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1880年,当斯文赫定仰望着诺登·舍尔德的“维加号”,缓缓驶还斯德哥尔摩时,他知道这位伟大探险家,开辟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壮举成功了。这位十五岁的瑞典少年立志成为像舍尔德这样的探险家。他知道在地球的腹心藏着许多难以到达的地方,它们或荒无人烟,或炎热苦寒,或路险难攀,但那都是他渴望征服的区域。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斯文赫定(左)与李希霍芬(右)

六年之后,斯文赫定成为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东方学家李希霍芬的学生。导师告诉他在亚洲腹地还有一片叫做西域的地方,这是欧洲人从未踏足过的神秘区域。身为地理学者,如何厘清西域的山脉、河流,绘制西域地图,引起了斯文赫定的极大兴趣。

广义上,中国人将西出中原王朝玉门关,阳关直至葱岭(一般指帕米尔高原)的大片土地称为西域。就像西方人对东方的了解,是由近东到中东及至远东一样,中国史书中也有将西域的范围扩大到中亚乃至西亚的情况。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甘肃省玉门关,图源网络

不过探险家们想要在西域寻找的,是藏在《汉书·西域传》中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的遗迹,所以包括斯文赫定、斯坦因、奥登堡、伯希和、大谷光瑞在内的大多数探险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乃至盗宝者的活动区域,都在如今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几个绿洲之间。


01 探险者的勇气:

塔克拉玛干中的九死一生


西域自然环境恶劣,沙漠浩浩无垠,大戈壁飞沙走石,葱岭苦寒难渡,加之其地民风与语言中国风俗不通,就连自中原而来的探险者走过西域,都要经历九死一生的险境。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敦煌壁画 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前元二年(前139年)西汉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找被匈奴驱逐至中亚的大月氏人共击匈奴。当使团沿塔里木河前往大宛时,饥渴交加使许多成员倒毙于途中,最终靠着翻译堂邑父沿途射杀鸟兽充饥,才得以抵达大宛。

由于第一次打通了中原与中亚乃至欧洲的孔道太史公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称张骞的事迹为“凿空”之举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斯文赫定的探险轨迹

对于欧洲学术界来说,斯文赫定未来所进行新疆地理考察也有“凿空”之功。作为一位探路者,他的发现不仅为后来人探明了新疆的山脉水道,也揭开了掩埋在黄沙之下的楼兰,丹丹乌里克等西域古城的神秘面纱。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丹丹乌里克遗址

斯文赫定的西域探险,始于1893-1897年漫游式地理考察。他计划由英吉沙出发向西南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仅仅带着几天的干粮,几匹牲口和四个当地老乡,斯文赫定便进入了这片被当地人称作“死亡之海”的大沙漠。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这位天真的探险者,以为只需几天时间便可到达和田河,这样他就成了第一个征服死亡之海的欧洲人。但越向西走,沙漠中的东北风便将沙丘吹得越高,他们很快就迷失了方向。在杀死所有牲畜饮血,乃至饮尿之后,探险队始终找不到死亡之海的出口,队员们纷纷倒下。最后只剩斯文赫定苦撑着一路向前,多亏遇见了一片如神兆奇迹般出现的绿洲水池,才救得性命。

这是一次失败的探险经历。“九死一生”,本就是探险家身上最耀眼的标签。对斯文赫定来说,这次宝贵的教训,使他在日后的探险几乎不再遇到此类危险;那如神迹般出现的水池,更使他认为自己就是探索西域神秘面纱的天选之人。


02 欧洲的“张骞”:

斯文赫定的凿空之旅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斯文赫定手绘漂流图

1896年1月,生还之后的斯文赫定,又在和田打听沙漠深处藏着“塔克拉玛干古城”的消息。为了找到这处古迹,他再次由东北进入“死亡之海”。这一次,斯文赫定人员齐备,物资充足,他用画笔描绘沿途地貌,路线,并找到了老乡口中的古城。在标定了“塔克拉玛干古城”的位置后,他又继续向东北来到喀拉墩,最终在塔里木河补充水源。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图源:公众号凤凰weekly 制图:刘昊冰

1900年,为了明确西域地理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水道信息,斯文赫定将漂流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此时,他正在若羌罗布淖尔边缘,等待着回去寻找丢失铁锹的维族老乡。他有一些懊恼:对于这种考察来说,一把铁锹能有多重要呢?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小河墓地 李学亮/摄影

不过,他的负面情绪并未持续多久,因为返回的维族老乡不仅带回了铁锹,还告诉他了一条重要信息:在途中他看到了一座面积巨大的土城。

斯文赫定立马原路返回,这一次,他发现的是楼兰古城。在古城边,考察队逗留了七天七夜,调查了楼兰古城的基本形制和城外的“小河墓地”,并带走了一些汉文、佉卢文简牍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斯文赫定乘独木舟漂流

作为一位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无法对这两处遗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后来者斯坦因循着他足迹,再次找到了后来被称作“丹丹乌里克”的塔克拉玛干古城和喀拉墩遗址。根据出土遗物的记载,这是一处原名为“梁榭城”的唐代古城,呈现出以大型佛寺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喀拉墩则是一处南北朝时期的于阗国城堡,堡内也保留着大量的佛寺遗址。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 郝沛/摄影

几乎所有人都听过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但实际上,在唐代,楼兰国早已因罗布泊的萎缩而灭亡。公元400年,东晋高僧法显经过楼兰时,当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汉代以来“楼兰”这个盐泽西北缘最著名的西域古国,一直在史书中若隐若现,到南北朝时终于销声匿迹。

