离别

死只一回

它是安慰

西子红颜便在这日傍晚落下帷幕,回头看那日讲座,颇为有趣的是,讲述两位南宋、民国佳人的老师也该归属为当代才女,到场听讲座的也多为女性,谁说这不是一场跨越年代的共鸣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红颜   西湖   学社   手稿   南宋   杭州   朝代   才女   中国   民国   大话   讲座   影像   父亲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