1600年之后,它终于再次被斯文赫定发现,在时光交错中,法显与斯文赫定驻足同一片土地。对求法僧法显来说,这不过是一处荒芜废墟,但在斯文赫定眼中,楼兰却他西域探险生涯中又一颗“重磅炸弹”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若羌县东部的米兰古城

作为地理探索者,斯文赫定对丹丹乌里克,喀拉墩,楼兰古城的披露,使世界学者认识到,新疆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对未知区域的地理考察,更在于对那些掩埋于黄沙之下西域历史宝藏的发掘

他的后来者们或沿着他的道路再次发掘这些古城,或找到了尼雅、龟兹、于阗、焉耆、吐鲁番等地的大量西域历史遗迹,这大大改变了西域的研究走向


03 “我已与中国结婚”:

斯文赫定对中国的收获与贡献


西域探险成就了斯文赫定的一生,斯文赫定同样也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对西域的认识。1926年,这位九死一生的探险家最后一次来到中国,此时他已61岁,志得意满、著作等身。

次年4月,斯文赫定在组成中瑞联合西北考察团的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1927-1935年的漫长岁月中,他将与包括徐旭升,黄文弼在内的众多中国学者一起将考察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这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订合作办法》

这次科考的官方目的是为国民政府探查向新疆修筑铁路的路线及为德国汉莎公司测量飞机航线。但这支由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多领域学者所组成的队伍取得的目标却不止于此。

斯文赫定作为这支科考团的领队,展现出了其学术成就之外出色的领导能力,他用以往声名换来的赞助和政治手腕为考察团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取得国民政府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解决外交障碍,使考察团在科研工作中畅通无阻。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居延汉简是继敦煌汉简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边塞屯戍文书。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敦煌汉简,为汉代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考察团由包头出发,在额济纳河流域广布的汉代烽燧中,西北考察团发现了数量巨大的汉简,这批简牍后来被称为居延汉简

后由经哈密进入新疆,以迪化(乌鲁木齐)为大本营分成数支小分队展开多领域考察。1933-1935年斯文赫定亲率一支公路探查队进行汽车探查,为国民政府提供了一份由沿海省份直通新疆的线路报告,这恰似当年博望侯打通丝绸之路的凿空之功。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中瑞西北考察团留影

在中国学者中,丁道衡探查出新疆丰富的矿业资源袁复礼在吉木萨尔和奇台发现大批恐龙化石刘衍推,李宪之的气象观测工作,为新疆气候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在历史文化考察中,以黄文弼的成果最为突出。第一次跟随中瑞西北考察团进疆他便在罗布泊发现了“土根遗址”。黄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考古学家,后来他又先后三次来到新疆,在吐鲁番,焉耆,阿克苏等地展开广泛的考古学调查发掘,其成果后来被整理成《新疆考古发掘报告》,《吐鲁番考古记》等书出版,为建国后新疆考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此,中国学者逐渐在西域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史地研究中,夺回了主动权。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尽管在签订的协议中,这次考察的所有成果都应留在中国,但斯文赫定还是利用职务之便带回了一些文物,现在收藏在瑞典人种学博物馆中。不过,作为领导者,他同样给予了这支考察团极大的政治和经济支持,有许多学者的考察成果就是由他出资出版的。这是一次相对平等的中西学者在文化考察上的合作,为中国学术界的西北史地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




1952年, 斯文赫定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87岁。他终身未娶,并宣言“我已与中国结婚”,中国成就了他的学术人生,他的中国情缘,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科学发展。在学术上,他应被视为一位地理学家,其绘制的中亚地图成为当今所用地图的重要蓝本。1967年,他一生的学术结晶《斯文赫定中亚地图集》在斯德哥尔摩出版。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凿空汉使惊邛杖,已信西南道可通”,张骞二使西域,虽未完成联合大月氏的政治使命,却勘明了西域道路风物,打通了中原与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甚至作为卫青李广的向导三击匈奴,彻底扫平西汉王朝的匈奴之患,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斯文赫定应被视为欧洲学术界的“张骞”,他拉开了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橘瑞超等人奔赴西域的序幕。新疆既是一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又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库。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疆内分裂势力众多,周边帝国主义国家对都其虎视眈眈,正是中瑞西北考察团的新疆之行,使国民政府开始重视新疆,着手掌控新疆。可以说张骞使西汉王朝了解西域,斯文赫定则让世界瞩目西域。

斯文赫定: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这位先驱者和开拓者,虽不以考古发掘为目的,但却掀起了全世界学者探索西域的热潮。与他同列的西域探险“三斯”的斯坦因,正是受他的经历的影响,投身于西域历史遗迹的探索中。

我想,当1909年斯文赫定回到斯德哥尔摩,以其发现誉满全球时,他在斯坦因脑海中的形象,也一如1880年斯文赫定望见凯旋由北冰洋凯旋归来的诺登·舍尔德一样吧。


参考文献:

【瑞】斯文赫定(著)徐十周(译)《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瑞】斯文·赫定(著)孙仲宽(译)《我的探险生涯》,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徐桂彬《斯文·赫定对新疆地理的认识》,西北师范大学2020届硕士论文

彭苏《斯文·赫定:与中国结婚的瑞典探险家》,《同舟共进》,2018年第2期

夏琳《斯文赫定与斯坦因中国西域考察之比较研究》,《边疆经济文化》2015年第4期

王新春《斯文·赫定与丝绸之路复兴》,《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期


-END-

撰文 | 衷寒

编辑丨虫虫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是一家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文化体验、文化课程、青少年研学、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机构。 我们跨界在文化、艺术、旅行之间,让文化活起来,让生活更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西域   塔里木河   塔克拉玛干   斯文   吐鲁番   斯坦   楼兰   中亚   考察团   探险家   新疆   遗址   中国   古城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